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要么受封,要么受死
作者:寡欢太叔   靖难再现,这次我是朱允熥最新章节     
    大殿之中,众臣分坐两边,以文武分。
    再前排几位,都是各国使臣。与身后的大明臣子们一样,这些使臣都是各怀鬼胎。
    他们相互敬着酒,却都在想着如何算计对方。
    “舅舅,你看兀良哈那狗日的也来了。”啃着鹿腿时,常森一下子看到窝在人群里,与朝鲜使臣相谈甚欢的兀良哈使臣。
    自打与大明称臣投降之后,兀良哈可谓是过上了天堂般的日子。
    没有了战乱,他们不必再东躲西藏。边境开放了互市,兀良哈也不必再担心物资的匮乏。更重要的是,兀良哈的大汗现在就可以在草原称雄,接受大明的封号。
    只要他们自己不作死,就可以一直做这个草原王。
    和蒙古人打了一辈子仗的蓝玉,恶狠狠的看着这边。兀良哈过得越是舒坦,他就越是不舒坦,“他娘的,被老子打了一辈子。到头来,竟然过的比老子还好。”
    “往日里,没钱了,还能去抢他们的。现在投降了,老子都不知道去抢谁的。”
    正骂着时,常森拽了拽蓝玉的袖子,“舅舅,您看,三爷来了。那一身,可都是太子小时候穿的。我说呢,前些日子,为啥都把这些衣服从皇后那儿拿出来了。合计着,原来是要给咱们的三爷穿。”
    一阵的骚乱之中,朱允熥到了大殿正前方,忽然的停住脚步,轻蔑的看一眼交趾的使者。
    两边眼神对上,交趾使者昂起头,也死死的盯着朱允熥。
    拂袖转身坐下,朱允熥恢复了平常的笑容,“孤记得,自打得了封号之后,兀良哈可谓是春光再现。如今,北边的那一大片肥美的草原,你们压根吃不完呀。”
    兀良哈使臣顺势起身,“得大明皇帝陛下护佑,无论是北边的通古斯人,还是东边的女真人,都不敢和我们抢草场。”
    “因此,每年我们都可以进贡给大明上好的马匹、牛羊。草原上的太阳,照耀着每一个子民。”
    朱允熥满意的点点头,接着说道,“说到底,孤与你们兀良哈,也是有着不解之缘呢。那个脱古斯,就是大明朝的梁国公蓝玉给生擒回来的。梁国公,可是孤的舅姥爷呢。”
    底下议论纷纷,朱允熥也不在意,喝了一口茶,看向蓝玉的方向。
    “如今,南边也还不太平。皇爷爷也有意,让梁国公领兵西南。孤相信,不出半年,就能像当初在漠北草原生擒脱古斯那样,生擒西南的贼首。”
    这话中的意思,特别的浅显。
    一是告诉兀良哈,开放互市,这是大明给的恩典。当初,能生擒脱古斯,就能再生擒兀良哈的大汗一次。
    二来,也是试试交趾使者的反应。
    “孤说的可对。”朱允熥突然看向兀良哈使臣。
    兀良哈使臣连忙的起身,冲朱允熥行礼,“大明即为天,与大明对抗,那便是与天对抗。北方的野狼已经败给了真龙,南边的毒蛇,就更不在话下。大明收复西南,指日可待。”
    一唱一和间,交趾使者脸色十分不好,突然开口,“这是大明的战书么。”
    朱允熥立刻接下去,“就是战书,就如同当年的脱古斯与兀良哈一样。要么受封,要么受死。”
    ...............................................................
    熥眼疾手快的,赶紧把朱元璋扶住。
    大声怒斥道,“不长眼睛嘛!在宫里,走路也
    严了去说,都该砍头的。”
    朴无用趴在地上,不停的磕头,“殿下恕罪,殿下恕罪。”
    说进了朱元璋的心里头。
    对没会规矩的人树规矩,而不是一昧的行仁政。
    火的,走路都不看着点人的。”
    宫女心里松了一口气,把头抬起来,怯生生
    的两只手,搀扶着朱元璋,
    而在刚刚的那一瞬间,朱元璋很明显的感受到了朱允熥身体上的变化。
    刚一出来,就看到朱元璋阴晴不定的脸。
    “臣等参见陛下。”
    朱元璋不吱声,走到最前头,看一眼常氏还
    常氏难掩喜悦,“太医说,这是喜脉。”
    朱元璋回头去看,一直在最后面的太监走过
    侄儿说不得你。”
    朱樉赶紧接话,“说得,说得。您老人家说得
    说完,朱元璋带头转身要走。
    “常家人知道了不?”出了坤宁宫,这是朱元璋问的第一句话。
    别耽误,立刻进宫。”
    “老二!”
