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临危受命,只身平疫
作者:炳烛夜游   大唐极品帝婿最新章节     
    延兴门下,李世民站在车驾前环视众人,而后大手一挥:
    “传旨,琅邪郡公牛进达暂代左卫大将军,统御左卫将士,在春明门外十里处扎营。”
    “臣接旨!”牛进达上前一步,躬身一拜!
    说完又扭头看了一眼李斯文,刚才他将防疫说的头头是道,想来比起李元景,程咬金等人要强上许多。
    虽想将指挥大权交给他,却又担心他年纪太小,指挥不动这些骄兵悍将,一旦相互推诿反而坏了大事:
    “朕亲自坐镇芙蓉园,你马上就要出城帮灾民诊病,还有什么要求速速奏来。”
    此言一出,有人欢喜有人愁!
    欢喜的是李元景,上午的赛马不仅让他背上了一个废物的臭名,还因此薛万彻闹翻了,最后还是因为答应帮他承担一半的损失,这才将这个一根筋的大将军哄走。
    眼前的李斯文就是害他倾家荡产的罪魁祸首,但是真要他跟李斯文翻脸,还真没那个胆量。
    现在陛下让他出城给灾民诊病,疫病岂是一个毛头小子能治的,这分明让他去送死.....就算侥幸不死,大疫数月,李斯文免不了和瘟疫近距离接触,短时间是回不了城了。
    这段时间足够他重新站稳跟脚,洗清因为赛马染上的污名。
    李恪则是一脸羡慕的看着李斯文。
    能和父皇同车这是多么大的殊荣,就连自己都从来没坐过御驾,更重要的是,父皇语气虽然有些不耐烦,却更多的是一股求教的意味。
    发愁的是程咬金,一双环眼死死的盯着李斯文,你小子逞什么能,万一染上疫病有个三长两短,让某怎么跟懋功夫妇交代。
    李斯文深吸一口气,双手抱拳,郑重一拜:“陛下,臣自是愿意亲赴城外平定大疫,但能不能......让臣吃顿饱饭再出城。”
    “朕准了!”
    李世民不由松了口气,就凭刚才李斯文在马车上的高谈阔论,他对平定此次突如其来的瘟疫就多了几分信心。
    “噗嗤!”李恪还是太年轻,一时没忍住笑出声来。
    李世民的目光顿时被吸引过去,寒声问道:“蜀王,你笑什么!”
    李恪是因为李斯文说这句话,就像是一个要上刑场的死囚,吃饱了好上路,这才没忍住,但他怎么敢实话实说:
    “儿臣是羡慕蓝田县候,能够出城救万民于水火,恨不得以身代之。”
    李斯文心说你嘴上说恨不得以身代,但心里却是死都不想去,于是幽幽说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李恪扭头骇然的看着他,这句诗何等煌煌大气。
    此诗意思也很明了,只要对国家有利,不论生死也要去干,不能因为个人祸福而避后趋前,道尽了臣子忠君之意,忧民之心。
    但你这时候念出来,岂不是在逼父皇下旨命自己出城........
    李世民也是被这两句诗惊到了,心道这小子真是才高八斗,这种忠君爱国的诗句张口就来!
    但一扭头看见李斯文噙着冷笑,瞄着自己,只能咬牙道:“蜀王贵为皇子,身份尊贵却不避凶险,主动出城解万民于倒悬,朕心慰之。”
    李恪好像头挨了一闷棍,愣了许久才躬身一拜:“多谢父皇成全之恩。”
    李斯文走了过来,郑重抱拳:“多谢蜀王殿下陪同,说实话这次出城某也没底,忧心忡忡的,总是担心万一感染疫病,黄泉路上连个说话解闷的都没有。”
    “现在有了蜀王作伴,即便是慷慨赴死,某也甘之若饴。”
    “你........”李恪怒目而视,咽下嘴里的骂娘,恨不得拔刀砍了他。
    李斯文美美饱餐一顿,还没等出城门却先等到了李丽质的前来。
    “彪子,你为何要逞能啊!”
    李斯文躬身而拜,道:“身为医者自然有悬壶济世之责,某于梦中仙游,得见仙师,最心向往之的,便是师门先辈舍生忘死,共赴国难的壮举!”
    “某师门曾记载,上古时代不记年月,荆楚大疫,染者数万计。”
    “百姓皆惶恐,闭门户。”
    “师门先贤有名南山者,镇守江南郡,率师门白衣郎中数万共抗之。彼时,九州上下同心,数月余,疫尽去,南山拂袖而归。”
    “某于梦中每曾阅览南山事,心中便生出追崇之意。恨不得去到书中记载的岁月,追随南山先贤!”
    李斯文一想到前世因为年纪太大,身体素质太差而无缘江南一行,不禁心生悔恨,恨不得晚生几年,却也只能通过各种渠道关心江南实况。
    自豪于雷火二神的建立,又遗憾于数位大医的离世,放松于大疫平定,江南郡重开城门。
    如今机缘巧合之下,他又一次直面大疫,也轮到他奋不顾身,解救黎民苍生的时候了!
    想到这里,李斯文的脸上愈发坚定,心中对于生死的恐惧也淡了几分:“而今大疫再现,某当效仿先贤南山,疫病不消绝不罢休!”
    李丽质一双明眸珠泪盈盈,哽咽道:“你胡说!本宫通过万书,可从未听过世上有哪位神医叫南山!”
    李斯文挠挠头,心想你又怎么可能会听说过,你俩隔着两千年呢。
    但神色异常郑重:“师门有记,绝不会有误!有书道,当世时南山神医虽已是白发垂老,但身体依旧雄健,孔武有力丝毫不逊色于程伯伯!”
    李丽质被他逗得发笑,当她没听过廉颇老矣的事?
    通红的明眸却直盯盯的看着李斯文:“世上哪有力能扛鼎的医师,况且若真有大疫,又怎么让垂垂老者临危受命!”
    李斯文长叹一声,神色郑重,道:“先辈南山心有大爱,不忍世间疾苦,于是毛遂自荐。长公主殿下素来性情淑均,想来定不会阻我追崇之心!”
    “真的非去不可吗?”
    “医者有悬壶济世之责,而某师承仙门,自然比其他医者多了几分责任。更何况某于梦中拜师时,便已经立下誓言,必不负大医精诚之名。”
    “而今直面大疫,是某师门的责任!也是某的誓言!”
    “某心中虽有胆怯,但不可不去!”
    李斯文向着李丽质深深一拜,随后抽身而去,不再回头,只是高声念道: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