第488章 按名单抓人
作者:寡欢太叔   靖难再现,这次我是朱允熥最新章节     
    朱允熥不再与宋忠说话,扭头去问高翰,“你接着说,孤听着呢。除了你,都还有谁,与鼎轩阁有着纠葛。”
    实际上,朱允熥的心思,已经完全不在高翰身上了。
    脑子里,宋忠刚刚说过的话,在朱允熥脑子里,不停的闪过。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他想借锦衣卫的手,整治文官。也是宋忠借自己的手,整治毛镶。
    只是,毛镶真的那么容易被掰倒嘛。
    看着宋忠的样子,他又何尝不知道,毛镶现在的地位,固若金汤。
    除非,能让朱元璋知道,毛镶和不相干的人,互相有着勾结。不然,毛镶的地位,就没人能动的了。
    可于宋忠而言,这时候,就是一个良机。
    这其中的道道,高翰并不知道,他现在满脑子都是,该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殿下,朝堂之上,一多半的官员,都与鼎轩阁有纠葛。其中,也不乏有六部堂官。”
    在朱允熥脑子里,瞬间蹦出的念头就是:杀光。
    “武将呢。”朱允熥问道。
    高翰脑子里想了想,“宋国公家的公子,也在其中。”
    朱允熥点一点头,右手轻轻摸了摸下巴。
    这一次,好像是几年前,如出一辙。
    都是牵扯大半文官,又都是有武将子弟牵连其中。若是依律,那都是砍头的大罪。
    几年前,朱标选择了杀光。
    而朱元璋,更是没有手软。短短几天,就让朝廷里,血流成河。
    这一次,选择权落在了朱允熥的手里。他若是选择杀光,那自然是斩草除根的好。可若是选择放过,那这些文官,又能有多少记得他的好。
    想到这儿,朱允熥弯下腰,蹲在高翰面前,轻声问道,“高翰,若是孤饶你这一次...”
    高翰如蒙大赦,面露喜色,拼命的磕头,“若是殿下赦免了臣,臣一定肝脑涂地,为殿下效劳。从此,臣便是殿下您的人。”
    朱允熥站起往后蹭了蹭,再问宋忠,“你觉得呢。”
    “文人反复无常,不可信。”
    朱允熥不做声,对于高翰冲宋忠破口大骂的声音,也是充耳不闻。
    这时候,宋忠再走过来,低声提醒一句,“殿下,若二殿下还在,这些文人可不会依附于您。臣说句杀头的话,您是开平王的外孙,可与吏部尚书的外孙比起来。在文官眼中,您就是不入流。”
    朱允熥猛的回头,死死盯住宋忠,“孤想杀了你。”
    宋忠也不慌,“臣死罪,可臣说的是实话。这些文人,服太子,却不服您。因为,太子曾让他们害怕过。”
    话粗理不粗,朱允熥收回目光,重新坐回板凳上,继续审问,“这鼎轩阁中,谁获利最多。谁,又占着其中的大头。”
    高翰不说话了,咬住牙根,杀人一样的眼神,盯住宋忠。
    片刻,朱允熥没了耐性,扭过头摆手,“撬开他的嘴。最好的,让他把名单写出来。然后,你们锦衣卫,再照着名单抓人...”
    顿了一下,朱允深吸一口气,“抓之前,瞅准了再抓。不准再像十三年那样,搞出那么多的冤案。”
    十三年,抓人的是毛镶,搞出了不少冤假错案。
    这一次,抓人的是宋忠,就看你宋忠能不能比毛镶做的更好了。
    ...............................................................