    “儿臣在呢。”朱樉屁颠屁颠跟过来。刚与朱
    候也不可能给他什么大营。”
    朱樉愣住了,表情逐渐变得复杂,“儿臣知道了。”
    朱允熥低着头,不敢与朱标对视。
    可越是这样,朱标就越是觉得朱允熥心虚,“你和你二叔,说啥了。”
    的,还得是咱。咋,你心虚啥。”
    “这...”朱樉一时语塞,“大哥,这是个什么理。”
    都好。但你刚刚出生的时候,你娘又怀了老二。”
    “那时候,咱心里就想清楚了。儿子可以有很
    宫里宫外,遍布着常家的眼线。
    对此,朱元璋始终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其中缘由,都是心知肚明。
    正因为是这样,这一次常森跟着往北边去。常家对朱允熥,可谓是感恩戴德。
    见,他又要打你板子了。”
    常参拖着左腿,贴在常福耳边,“爷,宫里头刚刚来的消息。”
    理朝政。曹国公卸大都督府,由咱们家二爷,继续担着。”
    短暂的错愕之后,常福咂咂嘴,“天老爷,咱
    怪我翻脸不认人了!”
    宰相门前七品官,作为开国国公之一的常家
    连着穿过几道拱门,常福到了后院。
    透过后院的竹林,常福隐约看到常升的身
    “二爷,三喜临门啊!”
    常升手中的笔,落在纸上,砸出一大块的墨迹。他半张着嘴,久久的不能合上。
    不得不说,常福安排的十分妥当,
    不落人口舌,不授人以柄。
    “太子呢?”
    “太子不知,皇爷给的旨意,没提着太子。小
    心里头,也要明白。咱们的富贵,是太子给的!”
    “是,是,是。小的知罪,二爷您恕罪。”常
    李文忠还活着时,就是同时兼着国子监和大都督府。
    这道旨意一下,多少人眼红。
    十多年来,大都督府从未换人。
    “行了,别打了,自个儿多几个心眼。你刚刚
    “爷,小的都吩咐下去了。谁敢多嘴,就剁了他那张嘴。”
    坐轿子里时,常升想事情,想的入神。直到
    一半人。”
    朱元璋抽过朱允熥笔下的折子,揉成一团,“重新写,想想看,该怎么写。”
    了。层层扣点,到了百姓手里头,哪能还剩多少。”
    朱元璋笑道,“这就不耐烦了?你爹那时候,
    至是,剥皮充草,都给弄出来了,可他们还要贪。”
    “可你爹说,不把中间那些人,给养活了,他
    大半。
    “你咋办?”
    朱允熥想了想,“将锦山大捷的折子,传示百
    桂的人,从全州而出。咱们大明的天军,该是以作震慑。”
    朱元璋听了连连点头,“这说的不错,你就这
    正说着话,大狗推门进来,站在一边。
    “咋了。”朱元璋问道。
    “回皇爷,开国公来了,说是来谢恩的。”
    们,就说一说心里话,你觉得如何。”
    常升心里,猛的咯噔一下。
    近一年的时间里,常升已经领教到了朱允熥
    说出的话,总能往人心里头钻。
    “臣,谨听殿下教诲。”
    朱允熥笑着,冲常升比了一个手势,“坐吧,
    想不通,这难不成,还是见坏事不成。”
    朱允熥看的常升全身发毛,“殿下?”
    大,那臣无话可说。可常家,一不掌权,二不掌兵,何来的权势。”
    “那现在呢。”
    后,就没再回来。”
    “臣请殿下,给常家指一条明路。”
    朱允熥竖起一根手指头,抿着嘴,“容易,坚
    最不敢说三道四。”
    “皇爷的亲戚。”
    “对,要么哪来的,还哪去。要么,你就再举
    朱允熥笑了,“这可是最好的人选。”
    “可殿下,您卸了秦王的兵权,却给他大都督府,这...”
