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他不敢,本宫敢
作者:娱乐模式   大明:我穿越成了朱元璋的孙子最新章节     
    次日黎明时分,朱允熥便召集了西安府的城守以及各部官员前来府衙大殿。他直接切入主题地问道:
    “本尊莅临此地,主要是为了询问一下有关本地区废止土地兼并与收回事宜的推进状况。”
    西安府的城守立刻恭敬回应:“禀告太孙殿下,此事下官等人始终高度重视,故推行之速尚可令人满意。然而,那邓妃的几位亲戚,在此地乃是一方世家,倚仗秦王府之权势,拒不交出手中超出份额的土地,使得官府对此颇感棘手。”
    朱允熥紧锁双眉,道:“又是秦王府!看来吾那二叔作孽深重,连他的女人都胆敢公然庇护亲族,对抗朝廷政令,真可谓死有余辜。如此说来,尔等无需有丝毫顾虑,邓妃今日已注定要在斩妖台受刑,一旦她身陨道消,其亲属群龙无首,自然无法掀起波澜,没了靠山,又怎能抵挡得了官府之力?”
    诸位官员听罢,纷纷点头称是。然而此刻,西安府城守却犹豫了一下,缓缓言道:“太孙殿下,有一事下官不知是否适宜提及……”
    朱允熥对这类吞吞吐吐的态度颇为不满,喝道:“直言无妨!”
    城守连忙应声:“邓妃出身国公之家,更是秦王之妾室,殿下虽已判其死刑,然而想要将其斩决,恐怕并非易事啊。”
    朱允熥目光落在西安府城守身上,反问道:“你是担心今日刑场上会有阻挠之人出现?”
    事实上,西安府城守的忧虑并非空穴来风。尽管朱允熥欲强行处死秦王侧妃邓妃并无太大难度,但在西安这片土地上,他并无深厚根基。相比之下,秦王朱樉及其妃子邓妃却在此地盘踞已久,建立起的势力犹如一张交织复杂的网络,根基坚固,朱允熥要想动邓妃,实非易事。
    在那知府的提醒之下,朱允熥审视着他,沉声道:“你为何要提醒本宫这一点呢?”
    那城守咽了口唾沫,显得有些紧张,然后说道:“身为一府之长,为人父母,臣心中所愿莫过于本地百姓能安居乐业,得遇善治。邓妃平素骄横跋扈,借秦王妃的身份欺压百姓,视之如畜,作为知府,对此实在难以容忍。以往因身居低位,无力改变现状。如今有了太孙殿下主持正义,那么恕臣直言,也希望这害群之马能够得到应有的惩罚。”
    朱允熥深深注视着这位知府,此人机敏而心存良善,始终以百姓福祉为念,不愿让邓妃这样的祸患继续存在下去。
    他并不妄求能令秦王朱樉陨落,但如果那位与恶犬狼狈为奸的邓妃因此丧命,倒也称得上是一件荡涤邪气之事。
    朱允熥凝视着那方知府道:“如此看来,你可有何良策应对?”
    那知府环顾四周,悄声对朱允熥建议:“想来今日菜市口斩首之举,恐需太孙殿下您亲赴牢狱,以防生变。若您亲自出面,则诸多事宜或可镇压稳住。”
    朱允熥轻轻颔首,随后言道:“本宫明白了,你继续推行解除地界禁锢之政令,至于这场行刑之事,便由本宫亲自监斩,今日邓妃定难逃一死。”
    朱允熥这份坚定的信心源自于他手中尚有一张未露面的仙法秘宝。即便此秘宝来历自他所知的历史,在这个世界是否曾现世尚不可知,但他深知,在这个世界中,除去自己之外,大多事物皆与其熟知的那个历史相吻合。
    即便面临赌博般的局面,他也握有极大的胜算。
    知府离去后,朱允熥携锦衣卫及赵青竹一同赶往那熙攘喧闹的菜市口。
    此时已至午时三刻,正是要对邓妃执行问斩之时。
    而在秦王府邸之内,朱樉仍在绞尽脑汁企图保全邓妃一命。
    尽管明知此次必将遭到朱元璋的严厉责罚,甚至邓妃也可能一同受到惩处。
    但只要能救下邓妃的性命,对他而言便是善举,只因他确实在心底深爱着邓妃。
    相较之下,他对正妃并未抱有多少宠爱之情。
    通晓古今历史的朱允熥知晓,在过往岁月中,邓妃曾因某些事迹触怒了朱元璋,终被赐以魂飞魄散之刑。
    于是此刻,朱允熥判邓妃魂飞魄散,背后有着充足的底气与自信,因其确信即便是朱元璋得知邓妃的种种劣迹,亦定会下令将其处决。
    更何况,朱元璋向来对朱允熥的裁断深具敬意,纵然朱元璋本人不愿处死邓妃,但他明白若朱允熥执意如此,朱元璋必定会予以默许支持。
    故此,在朱允熥心中,邓妃今日无论怎样,都必须伏诛。
    此时的西安府中心地带,那昔日被称为长安的繁华菜市口早已人头攒动。在唐代,这里曾作为大唐帝国的皇城,而今的西安府内设有东西两市,每逢有人问斩,皆会被押解至东市的菜市口。
    自唐以来,此俗未改,直至今日依然如此,因此东市菜市口聚满了前来围观的百姓,因今日即将被执行魂飞魄散之人,乃西安府这方诸侯秦王的偏妃邓妃。
    平素恣意妄为、鱼肉百姓、视人命如草芥的邓妃,早已激起民愤无数。
    曾有过无辜百姓遭其冤枉,欲前往京城禀报秦王夫妇,却被秦王与邓妃指派的人拦截下来,惨遭灭口,尸骨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