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不满
作者:平安的平平   赵氏发家记最新章节     
    连春儿面无表情的看了赵三郎许久,半晌才深吸了一口气,压下所有的话,淡声说,“三郎,家里的柴火够用,不用劈了。”
    赵三郎心里冷哼一声,不用正眼看她,起身抱着柴火往灶房里一丢。
    “哗啦”几声,柴火重重的砸在地上。
    “今年山里的菌菇……”屋内杨氏的话音一顿。
    她身侧的赵氏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朝外边使了个眼色,杨氏侧头看去,只瞧见了赵三郎的背影。
    蓉宝几个还坐在灶火前呢,福婶没忍住说了句,“哎呦,哪有这么做事的,砸到人了怎么办。”
    连春儿也不知道自己这会儿该是什么心情,这是对她不满,还是对三婶四婶不满。
    赵氏冷笑一声,“当了一年的学徒,也没多少长进。”
    .
    大过年的,还不至于因为这点小事跟赵三郎计较。但赵二郎考虑的比较多,想了一晚上后,第二天就跟赵老头说了。
    没有称呼只是礼数问题,但在长辈面前摔东西,那就是教养问题。
    原本因为过年乐呵呵的赵老头没忍住把赵三郎臭骂了一顿,然后看到一旁的肘子,又把它也骂了,“你也是个没本事的东西,怎么教都不会,好的不学学坏的。”
    赵二郎去屋里把赵三郎拽了出来,他显然意识到了什么,一路挣扎,不乐意过去。
    赵二郎皮笑肉不笑道:“你不是挺威风的吗?都在三婶四婶面前摔东西了,这会儿怕什么?”
    赵三郎能屈能伸,一进屋就娴熟的跪了下去。
    赵老头拍着桌子,“十五岁的人了,一点长进都没有!”
    许氏看了看公爹,又看了看脸色发黑的丈夫,随即瞄了眼沉着脸的儿子,感觉大事不妙。
    但这事指定不是冲她来的,许氏机智的往角落里缩了缩,免得自己被怒火波及。
    赵老头擦了烟枪,吞吐好几口,烟熏雾绕的,还是压不住心口蹭蹭直冒的火,“你奶奶合眼的时候还在为你打算!她走了还没一年,坟上的土都还是新的,你就哭爹喊娘的要回家!窑里苦……外头干活的人哪个不苦?
    你以为去外边给人家当学徒那么容易呢?不是外头没人了,求着你过去!是你四叔找人送礼,费了牛鼻子劲才把你塞进去。那窑里的老师傅是出了名的好手,你要能学出来,将来子孙从泥里拔出腿,都能去外头立身。
    别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你嫌苦嫌累,说不干就不干。怎么?你赵新是个活祖宗?一点苦都吃不得?你爹上辈子欠你的,这辈子要养你到死?”
    看着跪在地上的赵三郎,赵老头连拍了好几下桌子,“屁大点本事,就会窝里横!你也算是个男人?!你出去打听打听,你赵新在外边是个什么名声?有说你一句好话的吗?你也别给你叔婶哥嫂摆脸色了,她们想不想认不认你这个侄子弟弟还两说。真不想姓赵,去村里找个合眼的,明日磕了头,给别家当儿子去。省得我一大把年纪了,还要把你叫祖宗!”
    赵三郎跪在地上,半晌没作声。
    赵老二粗黑的眉毛挤在一起,起身往他身上狠踢几脚,“哑巴了?你爷问你呢?”
    赵三郎缩成一团哭了起来,依旧不吭声。
    赵老二猛得拿起一旁的凳子,显然是动了真火。
    赵二郎吓的额上直冒冷汗,立即上前拦着,“爹。”
    赵老头拔高声音,“没几天就过年了,把人打的半死不活的躺家里有什么用?让亲戚当笑话看呢?账先记着,节后一并算。”
    他扶着桌子起身,烟杆在桌上敲了敲,“老二,二郎,来我屋里说话。”
    等几尊大佛都出了屋子,许氏才敢出声,“三郎啊,你也是个傻子,嘴上叫一句多大点事,又不会少块肉。二郎媳妇看着老实,其实心最黑了,总在你爹面前告状。你没事得罪他干嘛?”
    赵三郎咬着牙,这要不是亲娘,他就一拳头抡上去了,哪见过这样当娘的。
    .
    连春儿可从来没有告过黑状,实在是心里的那口气下不去,晚上没忍住跟赵二郎念叨了两句,越说越觉得心肝疼。
    赵三郎是二房的人,他丢脸,连春儿也跟着抬不起头,“我和大嫂也就罢了,年纪只长他几岁,少声嫂子不少块肉。但三郎对三婶四婶也没个称呼,还当面摔东西,当时蓉宝几个就坐在旁边,要是砸到了怎么办?”
    她哼了一声,“既没礼数又没教养,还不知轻重。”
    赵二郎闭目养神好半天,突然说道:“当年赌坊的人上门逼债,三叔四叔说了几句重话,他心里一直有怨。”
    连春儿对于赵家以前的事并不了解,但赵三郎赌钱这个事,村里人都亲眼看到了。直到现在,还有人在连春儿面前念叨,所以哪怕她没在场,也知道的八九不离十。
    “你这弟弟挺有意思的。”连春儿睨了他一眼,“分明是你叔伯借钱给他还了债,如今还怨上了人。”
    赵二郎心绪复杂,叹息着说,“我就是不骂他,他都恨着我呢。”
    连春儿一时不知道该说什好,“你们家是不是小时候没管教你弟弟?”
    不然怎么会是这德行。
    五六岁的事赵二郎已经记不大清了,但赵三郎五六岁的事,他记的清清楚楚。赵老二真没少揍啊!只是赵三郎皮比较厚实,抗揍,年纪又小,还会哭,每回嚎起来跟死了爹娘一样。
    别说吴氏几个,就是村里人听见了,都要上门来劝几句。
    后来又过了几年,家里挣了很多钱,许氏的性子就慢慢变了,干活爱偷懒,还总在背地里抱怨公婆偏心。
    赵二郎觉得赵三郎就是在这个时候学坏的,但他又不敢肯定,因为很小的时候,赵三郎就会抢村里小孩的东西吃,只是那个时候,许氏除了爱往娘家送东西,还没有其他毛病。
    要是蓉宝嘉宝能听到他的心声,一定会说性本恶。
    小孩子生下来不懂道理,需要大人以身作则的教导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