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怨种男配的原配(三十四)
作者:盛夏微微甜   幸福系统最新章节     
    “哪能呢,那人是女婿给介绍的,说是书院那边工头的兄弟?坑骗谁也不敢坑骗我们家不是,再说你娘又不是不通庶务的甩手掌柜,自然是去询过家对比过的。”
    何幼馨哈哈笑了起来。
    然后又说在黑隆县遇到过傅家大房一家子的事情,他们看起来日子过的挺滋润的,也不知道在哪里发了横财。
    但秦越柏不愿意叫她多管闲事,她回去就连儿媳和妯娌都没说过这事儿。
    “他们啊,地上的铜板儿都不乐意弯腰捡,能发什么横财,大半是那大娘子藏在身上准备送回娘家的银子!
    那日邹家没来人,也就没机会送出去了,也正好留在他们一家子过日子了。”
    秦云曦猜了个十成十。
    何幼馨以前便听长女说过邹家女儿喜欢从婆家倒腾银子给娘家,知道她不喜那一房的人,也没再说他们。
    再说女婿还在呢,到底是亲兄弟,也不好说的太过,便转而说起了其他。
    秦越柏和傅容朗在书院配合的非常的好,毕竟是老搭档了。
    两个人也没有避讳,从各种家族里把能用的人才都扒拉了进去,还不断的写信出去撩拨那些觉得对书院有益的人才。
    特别是秦越松,他本来就是皇都那边的教书先生,现在皇都那边乱成一团,这个时候不撬墙角还待何时?
    书院年前的宣传做的不错,加上他们的教学方式也很新颖,已经入学的学生和其家长也不断的和族人亲友鼓吹送孩子入学的益处。
    化雪之后,书院一放出招生的消息,不说各个村落,就连附近几个城池都有人慕名而来。
    但书院也不是谁都收的,一番操作下来,只筛选录取了不到五分之一的学生,如此一来又给书院招来一拨黑。
    两位副院长倒是稳得住,目前他们师资也就这样的,招太多也不利于书院的发展。
    至于下半年还要不要继续招生,那还得看人才引进计划顺利不顺利。
    另一边,莲城的秦宜远,他所在的镖局刚好接了一个到漠南白城的商队单子,不过人家要半个月之后才出发。
    本来他算计好时间,二月出发,走另一条路绕过皇都,到北边的时候那边也正好化雪了要准备春耕了。
    思索了一番,他还是同意了同窗的建议,准备推迟出发,化作镖师跟着商队一起到漠南。
    不想再等待期间,他边勤奋练武边诱拐以前书院的老师和同窗,不想还真勾搭到了几个老师。
    至于同窗,家长是不可能让孩子跟着他一个和陌生人也差不多的同窗跑的,更何况去的地方还是穷困混乱的漠南的一个闻所未闻的新建书院。
    秦宜远就算对自家姐姐没信心,但对父兄还是很有信心的,特别是收到家书说父兄都在书院那边任职,他就知道这个书院的前程是差不了的。
    以后那些心动却未行动的同窗就会知晓自己错过了什么!
    何幼馨到庄子上没两天,秦家的女眷们便带着孩子包袱款款的找了过来。
    在村子里没有田地不需要耕种无所事事的她们,在村子里显得格外的格格不入。
    乡下的春日并没有诗文写的那般美丽,每到下雨除了在屋檐下看雨,什么也做不了,雨后泥泞的土路更是无处下脚。
    屋里闷还是还闹的紧,姑嫂几个商量了下便跑来庄子这边了。
    因此还被秦云曦笑话了一番。
    不过傅家是被流放过来的,秦家人是投靠迁居而来,两者自然是不一样的。
    秦云曦自然不能用傅家那一套对待秦家。
    笑话完了她才说:“雪虽然是化完了,这雨季却比下雪还会儿还冻人。
    但你们也莫要嫌弃,漠南的雨季短的很,过了这一阵子,往后你们想看雨都难的很!”
    特别是这两三年灾年,更难!
    “呀,那夏日里也不下?夏日可都是指望着这些雨水凉快两日呢!”管静惊呼。
    他们早就分了家的,她家孩子还小,家里也只有秦越松一个的人收入,条件还抵不上大房的一半儿。
    往年都是热的受不住才买一点儿冰用用的,大多还是靠着降雨降温才把夏日给熬了过去。
    “今年的气候只会比去年差,大家都要有心理准备,眼下商队已经恢复往来了,二婶多囤些吃食吧,以后物价只会更高。”说到气后,秦云曦的笑容也淡了下来。
    闻言管静简直欲哭无泪,她的几个孩子最大的也才十五。
    三儿两女五个孩子,三个男孩都跟着他们父亲去书院读书去了,两个女儿,小那个才三岁多,都是花钱的主儿!
