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握个手吧,尧
作者:冰玉草   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最新章节     
    对中国地理略知一些的启河确定,这里应该是黄河无疑了。
    一路上,启河望见了泰山。泰山往北,山势逐渐减少,很快就进入一片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也到了黄河边。
    这个时候的黄河还不叫这个名字,向导称它为大河。
    数年前他们俩曾经跟随坎部,到过这大河边,但未曾渡过河去。
    离花市的两名老向导把启氏带到黄河边,就算完成了族长交代的任务。
    他们留在这也无用,得了启河的赏赐,他们便回族去了。
    黄河十分清澈,是因为现在的黄土高原还没有过度开发,不会带入大量的泥沙。
    此时正值雨水多发季,黄河水量非常充沛,风高浪急,波涛汹涌,令人望而却步。
    因为黄河在历史上发生过变迁,启河也不知道此时所在的具体位置是哪里,大概的猜测,应该属于华北平原的地界。
    在黄河边停留了半日,启河决定寻找渡河的地方。
    他带着商队向下游前行,沿黄河向东北走了大约十数里,发现了一个小氏族。
    这个氏族人口大约四五百人,叫做对丘氏,属于有仍氏部落。
    他们对启氏的出现最初也是十分警惕,不过看到一大车白白的海盐,他们立即变了态度。
    双方进行了友好的磋商,启河提出赠盐,希望对丘氏出船帮忙过河。
    对丘氏族内众长老看着启氏这长长的车队,望洋兴叹,只答应赠给启氏五条独木舟。
    他们的船小,在三四里宽的黄河水面上,送一两个人还能勉强实现,要是过这么多人车牛,三个月都渡不完,且还不知道要死伤多少。
    启河也挠头,受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制约,没人能造出大船。
    别人指不上,就靠自己吧。
    启河在河岸徘徊,来到下游的一处岸滩,这里水流平缓一些。
    面对着三里不到的河面,他想到了一个主意。
    不过这个办法有点难度,而且需要时间不短,于是他暂时在岸边扎营。
    这附近虽然没有深山老林,但往南走数里有一大片老林子。
    启河命人砍伐粗壮的木头。越粗越长最好。
    十来米高,人腰粗的木桩就砍了二十来根。
    大家一开始以为河长老伐木造船,谁知道却不是。
    细木头做木筏,这粗木桩另有他用。
    一根木桩重五六百斤,需要十个人抬,而启河一个人,轻松抬起来。
    启河担心单根的木桩无法承受住水流冲击,于是将三根木桩并排用藤条绑在一起,这样的木柱子一连造了六根。
    这么粗重的木桩,重一千五六百斤,在地面上愣扛,启河也不行。
    不过木桩在水中就轻了许多,但也不是几个普通人能搬动了的。
    只有启河这个变态,一只手拖着就能在水中游。
    这些木桩要运送到河中间,每隔五百米左右打下一根大木桩。
    这全依仗启河的好水性,变态的蛮力,硬生生将木桩砸进河底两三米深。
    十米的长木桩,只露出来不到两米高,此地黄河水有六米来深。
    启河利用一整天时间,才把这六根大木桩打下。
    伐木的时候,其他人也没闲着,他们要编织七八条手臂粗的藤绳子。
    绳子栓在木桩上,启河亲自赶着一辆牛车上了大木筏,这是一条简易的摆渡。
    木筏在河水的冲击小缓缓向着对岸前行,虽然过河的速度慢,但是这样安全多了。
    十只木筏每次就能运送十辆牛车,就这样,耗费了两日,启氏的商队才过了河。
    对丘氏的族人们纷纷前来观看,被这摆渡震住了。
    对丘氏族长向启河请求,不要拆除这座摆渡桥。
    启河表示,桥就留在这不拆,随便他们使用。
    好消息一传回对丘氏,族人们大声称赞启氏的美德,开始兴奋的起舞。
    这个神奇的氏族,不但给他们带来了白白的海盐,还帮他们建起来一座简易桥,解决了他们氏族数百年来的大难题。
    有了这座摆渡桥,他们就能轻松平安的往来大河上。
    启氏真是了不起。
    启氏离开黄河,继续向北,他的目标是要见见传说的黄帝一族。
    北行数里,进入一片森林,前方族人先锋来报信。
    森林里有一伙人,被一群野狼围攻了。
    启河命启飞带五十人去,帮那一伙人解困。
    启飞带的是启氏的精英小队,面对同样数量的狼群,稳打稳扎,没用吹灰之力,就杀了七八只野狼。
    狼群一看势微,夹着尾巴逃入了森林深处。
    被困的那二十几人得救了,随着启飞来见启河,表示感谢。
    启河打量了下面前的一伙人,看样子是二十不到的护卫,保护着一名少妇和七八岁的男童。
    那名少妇拉着男童向启河躬身行礼,“尊敬的长老,感谢你派人救了我们。陈峰氏庆都永远记住你的恩情。”
    女子说的方言有些听不太懂。
    一旁,启河的死忠粉,高平氏的平,低声解释,“她说得应该是有熊氏部落的语言,我听过。她说她来自陈锋氏,叫庆都。”
    “陈锋氏庆都?”
    这个名字貌似有点耳熟,在哪里听过?启河记不得了。
    这女子来自黄帝部落有熊氏,那他正好可以打听下,“不用客气,请坐吧。”
    少妇庆都看懂了启河的手势,带着男童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
    男童貌似第一次见,这种木条钉在一起的物件令他十分好奇,把玩个不停。
    启河问少妇庆都,“我问你点事情。你说你来自陈锋氏,那你知道有熊氏部落吗?知道黄帝吗?打败蚩尤的那个。”
    有高平部的平给做翻译,双方沟通方便多了。
    少妇庆都摇摇头,“不曾听说过黄帝。带领有熊氏部落打败了炎帝和蚩尤的,是神一样的轩辕先祖。他统一了这片土地上的所有部落。”
    启河一拍脑门。“对了,黄帝这称号现在还没有呢,应该是叫轩辕。他这时候应该是死了。有点可惜啊,见不到人文初祖了。”
    “那现在有熊氏的部落首领是谁啊?”
    少妇露出一脸的自豪。“现在有熊氏部落的首领便是我的男人,帝喾(ku),也是高辛氏的族长。”
    “帝喾?他是你的男人?”
    少妇忽然间气质变了,话语中底气十足。“是。”
    启河突然眼前一亮,“庆都,帝喾第三个妻子,我说这么耳熟。那你身边的这个小孩叫什么名字?”
    “这是我与帝喾的儿子,祁放勋。”
    祁放勋。。。这名字没错了,随他姥爷的姓祁。
    启河有些激动,朝小男孩一招手,“来,初次见面。咱俩握个手吧。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