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公益项目正式启动!
作者:捞汁毛豆   一首男儿当自强,重振华夏文娱!最新章节     
    “可是为什么原唱是海市实验小学啊,没写苏神的名字哎。”
    “估计是怕丢人哈哈哈。”
    “大家真的没认真看吗?明明有苏神的名字,在海市实验小学后面啊。”
    “我去,太短了,没注意。”
    “苏神这是什么音色?很有少年感啊。”
    “简称男夹子。”
    “他明明就是个少年啊。”
    “我就说,苏神说十月见都是瞎扯的,你看他之前说被封杀,结果更活跃了。”
    在网上热烈讨论的时候,京大终于开学了。
    京大今年新生依然是9.20报到,但是其他年级统统9.1开学,非常早。
    虽然苏衍不用上课,但是报到还是要去的。
    报到的时候,苏衍找蔡永春了解了一下《百家讲坛》的进展。
    苏衍赶忙道:“蔡老,这个节目不是纯粹讲正史的,你可以理解为更多的是科普,把他当成科普来讲会不会简单些?”
    蔡永春叹了口气:“越是准备这些,越是难啊,尤其是你说的,要幽默诙谐,更难了。”
    “要不你们先在学校试讲一下?听听学生们的意见,如果学生们都觉得不错,那肯定是可以面向龙国所有人讲的。”
    蔡永春略一思索道:“当然可以,而且我们准备的也差不多了,你这个节目预计什么时间上啊?”
    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把“滚滚长江东逝水”当着全国人民的面读出来了!
    谁懂怀揣着宝藏无法装逼的痛苦?
    他找的那些个老师,都已经知道这首诗了,装起来没意思。
    现在,他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
    苏衍道:“应该十一月吧,大概两个月,十月底有中寒歌会,估计我得参加。”
    “而且,在中寒歌会上,我准备宣传一下龙国的文化,如果中寒歌会能够取得好成绩,再次放出百家讲坛会更好。”
    蔡永春点点头:“这样也好,我们时间也充分一点。”
    随后蔡永春道:“苏衍呐,今年你的在学校多呆一段时间吧?”
    你都好久没写诗了!
    苏衍马上打了个含糊道:“尽量,我尽量~”
    等中寒歌会结束之后,他也想在学校多呆呆,得好好感受感受大学生活嘛。
    报完到,苏衍自然跟几个兄弟们好好喝了一顿酒。
    而公司那边,公益项目的准备已经完全就绪。
    无论是路线、物资、目的还是人员,都已经联系好了。
    而公益项目组,公司内部起名叫《新希望》,寓意着带去新的希望。
    对于公益这个事情,公司内部的人员是非常热衷的。
    他们每个人都想真真正正的做一些公益,但是生活的压力和烦恼,让他们几乎要自顾不暇了。
    而在九天娱乐上班,不仅收入很高,时间还多,而且参加公益项目居然还发钱,自然是人人都想去献一份爱心了。
    《新希望》第一期的项目,就是乡村教育建设,给孩子们带去新的希望。
    苏衍自从建立公益基金会以来,每个月都会把当月收入的大概十分之一放到里面。
    到目前为止,里面的现金流已经有大几千万,快要破亿了。
    细水长流,公司暂定每个季度一次,每年四次,每次花费在200-500万之间。
    如果运营得当,就光是现在基金里苏衍自己的钱,都能撑个5-10年了。
    至于为什么要自己运作?
    第一是亲自体验感受,第二嘛,自然是不相信某些公益组织了。
    正当苏衍准备从学校出发的时候,肖洋几人也赶了过来。
    苏衍诧异道:“你们怎么来了?”
    肖洋嘿嘿一笑道:“做好事怎么能不带我们呢?”
    曹宇没好气道:“院长说可以加学分,他当然不会错过了。”
    “加学分?”
    “对,院长给开了个社会实践证明,加学分。反正这两周也没什么课,就一起来了。”
    随后,几人一起出发了。
    在偏远的乡村学校,阳光透过破旧的教室窗户洒在孩子们纯真的脸上。
    教室里,肖洋他们正在热情地授课,他们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着知识,孩子们则全神贯注地聆听着,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这些人都是真心实意的希望孩子们更好,更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思维能力,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勇敢表达。
    课后,老师们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做游戏,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
    在这个小小的校园里,公益支教不仅为孩子们带去了知识和希望,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
    即将结束的时候,肖洋还不禁感叹。
    “这些孩子太可爱了,我觉得当老师还真是不错。”
    苏衍笑道:“你要是愿意来,每季度都有。而且我们还有一部分驻场人员,随时可以过来。”
    “那感情好啊!”
    “对了,另一批物资啥时候到啊?我看他们一个个都面黄肌瘦的,心里怪不是滋味的。”
    “快了。”
    苏衍回道:“等新的学校改好了,会有一个专门的仓库储存这些物资。”
    《新希望》不仅仅是一个支教,最重要的是“投资”。
    他们要给这些学生们建新的学校,图书馆和食堂。
    仓库主要是给孩子们吃的,牛奶,牛肉,米面油什么的都会储存在这里。
    如果想做到可持续发展,肯定是要做一些招商引资的。
    品牌扩大了影响,孩子们得到了实惠,算是一种双赢。
    第一期临近尾声的时候,姚铮电话打了过来。
    “苏衍呐,你们啥时候结束?别忘了咱们还要探雪姐的班呢。”
    苏衍笑道:“今天就结束,我明天早上就能出发。”
    “行,两天之后他们开放剧组探班,你两天内赶到就行。”
    挂了电话,肖洋他们回学校了,苏衍跟工作组的人员确定了后续的建设之后,也踏上了赶往剧组的飞机。
    杨雪这一部电影,都封闭大半年了,也不知道拍的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