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订婚妻子
作者:娱乐模式   大明:我穿越成了朱元璋的孙子最新章节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一幕惊呆了。
    因为谁也没料到,眼前这个看似普通的少年,竟然当众挥刀,斩下了顺天府推官儿子的头颅。这种事情在大家看来,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然而,事情就这么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让他们难以置信。要知道,在大街上杀人就已经是重罪,更别说是杀了一个有权有势的官宦子弟了。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然而,再看看朱允熥,他却显得异常冷静。尽管他内心也有点紧张,毕竟是第一次杀人,说毫不在意是不可能的。但他成功地压制住了内心的恐惧,强迫自己保持镇定,因为现在的他,杀人只是个开始。
    作为一个手腕强硬的皇孙,既然胸怀壮志,想要争夺王位,手上注定要沾满鲜血。如果连这样一个恶人都不敢杀,那以后又怎么成就大业呢?这么一想,朱允熥就更加坦然接受了这件事。
    他缓缓松了口气,从容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帕,擦干净大刀上的血迹,然后还给那位锦衣卫。那十名锦衣卫都用惊讶的目光注视着朱允熥。如果是在以前,他们肯定以为锦衣卫指挥使派他们来保护的只是一个软弱无能的皇孙罢了!
    但现在不同了,这位皇孙不仅敢于伸张正义,还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杀人。而且他的心理素质竟然如此强,绝不是他们原先认为的懦弱之辈。想到这里,这十名锦衣卫对朱允熥也多了一份敬畏。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朱允熥愿意为百姓主持公道,这是任何阶层的人都乐意看到的。因为在以往的认知中,那些身居高位有权有势的人,根本不会在乎底层人的喜怒哀乐,甚至视底层人为蝼蚁。
    但朱允熥似乎不同,他显然明辨是非,为人民出头。这让锦衣卫们不得不佩服他。只是当大家回过神来,现场的百姓纷纷惊恐地后退,生怕这场命案会牵连到自己。
    那三个衙役则吓得脸色苍白,其中那个被朱允熥扇了一耳光的衙役对他说:“你...你竟然杀了我们李推官大人的儿子?小子,你完蛋了,不管你的背景是什么,今天你也必死无疑。”
    朱允熥哼了一声,双手背在身后,淡然回应:“是吗?那我倒是很想知道,到底是谁有权力让我必死无疑?”
    就在这时,不远处,十几个官兵快速跑来,分开人群,一个身穿六品官服的中年官员大步流星地走来。他一脸威严,走近后,看到地上的尸体,脸色骤变,猛然扑上去,悲呼一声...
    \"我的孩子...是谁?是谁害死了我的孩子?\"
    看到有靠山来了,三个衙役连忙激动地回答:
    \"推官大人,就是这家伙,他亲手砍下了公子的头。\"
    那位六品推官愤怒地瞪着朱允熥。这种小京官大概很少有机会见到像朱允熥这样的皇孙,所以他不认识朱允熥,于是愤怒地上前,怒视着他喊道:
    \"小子,你竟敢杀我儿子,我要你偿命,我要你全家陪葬!\"
    朱允熥面色一沉:
    \"大胆,这种话从你口中说出,就是灭九族的大罪。\"
    说完,朱允熥从怀里掏出代表他身份的令牌,不慌不忙地展示给那位六品推官看。
    起初,推官还满腔怒火,但看清那枚小小的令牌后,他的脸色骤变。
    他立刻变得惊恐,双手剧烈颤抖,猛地跪下,重重地磕头,恐慌地说:
    \"求皇孙殿下饶命...\"
    那枚代表朱允熥皇孙身份的令牌,在整个京城中都极为罕见,更不会有人拿它在京城招摇撞骗。因此,一旦见到这样的金牌,肯定是真的无疑。
    眼见事情再次翻转,周围的老百姓又一次懵了。但很快,他们捕捉到了一个词——皇孙!
