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怎么有这么多人想静静?
作者:哥哥曾经年轻过   穿越时空真的那么好玩吗?最新章节     
    只见万炮齐鸣,天摇地动……地面上坦克、装甲战车在冲锋,天上低空是武装直升机飞速掠过,数十架直升机的数百枚火箭弹下雨一般的扑向目标。高空之中数十架战机在高空翱翔,突然有战机收到讯息发射导弹将敌机击落……
    视频播放完毕良久底下还是鸦雀无声,众人已被震憾的说不出话来。
    黑暗中传来达辉朗的声音:“这就是科技的力量,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只用一千人就能灭了夏国吧!!”
    然后他又道:“其实四十年前我们还不是这样,那时我们的日子过的很不好……
    说着他又开始播放第二部纪录片,这是一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记录片。然而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却仍然是震憾无比。
    画面刚开始是城市农村破败的平房和路上廖廖无几的几辆汽车,人们穿着朴素的衣服骑着自行车上、下班。里面的解说员在说着人民的生活过的是多么困苦,收入是多么的低……
    有人在观看的时候不禁暗暗嘀咕:“那些人身上的衣服连个补丁都没有,脚上更是没有草鞋又哪里穷困潦倒了?……
    随着后面讲解员开始讲解改革开放,画面突然变的明快起来,一幅幅的精美画面,一连串的成绩……比如说一年粮食总产量万吨,一年钢铁产能10.33亿吨……
    飞驰的高铁,远洋的几十万吨集装箱船、大飞机、密集的高速公路等等简直亮瞎了观看众人的钛合金狗眼……
    达辉朗也播放了一些自己在旅游时的相片和视频进行解说,没想到最后播放的一张相片竟然是自己和张大千一帮军士的合影……画面里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开心的笑着……
    很多人还是第一次看到大宋的人照相是什么样子……心说这张大千的灵魂这一拍是不是也被拍走了?不过看张大千这几天的一举一动应该不是……自己什么时候有机会也让驸马拍一张呢?这可比画师画的好的太多了……
    视频播放完毕达辉朗关闭投影仪。命人拉开遮挡物打开门窗这才道:“众位都看到我们以前的穷样子和现在的生活了吧?也知道这样的生活是因为改革开放才带来的。什么叫改革?我大哥要进行的变法就是改革!我大哥想要让你们和百姓过上这样的日子又有何错?真想不明白有些人是不是让驴踢了才会反对!\"
    其实赵桢以前虽然给众大臣讲了那么多要进行的改制会让百姓过上什么样的富裕生治,毕竟是口说无凭。哪有达辉朗这种用视频表明的说教方式好?
    很多叫的最响的反对派默默的低下了头……
    司马光道:“我大宋一年能炼铁二百万斤,你们那神仙世界能炼铁10亿吨,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比较法?”
    达辉朗道:“一吨等于2000斤,大宋是十六两制相当于2300斤左右。也就是说,我们炼一年的钢铁相当于大宋要炼500多年……。”
    司马光一下没站住坐在了地上,用手扶额道:“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众人目瞪口呆……
    达辉朗笑道:“静静现在可是狄夫人,不是你随便能想的……。”
    一屋子的人哈哈大笑,有人指着司马光笑的直不起腰来……
    韩琦道:“我大宋好年景一年产粮三十亿斤,照你那世界的说法岂不是你们一年所出的粮食我大宋要生产40年?……
    达辉朗笑道:“是,韩相没算错……”
    韩琦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嘴里喃喃道:“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屋内众人无不笑的打跌……
    赵桢等屋内众人笑罢才开口:“驸马刚才播放的那部片子也说了,他们那个世界40年前也是穷的很,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只用了40年时间。我们大宋的情况现在比他们40年前还不如,如果要发展到驸马的那个时代,恐怕是需要百年以上。所以朕在这里劝诫大家: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走好了这第一步,以后的发展就会越来越顺利,而我们今天要商定的就是要如何走好这第一步。关于这一点,我们还是请驸马再详细的说一说。”
    达辉朗笑道:“大哥你太抬爱我了,其实我对这个也是一知半解,我们那个社会分工实在是太详细了。不过大哥既然这么说,那我就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屋内众人侧耳倾听,生怕漏过了一个字……
    达辉朗道:“我首先说了民生,其实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却没说,这就是人才。我们这满屋里的人也都算是人才,可是真正懂科技的人才却没有一个。我的想法是从现在开始从我们大宋的读书人中选出一部分人来学习现代世界科学的知识,普及义务教育。现在大宋的识字率实在是太低了,文盲的比例超过90%,而我们那里可能连0.3%都没有。当然全国实行义务教育的成本太大,不能一蹴而就,而且这也不现实。我们可以以东京城为试点,再往小的说以某一片地区为试点,学习现代文化知识。这个懂的人不多,可以让我的弟妹李静静来做。先收几十个孩子,等机会成熟了,再慢慢的一步一步展开。争取在两三年之内,在东京城全面实施义务教育。
    民生方面,我们需要的一些东西,我可以去我那个世界去买。以东京城作为试点,待发展好了在全面向全国铺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