    件,就有这么一根圆杵。
    几十年了,圆杵上已经是起了一层厚厚的包浆。握在手上,滑溜溜。
    有了身子,肚子还没见着大呢。”
    马皇后赶紧把圆杵摔下,快步走过来,“你快
    少带兵,让他去大都督府,合适吗。”
    朱元璋摇一摇头,“不合适。”
    “那你为啥还让他去,都说慈不掌兵。那孩
    就是过来抗旨的。”
    马皇后吃了一惊,“他怎么敢抗旨!”
    “你孙子教他的。”
    始终荣辱与共。
    她与常家,在朱元璋眼里,始终是分不开
    朱元璋十分自然的坐下,帮着马皇后拣出能用的枣子。
    手上刚刚放上一颗,朱元璋就抬起头,紧盯
    “让他进来吧。”
    常升抬头挺胸,大跨步进了坤宁宫,“臣参见皇爷,参见娘娘。”
    马皇后仿佛与自己无关,巴着簸箕,挑拣枣子。
    常氏,垂下眼皮。心中虽然焦急,却也只能
    洪武元年,朱元璋称帝祭告天地。当晚,宴请群臣。
    常遇春,坐在武将之首,喝的酩酊大醉。当
    们这些人啊,说了不算。”
    虽然一笑了之,但从此之后,大都督府一直
    帝宴群臣,酒至鼾。
    群臣议都督府该为谁主。
    常遇春沉醉,“论臣功,独大都督府,安得
    臣思来想去,故不敢奉诏。其中缘由,请皇爷恕罪。”
    说完,常升的额头,碰到冰冷的地面。
    那时候,他与徐增寿一道,整天帮着朱元璋种地。
    虽有些拘束,却也不似如今。“君臣”两个
    得是自己争取来的,这才是最稳固的。
    “常升啊。”
    “皇爷,臣在呢,您说话。”常升故作镇静,
    高高抬起的食指,轻轻的落在桌子上,没有一丁点的声音。
    “说下去。”
    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因此,无论是兵部或是大都督府,名义上可
    给边将下令。
    待常升走了,朱元璋才放松下来。他的脑子里,全是朱允熥的这一法子。
    你让儿子们都跑过去干啥。都留在京城,一家人想见就能见了。也不至于,临死的时候,自己的
    马皇后十分聪慧,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道道来。
    虽然,她并不十分理解,为什么朱允熥如此
    昭勇将军。秦王、晋王,为左右都督,燕王为都督同知。”
    再想了想,朱元璋继续说道,“西安大营、宣
    见,前前后后,一共有了近十天。
    这十天,使者度日如年。
    高丽(朝鲜),蓝玉大军突然的停而不发。
    “大人,咱们走慢些。”
    张添放慢脚步,竖起耳朵,去听使者说的什么。
    “当初那帮早早站队的,恐怕都在弹冠相庆了。”
    站在永安宫门口时,张添抬头看一眼里头的
    使者脸色一变,听着朱允熥的意思,多少有些兴师问罪的味道。
    不可否认的是,李成桂一直想着,让明军打
    让大明来摇吧。”
    几句话,说的使者心惊肉跳。
    看似平平无常的几句话,却是绵里藏针。稍
    想好了,什么时候过来说。没事,孤有的是时间。”
    说完,朱允熥拂一拂袖,“来人,送客了。”
    天过海了。实际上,就他心里那些小九九,还想瞒住皇爷爷。”
    语毕,又突然的加重,“一个小小的高丽,即
    让使者,生出一丝臣服之心来。
    “当真?”
    “小的句句属实,不敢有丝毫的欺瞒殿下。我
    理。请殿下放心,旨到即行。”
    朱允熥笑了,他知道,这一场博弈,他是胜利者。
    花园里,也不失为一种享受。
    如此美景,朱允熥无暇去管。他脚下的步子,迈的很快。
    景仁宫告状去了。
    见到朱允熥,朱樉倒是眉开眼笑,“嘿,我说
    朱允熥只得苦笑。
    听朱樉这么一说,他也就知道,朱元璋的旨
    自知,就算朱标人没了,皇位也不会落在他的头上。
    老爷子,是典型的认才不认人的主。
    坐在桌边,看着眼前的锅里,咕噜咕噜的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