    皇帝的孙子虽然不少,但大多数都随父亲去了各地封藩。而在皇城里留下的,可能只有太子朱标的孩子们。这分量可不轻。
    于是,大家终于明白,为什么朱允熥敢在街上杀人,还能如此霸气。
    一些懂得察言观色的百姓纷纷跪下:
    \"皇孙千岁...\"
    \"皇孙英明...\"
    \"皇孙威武...\"
    各种奉承的声音此起彼伏,但其中也不乏真诚的感激。因为身为皇孙的朱允熥竟然能在大街上不顾身份地为百姓主持公道,甚至不惜杀死官员的儿子。在他们看来,这是绝对值得尊敬的。
    朱允熥轻轻摆手:
    \"都起来吧。然后看着推官,淡淡地说:
    \"你最好主动去上级衙门,把你的罪行和你儿子的罪行交代清楚。否则等本殿下亲自过问此事,你的下场只会更惨。\"
    推官满头大汗,重重磕头:
    \"罪臣明白,感谢殿下不杀之恩...\"
    此时的朱允熥若想杀他,简直是易如反掌。
    朱允熥懒得再啰嗦,挥挥手转身走向人群。刚离开这里,走了两步,他又犹豫了一下,转过身,从身上摸出一两碎银,慢慢地放在茶摊老人身边。
    \"老人家,这点钱拿去看医生吧!\"
    老人激动地跪在地上,嘴里说着感激不尽的话...
    他的女儿也跟着磕头,朱允熥却没再多说什么,带着那十个锦衣卫直接走了,留下身后议论纷纷的百姓。
    大家都在猜测,这是哪个皇孙呢?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只要老百姓想了解的事情,总能挖出来。
    很快,有人认出这位皇孙就是先前太子朱标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朱允熥。一时间,朱允熥的名字在长安城里传得沸沸扬扬。
    同一时刻,皇宫里,朱允文已经准备妥当。但他等了很久也没见到朱允熥,心里疑惑,就去了朱允熥的寝殿,想看看他为什么还不出发。
    结果去了才知道,朱允熥早就离开了。这可让朱允文火冒三丈,说好了要一起走,这家伙居然把他扔下了,简直是不把他放在眼里!
    朱允文怒气冲冲,打算找朱元璋理论。但转念一想,这件事本来就是朱允熥负责,而且是他主动要求同行的。现在去找朱元璋抱怨,可能并不占理。于是,他决定回去跟吕氏商量一下,尽快追上朱允熥。
    毕竟只有跟着朱允熥,才能找到机会除掉他。于是,朱允文也立刻带了一些手下追赶朱允熥。
    在另一头的御书房,朱元璋听到锦衣卫指挥使蒋瓛的报告,忍不住笑了,说:“这个允熥啊,我真是越来越看不透他了。一声不吭就带着锦衣卫离开,不顾朱允文的感受,哈哈...这小子有个性,跟以前那个软弱无能的形象不一样了。”
    蒋瓛迟疑了一下,接着说:“陛下,卑职刚才得到消息,三皇孙殿下在京城里为一个茶摊老人主持公道,杀了一个横行霸道的官二代。”
    蒋瓛详细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朱元璋。听完后,朱元璋满脸喜悦地站起来,激动地说:“果断行事,为民除害,好,这才是我朱元璋的好孙子。”
    然后,朱元璋对蒋瓛说:“去查查这个顺天府的推官,看看他还干过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能容忍儿子这样欺压百姓,他自己肯定也不是什么好人。查到后,严惩不贷。”
    蒋瓛点头,他深深地意识到,朱元璋对朱允熥的态度变化非常大。以前似乎不太看重这个三皇孙,但现在连称呼都变了,一会儿是“允熥”,一会儿是“朱允文”。这差距太大了。
    而且不管朱允熥做什么,朱元璋总是第一时间称赞,虽然朱允熥做的事情确实值得表扬。
    蒋瓛离开后,朱元璋脸上的喜悦依然很浓,他在御书房里激动地来回踱步...
    然后他自言自语地感叹:
    “真是天助我也,允熥的变化这么大,真是件大好事。
    允熥啊,我希望你能让我更加刮目相看呢。”
    只要朱允熥表现得越出色,将来把皇位交给他,明朝的江山就会更稳固,这肯定是朱元璋最期待的。
    接着说朱允熥。
    在替百姓主持公道后,他一刻也不停歇地离开了京城。
    可是刚走不远,
    他就看见前方有个少女骑着马,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盯着他。
    朱允熥有些困惑,他好像不认识这个少女。
    然而,少女骑着马走近他。
    先轻轻点点头,然后说:
    “你就是三皇孙朱允熥!”
    朱允熥不解地问:“你是谁?”
    少女回答:
    “我是你的未婚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