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伐竹用水运
作者:冰玉草   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最新章节     
    第二天,启河就把大家召集起来。
    山里大多是成熟的毛竹,一般的都有三十多厘米粗,近十米高。
    他们带来的工具都是石器,砍伐比较困难,只能依靠这些“利器”。
    启河把人分成两组,一组负责伐竹,一组负责挖竹鞭。
    竹鞭有节,节部有退化的叶,节上生根。每节着生一个芽,交互排列,有的芽长成新鞭,在土壤中蔓延生长,有的芽发育成笋,出土长成竹竿,然后逐渐发展成竹林。
    启河挖竹鞭的目的,是打算带回启氏部落进行种植。
    竹鞭很好找,随便哪个竹子下都能发现,每个人的藤篓里,都装的满满的。
    伐竹的目的是作为材料运回启氏,但山路难走,不便于运输。
    启河就想着把竹子制作成竹筏,顺河而上,也许能一举两得。
    伐竹比较困难了,启河把目标选做那些新竹,口径小,竹皮不是那么坚硬。
    启河有一把特制的手持石锯,是用蚌壳做成的。
    蚌壳是从交易会上换来的,这也证明,此地离海不远。
    蚌壳据比铁锯子粗糙了很多,且韧性不高,容易断裂。
    不过只负责在竹子上开口,够用了。搭配石斧,效率高了不少。
    伐倒一根,就把竹子运到小河边。
    有人就负责用石刀修整,按照启河的要求做成统一的长度。
    启河又让人在山间找到树藤,做绳子。他自己利用空余时间,制作些装水的竹筒,竹笛玩玩。
    族人们很喜欢河做的器物。
    等众人竹子伐的数量足够多的时候,启河开始教大家做竹筏。
    启河是第一次做,其他的人更是不知道竹筏这种东西。
    启河知道大概的步骤,也看过成品,就带领着大家摸索着实践。
    做好一个就放到河水里试试。不行就重新修改。反正河水很缓,掉下去的人也没啥危险。
    慢慢试,慢慢改,等竹筏成功了,族人们也学会了操作竹筏。
    启河觉得这些竹子还是不够,就让众人伐了数十根大的竹子,整根拖到河里。
    看着整根的大毛竹绑在竹筏后面,启河很自得,这办法还不错。
    转眼他就懊恼了,逆流而上,撑竹筏很费力啊。
    叶氏的几个人可没心思关注启河的担心,他们这一路跟着启河来对了,能跟着启河这个聪明的人学习制器,感到很高兴。
    更重要的是听启氏的人说,这些挖回去的竹鞭是宝贝,能长出很多的竹子和竹笋。
    竹笋就是食物,等回到叶氏,要让所有的族人也都来伐竹。
    又过了一天,启河感觉竹子差不多了,就宣布回启氏。
    一行二十一人,分乘四个竹筏,人人都拿着一根竹竿站在竹筏上撑水,后面的几个竹筏依次跟上。
    每个竹筏后面,是连接一起的浩浩荡荡的毛竹大军。这条小河从西向东,河水很平缓,全程需要几人用竹竿撑着走。
    启河不担心速度,他担心前面出现激流和瀑布,还好一路过来,河水落差很小。
    路上能时不时的发现被拦住的毛竹,启河就让人理顺弄到后面。
    虽然竹筏沿河上行如龟速,可水路比翻山快多了。
    太阳刚刚转西的时候,河流就穿出了山林,前面看到一片长满野草的平原,启河松了口气。
    在一片浅滩处,启河招呼大家靠岸,把藤筐从竹筏上卸下来,用竹筏停在河面截留住后面的竹子。
    毛竹数量多,又长又重,从水中捞出来比较费力。
    启河算算时间,对启飞说:“今天看来干不完了,大家就在这宿营吧。”
    有这么多竹子,搭个草棚很方便。
    晚上累了一天的众人,很快就睡下了。
    有这么多猎人在,启河一点不担心夜里受到野兽的攻击,会有人轮值守火堆的。
    天亮起来后,大家继续从河里拉竹子。
    启河瞅了瞅天上的日头很足,气温也高。
    这些从水里捞上来的竹子不知道多久才会运回村子,太阳太烈,干脆先阴干处理。
    启河让一组人停下来,去搭建个大的草棚。
    把竹子都移到草棚下,这样阴干的竹子长时间放在露天不宜爆裂。
    竹子很多,启河有些发愁了,这么多,他们几个人可很难弄回去,看来得回族里叫人帮忙啊。
    启河找了个高地,辨别了下方向。
    根据这些天经过的路,他判断出现在他们的位置,大概是在启氏的南方,叶氏的西面。
    确定了大概的方向,启河就安排族人回去。
    启河把所有的人都召集起来开了个会。“我们现在弄了这么多竹子,凭现在的人是无法运回族里的,需要人回氏族叫人帮忙。启飞,你带几个人,回启氏向启轲族长说明情况,叫族人来,越多越好,”
    启飞点头表示明白了。
    启河又对叶氏的几个人说。“请叶氏的人回到族里去叫人吧,帮助我们来运竹子,作为回报,我会把一种制器的方法教给叶氏。”
    叶冬很满意的答应,然后带着族人回叶氏去了。
    启河把自己分析出来的回程路线告诉启飞,并叮嘱他把族里的所有牛带来。
    启飞带着人也走了。
    送走了两拨人,剩下的人继续从河里捞竹子。
    启河等人在此等待,启河闲下来就叫人捕鱼,狩猎,储备食物。
    夜里下起了小雨,一直没有停。
    第二天下午,叶氏的人就到了。
    叶冬带来了三十多个人,都是壮劳力,还把启氏的牛带了来,牛背上坐着的是那位叶氏出嫁的姑娘。
    哦,她以后就是启氏的人了。
    这让启氏的那个小伙很高兴。
    叶氏族长被叶冬带回的消息打动了,能获得更多的食物,是每个氏族都喜欢做的事。
    而且还能从启氏学到制器的方法,于是他派出了族里三分之一的年轻人,来帮助启氏。
    启河很大方的招待了外援,河里有数不清的鱼,可以满足他们的食物需求。
    又过了一天,启氏的人终于来了。
    族长启轲亲自带人来的,男女都有,这几乎是启氏全部的壮劳力了,因为启河的话很重要。
    族长启轲不光带来了人,还有个好消息。“河,这条小河我知道,它的上游会和启氏前的那条河汇合。我们可以在河里拖着竹子走。”
    启河再次确认了下:“族长,这条河真的和我们启氏前的那条河相通吗?”
    得到启轲族长的再次确认,启河很高兴。
    “太好了,这样我就不用担心运力不够了。有了这条河,我们可以经常去山里砍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