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太子如孩童
作者:大秦大明大唐关自在   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最新章节     
    两日后。
    清晨!
    万籁俱寂,但随着晨辉的出现,这座一国之都城也开始渐渐热闹了起来。
    而主街道更有不少百姓跪在地面上,一辆辆马车出行,金吾卫护佑两边,御林军在其后!
    随着队伍的远去,径直的出了乾都城,百姓这才是鱼贯的站起身来,有些疑惑,不知监国出城做甚,但这些自不是他们这些平民老百姓该知道的了。
    而此时乾都其中一座府邸内,虽是府邸,但是其府邸的风格更像是一间小寺庙一般,正殿还有着一座金色的铜像,佛陀宝相,悲悯天人,空旷的正殿没有他人,只有烛火不断的抖动着。
    整座府邸也是没有下人,院子里也只有两名小僧人在扫着落叶,已经开始变得枯黄的落叶开始不断随着微风飘落下来。
    一辆马车缓缓停在府邸的门口。
    那身着黑衣的僧人从马车上走下来,进入府邸当中。
    “师父回来了!”
    黑衣僧人点点头,脸色甚至有些不好看,令两个小僧心中疑惑,师父一直以来面色都是比较平静,就是遇事也不会有这般的表情,可是今日?
    其中一名小僧忍不住道:“师父可有什么要事?”
    黑衣僧人叹了一口气,对于这两个一直侍奉他跟前的,自然是知道很多秘密,他倒是也没有设防,也不需要设防,因为这其中一个小僧,已然被太子所收买,终究是逃不过荣华富贵,但同时,太子放心,他也少了一些烦事,正好他也可以借此人给太子传递一些他的所求之事,让太子能够以为拿捏的到他!
    而他所为的,不过是兴佛罢了。
    “帝星闪耀,反倒是潜龙入渊啊!”黑衣僧人叹息了一声道。
    天象有变,乾帝并没有驾崩于大韩境内,反倒是太子生事了!
    这让他也是尽快就返回了乾都,脸色随心自然愁苦。
    太子这步棋是他着手下的,可现在显而易见,乃是一步臭棋啊!
    棋局当中常有一步错步步错!
    他在背后推波助澜那么多年,为了不就是让太子登基之后兴佛!
    可现在,大有土崩瓦解之势!
    两个小僧,其中那问话的小僧脸色微变,赶忙询问:“师父,这是什么意思?”
    旁边的小僧则是扭头看着他道:“虚云,怎可咄咄逼问师父的道理,师父若说自然会说!”
    虚云便是那小僧的法号!
    而这个小僧法号虚山!
    黑衣僧人并未解释,毕竟给这两个弟子解释多了,岂不是让太子清楚,他已然发现了当中其一的弟子乃是他的人?
    所以他只是询问道:“太子殿下可在宫里?”
    说罢,又是苦笑了下:“这个时辰应该是在早朝的时候!”
    心中只觉得自己着相了!
    “回师父,太子领着百官出城了,迎接陛下返朝!”
    虚云说道。
    “嗯?”
    黑衣僧人面色微微一凝:“可是陛下回朝的消息已经传了过来?”
    “不曾!”
    虚山摇头道:“这几日并未有百姓要返朝的消息,若不是虚云道,弟子也不知情!”
    虚云听这话,赶忙解释道:“师父,弟子也是猜测,毕竟监国携众臣出城,自然是迎接陛下返朝了!”
    黑衣僧人随意的夸了一句:“虚云向来聪慧。”
    说罢,他的脸色越发的不好看。
    眉头紧皱着。
    “潜龙入渊,潜龙入渊,若是陛下返朝消息不曾回来,反倒是殿下已经早早知情,这也倒没有多少问题,毕竟殿下今后是必然要继位的!陛下心中也不会怪罪殿下,亦不会多想便!”
    “但为何是潜龙入渊之相呢?”
    黑衣僧人呢喃着,天象虽是这般,但是他不可能看天象,连要发生的具体事情都清楚,如今他也是想不到!
    只能以不变应万变!
    与此同时。
    乾都城外五十里。
    旗帜招展,太子李延眉头紧皱,脸色愁苦,如同“望夫女”一般在不断张望着。
    长孙丞相面色平静,但内心却不平静啊,太子糊涂啊,但是太子说出来的那一刻,他长孙家就彻彻底底的上了太子这一条船,更何况他的孙女更是如今的太子妃,在外人眼里,他长孙家就是跟太子一条船的。
    可是这一条船并不是明面上那么简单的了,糊涂啊糊涂,明明是顺理成章的事,就因为不想在多等几年。
    如今陛下安然无恙的回来了!
    太子会收手吗?
    不可能!
    从那日看太子的表情,他已然清楚,太子已经钻了牛角尖,太子不会回头!
    长孙家若想安稳的过渡,只能拼尽一切,将太子送上那个位置。
    他长孙无极两朝老臣,虽没有扶大厦之将倾,但也不是什么奸臣,与太子接亲,本是能够再让长孙强盛百年的一步棋,如今也成了一步险棋!
    唉!
    长孙丞相心里亦是愁苦。
    三皇子已死,武定侯顾剑满门抄斩,下一任皇帝非太子莫属!
    糊涂,糊涂啊!
    而长孙丞相摇头叹息着,一道略有几分尖细的声音响起。
    “都卫军!”
    “陛下回来了!”
    .............
    赵无常骑在战马上,臂膀上还缠着白布,眼神微眯,盯着远方太子及百官,脸色冷厉。
    监国太子出城五十里迎接!
    好孝顺啊。
    可沿路上的官员,陛下在前,反而急匆匆的派人给太子禀报?
    呵!
    赵无常越发觉得太子这一切,都不过是表象罢了。
    执掌悬灯司那么多年,他最是清楚,知人知面不知心。
    扭头看向乾帝,但乾帝脸色平静,看不出任何的情绪波动。
    “父皇!”
    “儿臣得知你遇袭!”
    “甚是担忧,如今看到父皇安然无恙,儿臣这心就彻底的放下来了!”
    随着队伍的临近,太子李延就急匆匆的赶忙跑了过去。
    已经是二十多岁的年龄,却如一个孩童担忧父亲而失了稳重一般。
    “砰!”
    赵无常将手中提的东西扔在地面上,从那黑布当中滚出一颗头颅,那凑上来的百官连连侧目,甚至有些更是面如考妣,因为那头颅都是有些发臭了。
    那吏部侍郎脸色大变,他认出来了!
    赵无常下马,对着太子拱手:“太子殿下,不知哪位官员消息那么快。”
    乾帝心软,刚才看到太子那般担忧的神色,已然是不放在心上了。
    “够了!”
    扭头对着赵无常道。
    而太子内心暗惊,但转的很快,看向赵无常不理解道:“父皇遇袭,这下面的官员提前将父皇无恙的消息传给做儿臣的,有什么问题吗?不知赵指挥使是什么意思?”
    “臣并未有他意.......”
    赵无常只得是躬身一拜,只不过话还未说完,乾帝的声音就愈发的冷了,直接打断道:“回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