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返回启城
作者:冰玉草   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最新章节     
    涿鹿是蚩尤曾经与炎黄二帝最终决战的战场。
    当年的战争痕迹已经极少了,但是启河还是有一种感触。
    在这次大战之后,各族开始融合,炎黄部落侵占东夷部落,也就有了后世的华夏民族。
    再往北,启河被庆都劝住了,山的北面是北狄,那是凶恶的异族。
    此时已是寒冬,越过山岭就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那里十分的荒凉,地广人稀。
    那些食草的兽群都已经迁徙到了南方,想要补给十分困难。
    如果遇到擅骑的游牧部落,到时候还要拼杀一番。
    启氏,已经获得了足够多的牛马羊,没必要再去冒险。
    启河想了想也没有继续坚持,便转道往西南。
    他这次出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游历一番,先从好走的中原地区开始。
    启氏商队开始掉头,再沿着太行山脉一路往南走,一路上都是平原居多。
    现在的中原地区,气候相对较湿润,温度也没有那么低,森林遍地都是,就是那沼泽湖泊也时常见到。
    哪怕是在冬天,依然能见到半绿半黄的植物,不过比启氏的越地还是要寒冷干燥些。
    启河觉得上古的先人们选择此处作为孕育之地,不无道理。
    平原的土地肥沃,种植粟,黍为主,或许是水比南方少,稻田有,却是不多。
    在一些小的氏族村寨里,启氏用盐换了一些煤和铜,因为从高平部换的铁矿石消耗光了。
    本地氏族已经开始用铜炼制成礼器和兵器,启河就在一个部落里看到有婴儿高的铜鼎。
    启氏商队一路向南,终于在两个月后,来到了都城亳bo(今洛阳东)。
    高辛氏由于水患,经常迁徙,到了帝喾在位的后半段,才迁都于地势较高的亳。
    据庆都讲,她生尧的时候,就居住在娘家。
    恰巧帝喾的母亲亡故,帝喾为母亲守孝三年,一直未能见到出生的小儿子的尧。
    后来尧一直随母亲居住在陈锋氏至今,很少见到父亲帝喾。
    此次随启河来到都城亳,尧母子俩都是有些欣喜的。
    启河与尧母子俩一起进入城内的‘皇宫’,我们姑且称他为皇宫,见到了这个时代的最高统治者,帝喾。
    此时的帝喾是个老者,看样子有六七十岁多。
    在启河的记忆中,帝喾应该用不了几年就会身亡,然后传位给大儿子帝挚。
    启河想要不要让他的弟子尧,提前争取一下帝位。
    他看看八岁的尧,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即便尧在能力上胜过他的大哥挚,可尧现在还是个稚童,与四十多的挚相比,不会服众。
    算了,还是让尧再历练几年吧,自己就不要横插一下了。
    帝喾与尧母子俩简单的叙旧以后,他就把目光放在了眼前这个外族人身上。
    启河简单的诉说了他们的来历,来自南方越地的一个氏族。
    由于擅长制作海盐,所以启氏派出商队,以海盐作为交易货物,一路北上与各族通商。
    帝喾品尝了启河带来的海盐,赞不绝口。
    帝喾和启河寒暄一阵,双方商定了交易海盐的事宜,是笔大买卖。
    启河售出五十车盐,又换回了大批的粮食和牛马。
    尧对老师启河十分推崇,对启氏十分向往,便向父亲郑重介绍了老师和启氏的神奇之处。
    母子俩还兴冲冲的讲了启河的战阵杀敌经过,那真的是战力无双,堪比战神。
    帝喾听尧母子俩的介绍,对启河和他的启氏十分感兴趣。
    亲自去了启氏的商队,特别是启氏的藤甲装,兵器,投石车,货物,令他赞叹不已。
    许多东西都是他从未见过的物品。
    送走了启河,他内心多了些许想法。
    这个小氏族在南方很远的地方,还十分富裕,他从没听说过那个越地。
    他觉得,明日有必要召集手下云将们商量一下,越地的氏族也要受到炎黄部落的关怀,让他们成为炎黄子孙一脉。
    眼前这个人,虽然年轻,但似乎十分博学,很多事他都懂,甚至于自己不知道的他也了解。
    自己的小儿子尧眼光不错,选了一个好老师。
    启河在都城待了两日,便告辞离开。
    尧不想在父亲身边呆着,他想跟着老师,继续学习知识,他还要去传说中的启城看看。
    启氏商队一离开,尧就跟着寸步不离。
    帝喾见小儿子如此喜欢跟随这个老师,他默认同意了。
    帝喾决定派出一支商队,跟随启河前往越地,顺便去了解一下那里的氏族情况。
    派出的商队长老叫做沽,统领两百多人,同样配备车辆。
    他们觉得用牛马托运,不如用车辆拉的多。
    启氏的商队由最初的三百人,变成了五百多人,队伍庞大了很多。
    由于他们经过的地方都在黄河流域,这里水患肆虐,需要绕路许多,行进的速度大受影响。
    启氏商队离开都城亳,冬天已经过去了。
    为了感受一下地理的差异,启河氏返程的路与来时不同,他们继续沿着山脉向南。
    越往南走,看到的绿色越多,树木青草开始发芽。
    启河估摸着回到启程的时候,春耕已经赶不上了。
    尧从来没有到过这么远的地方,他十分好奇南方是什么样的,一路上跑跑跳跳,问东问西。
    尧年龄小,母亲庆都不放心,便又跟着过来了。
    商队途径大草原,遇到了数万兽群的大迁徙,正在向北归。
    尧和高辛氏族人们大开眼界,百十人的队伍就敢向数千野兽发动攻击,大胜而归。
    启氏狩猎的样子,与北方那些氏族狩猎时差异很大。
    启氏的狩猎更加善于利用工具,地利,伤亡几乎没有。
    他们等兽群迁徙结束,改道向东,很快就进入了越地。
    听说过几日,就能看到启城了,尧很兴奋。
    启河特意绕了下路,带他们参观下启氏在大草原留下的狩猎营地。
    可巧的是,营地有启氏族人正在清理收获,领头的居然是启熊。
    众人相见十分激动,启熊赶紧派人回城报信。
    河长老带着族人们回来了,其中还有他的儿子启亮。
    以启熊现在的地位,没必要亲自外出狩猎。
    启熊解释说,启氏统一越地后,族内现在丰衣足食,也没有外敌袭扰,一片祥和。
    启熊不想天天过这样舒适坦的日子,所以就带人外出狩猎。
    启河眉头微皱,在他离开的这段日子,莫非有什么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