    马皇后幽幽的说了一句,“你可有日子没到我那儿去了,当初说恨不得根都生在我床上。现在可好了
    而且,朱元璋这么一说,基本上就是给徐家免罪了。至于怎么罚,那就要看太子朱标的意思。
    毛镶边在心里头盘算,一边悄然往后退,直到退到门槛处,才停住脚,“皇爷,臣这就去了。”
    有,让吴王到永安宫来,把徐允恭带走。从头到尾,不准提咱一句。徐家如何,杀几个,留几个。或
    一些自己从未预想过的事情,都发生了。以前自己觉得,自己的儿子们,一定能团结起来,一起拱卫大明。
    背过身,朱元璋走向自己的床边,“儿孙好是好,就是没几个活泛心眼子。不然,也不得咱这么折腾的。”
    “去,寻到吴王,告诉他,徐允恭在这儿跪一天了。啥也不吃,啥也不喝,就这么跪着。”每次下学之后,朱允熥都是从后门进的永安宫。这么做,只是为了避开时不时在永安宫做廷议的那些大臣们。
    乖乖的奉上一卷纸,又退到一边,生怕自己再惹了朱允熥不高兴。宫里的太监都知道,自从王八荣
    朱允熥点一点头,“你去吧,孤与他有几句话要说。站远些,不准任何人靠过来。不然,孤要了你的脑袋!”
    徐允恭点一点头,“臣那不争气的弟弟,在宫里散布谣言!说太子和燕王不和,这不正是没根的事...”
    刚刚一起身,徐允恭就拉住朱允熥的衣角,“殿下恕罪,臣实是不知,还请殿下明示,指点一二。”
    太监连忙跑过去,给徐允恭撑起油伞,又将徐允恭扶起来,“徐大人,吴王让您起来呢。”
    直到朱允熥说完,徐允恭才直起腰,再伏下,“殿下大德,徐家没齿难忘!”
    远峰口,蓝玉坐在山头,远眺面前那条大江。江不远,却难以跨越。前有高丽(朝鲜),后有女真、兀良哈。
    等的着急,蓝玉一巴掌打在了常森头上,“你喘匀了没,快说话,打还是不打。不打的话,我就撤军了。”
    常森深吸一口气,“舅舅,这不是皇爷的旨意,是太子的。太子说了,由户部给足钱粮,咱们休整
    他们虽然骁勇善战,其中也不乏有蒙古人。而且,上一次大捷之后,军心大振。但同样的,他们却只听朱棣的话。
    可自己的脚步,临近后营时,就又缩了回来,他本不想与姚广孝扯上太多,却又时常身不由己。
    前前后后,送来的共是两道。第一道,准蓝玉进兵过江。第二道,则是不准朱棣过江。
    姚广孝笑着点头,“不错,您确实得奉旨。古有阴阳两谋,前难防,后难断。昔汉武帝,一手推恩令,
    一番话,说的朱棣冷汗直流。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反抗。似乎只有反抗,才会让两者,都不会发生。
    与朱允熥所刚开始设想的一样,削藩,最好的得是朱元璋或者朱标来。他们打头,自己可以收个尾。
    在极短的一段时间里,朱允熥是眼睁睁的看着文官如何迅速掌权。又如何敦促朱允炆,快速削藩。
    但最重要的是,作为皇帝,能不能把握住在削藩过程中,所带来的风险。所以,朱允炆,错就错在
    朱棣回过神,有些颓然。他在北平经营四年,似乎一夜之间,就成为了泡影。
    朱棣苦笑着点点头,他压根没得选。要么抗旨,要么把东西都交出来。而这其中两者,都是他所不愿意的。
    如果不是他,胡乱说的那几句。自己的爹,也不至于如此的狼狈。明明是意气风发,如今却是颓然无欲。
    这是由工部打造的,秦、晋、燕三位藩王,手中各有一块。令牌上,写有三位藩王的王府所在城。
    而如今,朱棣是第一个交出军牌的藩王。从今往后,朱棣将不能合法的动用北平大军。
    两人一块儿起身,共同往北平大营的方向过去。上一次,他是慰军。这一次,他却是弃军。
    蓝玉先是一愣,继而笑道,“燕王您说的这是啥话,下官既然接手北平大营,那自然有守土护民之责。您
    “不可贪功,不可冒进,徐徐以图。舅姥爷您勇冠三军,治军有方。皇爷爷也称赞您为,大明冯唐。虽
    短短的几天,他接连收到四次朱允熥的来信。而信中的内容,大差不离。对这之后的战事,几乎不提。
