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关隘保卫战打响
作者:冰玉草   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最新章节     
    启河离开了敌军军营。
    他没有去接应启牛,而是去费尔干纳山谷,找启亮。
    启河一路奔驰,马都跑死了。
    他便用双腿赶路。
    两日后,启河终于到达了启氏在费尔干纳山谷的临时营地。
    他见到启亮的第一句话。
    “立即集结军队。给我拦住敌人。”
    “老大放心。他们已经将消息传回来了,我正要举兵而去呢。”
    “那就立即出发,别让他们跑了。”
    “遵命。”
    启亮这次带走了两千五百人的队伍。
    最近一段时间,他又从山谷的土着里,征调了一部分人入伍。
    启亮先带一千五百骑兵赶路,剩下的步兵和杂役一千人,在后面追赶。
    三日后,启亮他们来到了开伯尔山谷入口。
    此时的敌军已经离开,不知去向。
    启河正要派人寻找,启牛出现了。
    “老大,两日前,他们进山谷去了。”
    “那正好,把入口给我堵死。不许放一个敌军逃走。”
    启亮立即拍着胸脯保证。
    “老大请放心。不会叫任何一人逃走。”
    启河对启亮的防御阵地,提了几点建议后,他就离开了。
    启飞那边虽然有高墙作为依仗,但毕竟人少力寡。
    而且还有500俘虏在,那都是不稳定因素。
    启河要过去帮着镇场子。
    进入山谷内,果然发现了裹头巾的敌军的踪迹。
    原来敌军军营被火烧后,损失了一成的兵力。
    粮草补给,损失了大半。
    这支敌军的头领,不甘心就此灰头土脸的返回部落。
    这时候他派出去的前锋斥候回来禀报。
    在山谷的尽头,有一座城墙挡住了去路。
    城墙两边是陡峭的崖壁,比城墙还高出许多。
    在那里,他们还看到了部落最早派出的那一波骑兵。
    此时已经成为他人的奴隶。
    于是这支军队的首领决定继续前进,用胜利来洗刷自己的败绩。
    三日后,敌军拔营起寨,进入山谷。
    等启河来达山谷关隘的时候,敌军正在朝启氏的军队发起第三次进攻。
    启飞正带领一众手下,拼死坚守城墙。
    启飞向启河介绍。
    半日前,敌军发起过两次进攻。
    第一次,当时只派出了三百人,进行试探性攻击。
    他们进攻城门,根本无法撼动看似简陋的木门。
    因为城门后有大量的土石方堵死,城门就是个城墙。
    三百敌军挤在城门前,成了活生生的靶子。
    很快就死伤无数。
    城门攻不破,立即分出一部分兵力,攻向水门方向。
    山谷里原本有一条小河。
    冬天时干涸无水。其他三季开始有水。
    河水最充盈时,河面也有一丈宽。
    当初修建隘口的时候,启河就提出了,在城墙下保留一个水门,让河流通过。
    但是战斗开始前,水门处被加了堤坝,截断了河流。
    河水倒灌,攻击更是受阻。
    敌军头领无奈,很快撤军了。
    两个时辰后,敌军带着上百棵两丈长的木头,再次发动了进攻。
    他们冒着箭雨,抬着木头,冲到城墙下。
    将一根根木头搭到城墙上,开始攀爬。
    200人的队伍,镇守600米长的城墙。
    平均每人就要守三米。
    不过幸运的是,此时启氏的士兵,面对的不是五百敌军。
    而是一百串糖葫芦。
    敌军没有制作梯子的那种认知,只能靠木头上的树杈,来攀登城墙。
    这样,敌军进攻的效率非常低。
    几乎是两个启氏士卒看守一根木头。
    他们不但可以轻松砍死爬上来的士兵,还能掀翻搭到城墙上的木头。
    敌军的第二波也失败了。
    敌军首领看到了启氏军队的劣势,那就是人少。
    于是他命令手下,搜遍附近的大山。
    足足凑够了四百棵木头,这些木头,有长有短。
    但最短的木头长度,也刚好可以搭上城墙。
    这次进攻,敌军投入了一千五百人。
    这次,启河等人是算计失误了。
    在六百米长的城墙上,两百人对付四百串糖葫芦。
    一个人同时看守两个木头。
    这就非常的艰难了。
    一个启氏士兵刚刚推倒一根木头,另外一根就很快竖了起来。
    往往就是顾此失彼,顾左不顾右了。
    很快有第一个裹着头巾的士兵,趁着防御他的启氏士兵没注意,直接爬上了城墙。
    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这时候,启河出手了。
    他手持一根长木棍,将冲上城墙的敌军,一个个都挑下城墙。
    然后又是一口气,连续推倒了四百根木头。
    木头倒地,很快在城墙下堆起一片。
    这一波攻击,暂时是启氏胜利。
    可敌军的首领,岂会轻易放弃。
    他从倒地成堆的木头上,看出了新的方法。
    他命人冒险,将所有的木头,都堆到某一段城墙下。
    很快在城墙下,搭出一条由木头组成的斜坡。
    这条斜坡都是原木堆砌成,滚圆的木头上面,很难攀爬,更别说冲锋。
    敌军首领又下命令,让手下不断的运送土方石块到斜坡上。
    随着土垫的越来越多,斜坡已经十分的硬实。
    启河此时也正在想着对策。
    敌军的这个方法,还真是有些难缠。
    有了这个斜坡,双方战场就集中在这条四五米宽的斜坡上了。
    敌军减弱了启氏一方居高临下的优势。
    敌军兵力雄厚的优势,又可以发挥出来。
    就连启河也对敌军首领的智慧给予肯定。
    不过,夸归夸,打还是得打。
    必须得打破敌军这个攻城策略。
    启飞命人射火箭,扔干柴,企图将斜坡下的木头点燃。
    但是新鲜潮湿的木头很难烧起来,即便起火,也会轻易被扑灭。
    启氏的士卒们堵在两丈宽的城墙处,和敌军展开了殊死肉搏。
    很快就出现了伤亡。
    启飞心急,提着剑就要往前冲,被儿孙们拉住了。
    就连启河也在一旁,制止的他。
    “我先来挡一阵子。想想有什么好的破解方法。”
    启河手提一根手臂粗的木棍,杀入敌群之中,很快便将他们赶下了城头。
    他一口作气,又将敌人从斜坡上赶下去。
    城头上的启氏士卒一阵高呼。
    “战神!战神!”
    敌军一开始也被启河的勇猛震慑住了。
    等他们反应过来以后,开始不停的用长矛和弓箭开始攻击启河。
    启河即便身体强悍,不畏刀枪,但他面对的是两千人的敌军。
    冲杀的久了,他也累啊。
    而且身上到处都是轻微的伤口。
    虽然伤口恢复的快,但受伤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