    不像大房,去书院上值的有三人,还有个大女儿时常添补娘家。
    管静也只是凑个热闹,跟着过来庄子这边瞧瞧。
    晚上等秦越送下值回来,她便拉着夫君商量道:“曦姐儿说这两年年景都不会好,但我瞧着她庄子里的作物还是不错的。
    我还特别问了她那边的佃户,说他们种的大多都是耐寒产量高的作物,似乎是邦外传过来的。
    咱们这一路过来的花销都是大哥大嫂他们给的,如今在这乡里和书院里都有房子,之前处置房产的那些银子都还没动用。
    你说我们也买个小点儿的庄子怎样?”
    秦越松还不知道妻子白日里去了庄子那边,闻言问道:“这边用水还没有南边那边便利呢,去年我也听闻了南边那边缺水收成锐减的厉害,眼下买庄子能成吗?莫要把佃户的工钱都亏了进去?”
    管静锤了她一下,不满的道:“你怎滴甚也不关心,靠着你那份儿的俸银,家里要什么时候才熬出头啊?
    曦姐儿给大哥大嫂他们买了个大庄子呢,他们父女都是精明的,没有把握怎么可能这个时候入手,还买了个大的?
    今儿曦姐儿还提醒我物价会涨,让我囤粮呢!”
    秦越松向来看的开,对那些庶务也不甚在意,挨了揍也只是打着哈欠道:“银子不都在你手头上吗?你问问大嫂和曦姐儿不就得了,她们说可你便掂量着买一个便是,总归都是自家人,她们不至于不管你。”
    管静是拿他半点办法也没有,偏偏长子也和他父亲一个德行,遇到这些事儿她还真的半点法子也没有!
    不怪外人总说读书人清高自傲,管静是犹豫又犹豫,纠结完又继续纠结,就是不知道怎么和嫂子侄女开这个口,深怕人家觉得他们想占便宜。
    眼见黑隆县里的房子修葺好了,大房马上就要准备搬城里去了,管静这才坐不住跑到了庄子上,红着脸小声的把想拿银子买庄子的时候说了出来。
    何幼馨嗔怪的拉着她的手拍了拍才道:“弟妹啊,安居置产这是好事啊,有甚不好意思说的!
    说来你也莫怪曦姐儿没有提醒你置个庄子,主要我们也把握不住那些新作物能不能成。
    那些东西将军府那边早早就预定了的,就怕种不好落个吃亏不讨好。
    我们便想着若是今年收成不错再让你们跟着一起种来着。
    既然弟妹着急想给孩子挣些家底儿,那便快着些吧,眼下虽然晚了些,但要抽调些种子出来还是可以的。”
    若是以前,何幼馨肯定是不懂这些的,她嫁人之后虽然是长媳,但夫君护的紧,婆婆又是个能干爱揽权的,后边娶了儿媳,长媳又是个有主意的。
    论管家处理庶务她还真不怎么拿手,还是这段时间被秦云曦抓了壮丁,被迫填充了不少知识。
    她本就不笨,只是以前没有机会自己也爱犯懒,这不锻炼了一段时间,她现在能干的很呢!
    碰巧前两天,她庄子旁边的小庄子维持不下去了,找到了她那边的管事,说想低价出售给他们。
    本来秦家的庄子就大的很,何幼馨还真不乐意再扩充,眼下妯娌有意她自然乐意做这个中人。
    说着何幼馨就叫人备了马车,先带管静到地里看了看那些作物,然后才去了那个出售的庄子那边。
    秦家的管事也调查过那个庄子没有问题才来回禀主子的,管静要买下来倒也便利。
    不到半天功夫,双方就交付了银子去官府那边更换了地契。
    庄子买了下来,但接下来问题又来了。
    管静是秦越松夫子的女儿,门户不高,家里也没甚产业,她根本就不会管理庄子!
    最重要的是,原庄主是因为降不住底下的佃户才遣散了佃户卖庄子的。
    若她们迟上两天才下决定,庄主便要把庄子骨折价卖给官方然后迁居到内陆去了。
    结合自家和女儿家两个庄子的情况,何幼馨便建议管静让小叔子秦越松解决佃农这个问题。
    每年因为胡人的侵犯,漠南这边有许多孤寡这类的人,而且也并不是说漠南这边地广人稀就代表着每个农户都不缺田地的。
    书院大部分学生都是农家子,让他们介绍身边熟悉的人总是要比自己胡乱招收要好许多的。
    像秦云曦带着她一般,何幼馨带着管静学了几天才放她回去。
    而秦云曦这边,去年种下的土豆和地瓜收成都不错。
    化雪之后,萧煜带着人私访监督着让人把地里的土豆和地瓜都起了。
    看到一个个比成人拳头还大的果实,他是难言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