    从李成桂刚刚到这儿时,蓝玉就能看出这人,没安什么好心。一直在撺掇着他,赶紧进军。
    他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若是没有大明出兵相助,那他想要对抗高丽(朝鲜)国王,简直是天方夜谭。
    蓝玉挑一挑眉毛,“我问你,先前你说,咱们打过去。所有的粮草,都由你们出。”
    话音刚落,蓝玉再恶狠狠的看向李成桂,“我和你们,可事先给说好了。粮草给足,儿郎们伺候好了,打谁都成。”
    蓝玉和李成桂,又对视一眼,“成,就照你说的这么来。少一粒粮食,老子也不能让你好过。”
    “三爷信里说了,打开京,让我来。而跟着李成桂去全州的,得让燕王来。三爷话都说出来了,我能不听吗。”
    与往常不同,此时的李成桂,激动不已。他甚至想着,现在就能到开京城下,架起攻城梯,打下整座开京城。
    两只眼睛,死死的盯着一个方向。而那里,别人去看时,什么也没有。而蓝玉,却看的入神。
    蓝玉呼吸加重,脸色潮红,“他娘的,老子寻你们几年,寻不得。到了这个时候,反倒是自己送上门来了。”
    朱棣冷笑道,“父皇说过,这狗羔子,是朱家的世仇。此仇不报,孤有何脸面,苟活于世。”
    而左弓兵,在盾兵掩护下,齐齐的向前迈进。每进一步,他们背后的火铳手,就会出来射击一轮。
    而明军马兵,为掩护火铳手,需要不断往前进,直到马蹄撞到紧绷又贴紧地面的绳子。
    说完,常森自己冲了上去。他取下那件红色的长披风,披在身上。奋力的,往人群最中间冲过去。
    一个看书,一个看折子。小的那个,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目光,时不时的朝外头瞥。
    若是别的什么事,朱元璋也懒得去管。除军国大事外,朝廷上吏、礼、工、刑、户,几乎是都放在了朱标的手里。
    “拿给咱看看。”朱元璋与往常一个样,伸出一只手,就这么半悬在空中。一动不动,直到接到折子。
    按着朱允熥所想,高丽(朝鲜)不是光接受朝廷的馈赠。最重要的是,高丽(朝鲜)应当充当起大明的哨所。
    “别这么瞅着,脖子酸不酸。”朱元璋扭动脖子时,看到朱允熥伸长脖子时,不禁笑道,“要看,就正
    在给蓝玉的信里,他千叮咛万嘱咐,做事之前,要想一想朝廷的律法。万事上报朝廷,千万不可自作主张。
    “永昌侯身边,四叔、詹徽,就是李景隆,也都是能看穿人心的。李成桂这些小伎俩,根本耍不起来。”
    “照着信中,四叔跟着李成桂去全州。恐怕,也已经是半路了。这个时候,再去给信,也完全是来不及了。”
    朱允熥最担心的,就是蓝玉轻敌。若真是这样,去全州的朱棣,反而是最危险的。
    直到两人越走越近,常福吃了一惊,敲了敲自家的门之后,赶紧小跑过去,“小的见过三爷。”
    话音刚落,常福收起笑意,“来啊,把灯都给撤了。门口的板子,也都给上去。府里所有的人,不准睡
    吩咐完这些,常升赶紧的跑进会客厅,一眼瞧见正静静坐着喝茶的朱允熥。
    心中虽暖,但朱允熥更多的还是无奈,“让他们都退了,孤只是来说你说几句话而已,不必这么大阵势。”
    “三爷您若是吃喝,臣让他们包上些,您带进宫去,也给皇爷和太子尝一尝如何。”
    常升顿时脸色变得特别难看,他几次看向别处,又被朱允熥的目光,给拽了回来。
    “那孤问你,孤说的话,你们如何不听!孤说了不止一次,李成桂不可交。高丽战事,须是高丽人打
    “目中无人,骄纵惯了。孤的话不听也就罢了,皇爷爷的话也当作是耳旁风。真出了事,没人能保他。”
    天亮时,开国公府东厢房里,那一掌蜡烛,彻夜未熄。斜桌上,尽是被嚼碎了的茶叶。
    窗下,常福没走,他几乎是带着哭腔,“爷,您一夜没睡,到了早上,又不吃东西。这往后了,可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