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都城平阳
作者:冰玉草   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最新章节     
    启木觉得这个青年天生异象,虽有些愚孝,但能坚持己见,顿时生了怜惜之心。
    “重华,你可愿意与我游行。见一见外面的世界。你再回头看,是否还能坚持你的想法。”
    “可是。父母在,我不能离开啊。还要在他们跟前尽孝啊。”
    秦老汉连续几巴掌,打在姚重华的后背,怒其不争。
    “你!气死我了。大人收留你,是赏识看中你。你竟然为了两个要害死你的禽兽,要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启木想了想,对身边的护卫道,“取些财物来,随他回趟家。就说我要借此人十年,为我所用。”
    秦老汉闻言,脸色笑容乍现,“大人高明。他父母为了这些财物,定然会答应,即便是卖与大人为奴,他们也是许可的。”
    启木又对护卫说,你多取一些财物,送与这位秦老汉。
    “老汉我自愿带路,带这位护卫大人前往他家。”
    秦老汉兴高采烈的,当了向导,拉着护卫一同前往姚家。
    在姚重华家中,护卫见到了姚重华的父亲瞽叟及继母。
    瞽叟和继母知道了姚重华未死,脸色除了失望,更多的是怨恨。
    护卫奉命而来,直接说要姚重华跟他们大人走。
    瞽叟和继母当时懵了,不知所措。
    有秦老汉在一旁解释。
    瞽叟很快明白了这外乡人的来意。
    原来自己这个讨人厌的长子,竟然获得了一个大族来的贵人赏识。
    最好是将他卖身为奴,这样既能摆脱这个麻烦,还能得一笔财物,令家中和睦,何乐而不为。
    他马上就要点头应允,却被一旁的继母拦阻。
    “这位大人,我家重华,乃是二十多岁的青壮,种田家务,无一不会。还是家中长子,岂能轻易卖与他人为奴。”
    这个继母想坐地起价。
    秦老汉破口大骂:“别不知好歹,你们明明对重华百般厌恶,还要装出一副舍不得的样子。虚伪!要是惹怒了这位大人,反悔了。就留着让他给你们养老吧。”
    秦老汉的话,戳中了瞽叟和继母的小心思。
    他们犹豫了。
    护卫也看出来对方的龌龊之心,一拔长剑指向贪心的二人。
    继母被吓住了,立即点头同意。
    这样由秦老汉作保,瞽叟接下护卫带来的财物,作为长子的卖身之资。
    护卫回去复命,秦老汉领了自己的奖赏,也高兴的回家了。
    众人皆大欢喜,只有姚重华垂头丧气,哀叹父母的冷漠。
    启木命他做了自己的一名随从,跟随自己北上。
    离开家乡,见识到一路的风景。
    姚重华心思逐渐不再沉闷,渐渐像一个正常年轻人。
    他伺候启木的起居十分尽心尽力。
    启木看他乖巧听话,也愿意讲一些知识,增长他的见识。
    姚重华了解到,这位尊贵的老者,竟然是一个万人大城的城主。
    姚重华没见过城,不知道城是什么样子的。
    但是他知道万人很多,甚至超过他们有虞氏的族长。
    这可是了不起的人物。
    而且这个启木族长,精通制器之术和农技。
    一路上,只要是所见之器物,不管何其珍贵少见,他都能讲解,还能说出制作之法。
    路上遇到了农人种田,启木大人也能讲解述说,并指点出改进之法。
    姚重华很快就被启木的博学所吸引,主动去向启木请教各种知识。
    启木对这个新收的仆从,甚是喜欢。
    此人聪慧,恭顺,把自己伺候的舒舒服服。
    姚重华虽然在制器一道,有些愚笨,但是其他的方面悟性不错。
    启木把他当学生教授。
    经常提起当年,启河是如何如何的调教他。
    让他从懵懂无知的小少年,变成了一族执掌者。
    他还会讲启河,如何让启氏从一个几十人的小村庄,短短数年变成了万人以上的大族。
    遇到农田里有种植的小麦。
    启木也会讲,那是启河从万里之遥的极西之地带来的。
    他还带来了土豆和番薯,可惜一路上没见到有人种植。
    那才是好东西,是可以一生十,十生百的宝贝。
    姚重华听之心旷神怡,心生向往。
    特别是他了解到,万人的启城,有了那位河大人制定的管理及制度,竟然持续辉煌了数十年。
    他觉得能制定启城规矩的人,那位启木口中的尊贵长辈。
    一定不是个凡人,是上天派下来的,如同他的曾曾曾祖父黄帝一般的神人。
    这位启河大人自己要是能见一见,当面请教,该多好。
    可惜啊,即便是神人也摆脱不了凡人的寿命。
    此时已然回归天上复命去了吧。
    启河要是听到这话,一定会打几个喷嚏吧。
    启木一行人,一路走走停停,历经半年,终于到达了平阳地界。
    姚重华心生敬仰,那是炎黄部落的都城,帝尧大人的发祥地。
    启木一行是以他族商队的身份,来到平阳。
    姚重华举目四望,见到什么都是新鲜的。
    那高大的城墙,城门,吊桥。
    让姚重华十分赞叹。
    “启木大人,启城也会像平阳城这么高大吧?”
    启氏的一众人闻言,纷纷露出鄙视的神情。
    “这个平阳城,还不如启城的一半大。有什么可比的。”
    “就是。你看那城墙,又矮又粗糙,还是用土坯砖垒的。和启城的陶砖一比,简直是天上地下。”
    姚重华难以想象,启城还能更高大到什么程度。
    启木也觉得好奇,这祁放勋好歹是跟着启河学习过的。
    又到过启城那样的城池,有榜样,还抄袭的如此不堪。
    启氏商队与守城卫士表明身份来意。
    守城卫士一听,这些是外族来贸易的。
    就安排人带他们进城,前往集市区。
    启木特意看了眼守城卫士,“这些兵卒气势倒也不错,兵器都是用的上好青铜器。”
    姚重华立即往守城卫士手里的兵器上看。
    他再看看启氏护卫手里的武器,貌似差不多。
    这些启城的人,果然没说大话。
    进入东南的贸易集市区,令众人眼前一亮。
    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川流不息。
    讨价声,吆喝声不断。
    姚重华的眼睛已经不够看了。
    要不是护卫拉着他,非得走丢不可。
    启木倒是觉得平阳的商业规模不错。
    “这个小放勋,倒是重视商业。集市搞得比我们启城还热闹。”
    身边的护卫很是不屑,“平阳可是统领千百之族的都城,自然要比我们启城人多。不过他们的货物少的可怜。还不如我们启氏的品种多。”
    启氏商队,就在集市附近,找了地方,租住下。
    启木叫来护卫。
    让他拿了自己手写的一纸信,前往都城的内城,求见帝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