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重生文里的对照组妹妹(6)
作者:武夷山的萨纳尔   快穿之老公你的功德借我一用最新章节     
    “我确实是特别喜欢这批命,恨不得当日被觉云大师下了这个批命的人是我!”
    赵心悠露出渴望的神色,直言不讳。
    既然赵子衿没有改变想法就好,觉云大师佛法高深,就连病秧子康王都能救活,平安活到如今,未尝不能替她们姐妹二人换个命。
    赵子衿听到赵心悠的话后,没有言语,而是施了个法术,令在场的婢女与赵心悠都陷入昏睡。
    与赵心悠互换,让她拥有她梦寐以求的易孕体质,等到日后,赵心悠还能否说出,她羡慕易孕体质,渴望拥有它这些话。
    第二日一早,赵心悠就把赵子衿喊醒,两人梳洗打扮后,一同到清心寺寻找觉云大师的踪迹,耽误了好些时间才知道觉云大师就在他院中休息。
    刚到觉云大师院外,觉云大师就将她们请入院中。
    “怪哉!怪哉!”觉云大师细瞧赵子衿二人,“贫僧曾与这位施主幼时有过一面之缘,不过十多年过去,施主竟变得这般彻底。”
    赵子衿二人前来拜访时,报了家门,,觉云大师对这个曾经被他批命“多子多福,名有五子”的姑娘印象深刻。
    她如今的命格竟让他捉摸不透,反倒是旁边的姑娘,赫然就是“多子多福”的命运,真是怪哉!
    “贫僧多年前的批命如今竟成了虚妄,反而是隔壁这位施主,正应了‘多子多福’这句话。”
    赵心悠藏在宽大衣袖下面的手交叠在一起,激动地要把底下的那只手掐得青紫了。
    重活一世,命运竟如此眷顾她,让她如愿获得赵子衿身上的批命。
    赵心悠看向赵子衿的眼神带着喜意却又掺了一丝歉意,她觉得赵子衿身上的批命不见,而她获得了这个批命,应是她从赵子衿的身上夺去的。
    觉云大师说完这些话后,不等赵子衿姐妹反应,院门就被敲响,觉云大师的弟子开了门,没想到敲门的竟是靖国公府的管家。
    这位管家向来是在靖国公府忙得不可开交,跟在靖国公身边办事儿,怎么会出现在这儿?
    “两位表小姐,老奴可算是找到您二位了。”
    管家大口喘着气,“快随老奴回府,今儿一早,宫里就来了人,把老夫人请入宫,说是要给您与康王赐婚呢!”
    管家说后半句时,看着赵子衿,脸上全是惊喜与骄傲之色,两位表小姐都是由他们国公府抚养长大,表小姐能赐婚给康王,亦是他们国公府的荣耀。
    其实昨儿便有内监到靖国公府传话,太后要见老夫人,在卯时,众位大臣上朝之时,入后宫拜见太后。
    老夫人没在宫中待多久匆匆归府,吩咐他把源台山的两位表小姐请回府中,准备迎接圣旨。
    “我跟康王殿下?”
    赵子衿迷惑,是她要攻略高肃还是高肃攻略她?他们不过见了一面,高肃就跑去求赐婚圣旨,不然就凭她的家世,宫中又如何会下赐婚圣旨。
    “是的,恭喜表小姐,两位表小姐还是速速随老奴回靖国公府。”
    赵心悠听到赵子衿被赐婚给康王,第一反应是窃喜,如今她有了觉云大师亲口断言的“多子多福”,会被世子表哥一见钟情的赵子衿又被赐婚给康王。
    那么她离世子夫人的位置更进一步了。
    “恭喜妹妹了,能被皇家选中当了康王妃。”
    “日后妹妹当了王妃可不要忘记我这个姐姐。”
    康王虽然在皇帝面前很得看重,但是赵心悠前世并未听到过太多康王的消息,只知道康王在封地过得挺滋润的。
    “姐姐,惯会取笑我。”
    赵子衿姐妹向觉云大师告辞之后,跟着管家回到靖国公府,靖国公夫人在正厅等着她们姐妹。
    看着姐妹两人有些素净的衣裳,靖国公夫人吩咐她们二人的婢女回她们院中领两身鲜艳的衣裳到靖国公夫人的房中去。
    赵子衿两人一进到正厅就被靖国公夫人领到正院,她的房中,把赵子衿按在梳妆台坐下,靖国公夫人从她的众多首饰中挑选出适合赵子衿年纪的插到她头上。
    一阵拾掇后,靖国公夫人看着镜中的赵子衿恰到好处的头饰,一阵满意,令婢女给赵子衿上妆后,吩咐婢女给赵心悠收拾得好看些。
    靖国公夫人则是拉着赵子衿的手,坐到一旁的椅子上,嘱咐她待会儿应该怎么应对到来的圣旨。
    这孩子原本是她打算替觉儿聘的新妇,不想她尚未说服儿子娶妻,赵子衿就被皇家看上,即将飞上枝头,成为王妃。
    真是命运弄人,觉儿媳妇怕是难找,又要好生养,家世又不能太低。
    圣旨到靖国公府的时候,赵子衿在老夫人与靖国公夫人中间跪着,接过了圣旨,正打算起来的时候,那传旨的太监清咳了一声。
    “赵姑娘,太后娘娘有令,命你五日后入宫陪在身前。”
    太监传完太后的口谕后,收下了靖国公府特意给他沾沾喜气的荷包,就离开了靖国公府。
    这五日里,赵子衿被老夫人与靖国公夫人轮番上阵,恶补了许多宫廷礼仪,先前原身虽学过,也跟着老夫人入过宫。
    可如今是赵子衿一人入宫陪伴在太后身边,老夫人两人不大安心,亲自教起赵子衿,唯恐她入宫触怒太后,连累到靖国公府。
    赵子衿这一日,好不容易能有半天休息的时间,她带着烟临出了府,不想在三元楼附近碰见,靖国公带着一个女子,并一个俊秀青年一起入了三元楼。
    三元楼是京中有名的酒楼,不少达官贵人都会过来宴请亲友,可她的舅父带的人太过蹊跷。
    那个青年的模样像极了舅父,甚至眼睛跟舅父旁边的那个女子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的那般。
    她从未在原身的记忆中找到孙家的亲戚中有与靖国公相似,这般年岁的子侄。
    难道这青年是靖国公的外室子?
    若是真的是靖国公的外室子,孙觉是断袖的事情一经暴露,又被太医诊断子嗣艰难的孙觉,世子之位还会如现在这般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