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李晓晗寄出信
作者:爱吃葱姜的小龙虾   回到七零,军官老公稀罕死我了最新章节     
    李晓晗坐下来,将陆政信中的大致内容简要告知林邵,包括他在部队的生活状况还有对林邵帮助的感激之情。
    同时,她从包裹中拿出一部分钱,解释说:“这是陆政委托我还给你的,他说上次你帮了他,他一直记挂着。我来的时候顺便帮他把这事给办了。”
    林邵听后,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摆手笑道:“哎呀,都是些小事,不值一提。
    陆政那小子,总是这么客气。不过,你这么远跑一趟,也请代我向他问好。”
    李晓晗点头应允,在简单的寒暄后,李晓晗起身告辞,表示还有其他事情需要处理,林邵则再次表达了谢意,并送她到办公室门口。
    离开公安局,李晓晗心中感到一阵轻松,想着今天已经顺利完成了陆政的委托,现在可以去邮局把写给他的信给寄出去了。
    轮到李晓晗时,她将信件和之前准备好的包裹一同递给了工作人员,
    并详细说明了寄送地址和注意事项,工作人员仔细检查了包裹,确认了所有信息无误后,开始进行封装和登记。
    “请您放心,我们会确保您的邮件安全、迅速地送达目的地。”工作人员微笑着对李晓晗保证。
    李晓晗点头表示感谢,支付了邮资,拿到收据后,她又看了一遍收据上的信息,确认无误后才安心离开窗口。
    走出邮局,阳光照在身上,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中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满足。
    “陆政,信和包裹已经在路上了,希望它们能快点飞到你身边。”
    她在心中默默地说,然后骑上自行车,带着完成任务的喜悦,踏上了回家的路。
    快到家的时候,李晓晗又从空间里拿了一些大米,各种豆,还有调料出来,放在背篓里,当做是在县城里买的。
    到家的时候,李晓晗推开门,伴随着缝纫机规律的“哒哒”声,
    她看到王姨和林婶正围在工作台旁,专注地裁剪着布料,
    她们的表情认真而细致,每一道工序都透露出匠人的用心。
    王姨的媳妇叶娜,坐在缝纫机前,手法熟练地踩动踏板,针线在布料间穿梭,一件件衣服在她的手下渐渐成形。
    见到李晓晗回来,王姨抬起头,眼神中带着笑意:“晓晗回来啦,今天去县城怎么样,顺利吗?”
    李晓晗笑着回应:“挺好的,你们先忙,我先把东西放到厨房里。”
    李晓晗正在厨房里整理带回来的东西的时候,门口传来了村长的声音:“晓晗,晓晗,”
    李晓晗听到村长的呼唤,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快步走到门口,迎面看到了村长的笑脸。
    \"村长叔,您来了,快请进。\" 李晓晗礼貌地邀请道,心里猜测着村长这次来访的目的。
    “村长叔,您找我什么事啊,”李晓晗进厨房端了一杯水出来,放在桌子上问着。
    村长接过水杯,喝了一口,这才缓缓开口:“晓晗,咱们的养殖场终于完工了,你说咱们什么时候去买小鸡仔和鸭子,”
    李晓晗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养殖场的建成意味着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村长,这真是个好消息!我觉得咱们可以尽快行动,
    最好是在天气适宜,禽苗存活率高的时候进行。
    咱们就定个好日子去选购。您看怎么样?”
    村长点了点头,满意地笑道:“就这么定了,咱们得挑选健康活泼的鸡鸭苗,
    保证养殖场有个好的开始。另外,养殖技术和防疫知识也得学起来。”
    “村长叔,咱们去买鸡仔的时候问问有没有关于养殖的书。”
    “好主意,晓晗,你考虑得真周到。”村长赞许地点了点头。
    “买小鸡仔的同时,咱们确实应该多咨询专业人士,看有没有实用的养殖书籍或者手册,咱们养殖的成功率和效率都会提高不少。”
    “另外,我听说县农业局最近出版了一套关于养殖的指导手册,涵盖了鸡鸭鹅等多种家禽的养殖技术,
    还有疾病预防、饲料配比等内容,非常全面。
    咱们可以去县里的书店或者直接联系农业局看看能否获取。
    如果能买到,我建议咱们多买几本,不仅咱们自己用,
    还可以借给村里其他对养殖有兴趣的乡亲们学习,共同进步。”
    李晓晗听后,眼睛里闪烁着光芒:“村长叔,这个建议太好了,这样一来,咱们不仅能提升自家的养殖技术,
    还能带动整个村子养殖业的发展,形成更好的互助学习氛围。
    我明天就去县里打听一下,看能不能尽快把这些资料带回来。”
    村长满意地点点头,“你放心去,有什么需要村里支持的,尽管开口。
    咱们共同努力,让养殖项目成为咱们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嗯,对了村长叔,咱们养了鸡鸭,现在还没开始有收获,
    但是我想咱们也不能空在这里,先找个地方当工坊,
    去别的村里收集鸡蛋,鸭蛋啥的,早点开始把名号打出去,您看怎么样?”
    村长闻言,眼睛一亮,赞许地点头:“晓晗,你这想法不错,咱们得未雨绸缪,先行一步。
    利用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先把加工和销售渠道建立起来,
    等自家的鸡鸭开始产蛋,就能无缝对接,保证产量和销量两不误。”
    “至于工坊的位置,咱们可以利用村里的闲置房子改造一下,成本低又实用。
    我回去就跟村委商量,看看怎么快速落实这件事。
    晓晗,你要是有空,也可以帮着一起规划规划,毕竟你年轻,想法多。”
    李晓晗听了村长的话,心中充满了干劲:“村长叔,我愿意帮忙,一起把这事办起来。
    我明天就开始联系周边的村子,看看谁家有多余的蛋可以收购。”
    “行,那我回大队部跟村支书他们商议看看选个好日子去买鸡仔的事,把做工坊的房子看看选在哪里。”村长说着就起身往外走了。
    “那我去找宋大婶,村里的人她都认识,叫她帮忙收鸡蛋。”
    李晓晗知道,要想快速高效地收集到鸡蛋,宋大婶无疑是最佳人选。
    宋大婶不仅了解村里各家各户的情况,而且在村里有着很高的威望,
    邻里之间有什么事,大家都愿意找她帮忙。
    于是,李晓晗决定即刻行动,她简单收拾了一下,便朝着宋大婶家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