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番外:国士(阴)
作者:智者的土狗儿   家父汉武帝!最新章节     
    汉景帝中元元年,帝立皇子彻为太子。
    广川一地,
    邻齐鲁,靠燕赵,依三晋,
    此地儒、道治国之术蔚然成风,为中原学风最显处,
    不论持哪门诸子,尽可入此地立学论道,广川汇天下学子,逸才俊秀无数,
    诸生过地,都要去一人门下听学,
    天才公认的天才。
    故庄村
    衣着各异的读书人挤在一处院内,
    由于人太多,有人被挤出了院外,在村里树下四散坐着,满眼虔诚的望向帐内。
    董仲舒的学生,挤出小院,
    高呼道,
    “先生云:《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
    口口相传,
    院外的各地天才,都兴奋的张嘴默颂,
    “不枉此行啊!这一句便够了!”
    “然也,吾平日未通之事,一下想清楚不少!”
    “天人相与..说得太好了!”
    亲传学生擦了把额头上的细汗,再转身挤进小院,
    “借过,借过。”
    院内坐满的学生,肉贴肉挤在一起,终于是给让出了一条缝隙,顺着缝隙,传话那学生,钻到最前,闭口闻言,
    高台上挂着布幔,其中时隐时现一道飘逸身影,
    董夫子。
    正值而立之年的大儒生,手握简牍,沉吟了一会儿,
    又开口,
    “《诗》曰“夙夜匪解”,《书》云“茂哉茂哉”,以知自醒勉身。”
    院内一片骚动,那传话的学生,抹了把汗水,像是带着神圣使命一般,又挤出了院外,
    传出话后,院外尽是叹服声。
    听着耳边的赞叹声,董仲舒眼中不由闪出傲然,随后又重重叹息,颇有怀才不遇之感。
    自己为国士,一身学问却不能实用,到底是不尽意。
    小院传来阵阵齐颂声,让这个寻常的故庄村变得不再寻常,
    村里农民扛着锄头,从田地里走回,回家随便洗了把脸后,便自觉拎水为这些儒生解渴,
    “谢...谢谢...咕哝咕哝。”
    还是少年的司马迁,热得头晕目眩,接过一瓢水,喝得心肺透凉。
    “谢什么?你们这些年轻孩子爱读书是好事儿!大娘告诉你,要读书,来听董先生讲学准没错!”
    膀大腰圆的农妇大娘,满脸纯朴笑意,还带着几分骄傲,
    故庄村,出了董仲舒这么一位大儒,让村民也跟着沾光!
    “是...”司马迁重重点头,激动道,“董先生是大才!”
    “哈哈哈,大娘这还有个蒸饼,你也吃了!”
    “谢..谢谢大娘!”
    “好孩子,客气什么!”
    “大娘,我们也饿了!”
    “是啊,怎么就给他,不给我们?”
    “好偏心的大娘,哈哈哈!”
    除司马迁外,其他几个来自天南地北的少年后进,看着农妇大娘给司马迁开小灶,跟着一阵起哄,
    农妇大娘豪爽挥手,
    “都是董先生的学生,大娘能差了你们吗?等着,大娘回去给你们烙!管饱!”
    “好耶!”
    天彻底黑了下来,从院内传话的亲传学生,最后挤出小院,一副精疲力尽的样子,但眼中却闪着虔诚的光彩,
    “今天就到这了。”
    “多谢先生赐学!”
    众读书人汇成山呼海啸声,
    那学生笑道,
    “诸位论学还是要小些声音,别打扰到村民,在这谢过诸位了。”
    众人纷纷点头应下。
    哪怕是董仲舒上完课,这些来自各地的读书人也不会轻易散去,还要相互交流才算痛快,少则几个时辰,多则彻夜。
    正给学生分发蒸饼的农村大娘,
    大笑道,
    “不妨事!村里的娃子听着读书声,那睡觉才香呢!”
    村民们纷纷应道,
    “就是,就是。”
    “我家的瓜娃子,最近都开窍了。”
    “你们论你们的,谁要是睡不着,那还是不困,白天干活偷懒了!”
    “哈哈哈哈!”
    话虽如此,众读书人还是刻意压低声音,
    清凉的晚风,带起村里独有的乡土味,还和着几道蝉鸣,一副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象。
    景帝朝,便是如此。
    .........
    八年后,帝崩,太子彻立。
    举贤良方正入朝,
    年近不惑的董仲舒,相较于六年前,面容爬上了几道皱纹,但眼眸更是深邃。
    “董先生,这边请,陛下要先见您。”
    小太监包桑亲自引着,董仲舒傲然点头,在无数崇拜的目光中,被带进未央宫。
    “草民董仲舒参见陛下!”
    少年天子刘彻从龙椅上起身,好奇的望向董仲舒,又回过神,走下,亲自扶起董仲舒,
    清朗的声音响起,
    “先生快快请起!”
    董仲舒抬起头,看向这位少年天子,
    长相神俊非凡,举手投足间尽显龙威,但偏偏是让董仲舒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很讨厌。
    “先生不知,此贤良方正便是为先生而举!朕迫不及待,要听先生讲学!”
    天子亲扶,又是一顿拍马屁,让意图在朝堂上大显身手的董仲舒心中舒坦,
    抖开衣袖,挥手道,
    “不知陛下要问何事?”
    “便是问国事!”
    刘彻行学生礼。
    “无非三事。”
    “先生,哪三事!”
    “一曰罢黜百家,二曰大一统,三曰天人感应!”
    刘彻躬身再行礼,
    “请先生赐教!”
    董仲舒给刘彻讲了整整六个时辰,刘彻脸上激动的发红,董仲舒所绘出的未来规划,与刘彻的政治抱负一拍即合!
    “先生,”刘彻脸上又显出难色,“朕虽为天子,但朝内外诸事却不在我手。”
    董仲舒一挑眉,随意道,
    “可是太皇太后?”
    窦太后,窦漪房。
    闻言,刘彻被吓得一抖,他完全没有想到,董仲舒竟然敢这么大胆!在布满眼线的宫内直呼出皇祖母的大名!
    稍定心神,刘彻咬牙道,
    “然也。
    太皇太后行黄老之术,却与匈奴和亲,看似一片盛世,实则那胡人的刀就悬在我们颈边!
    朕欲行儒术,将大权握回来,再一扫胡人,还我大汉河清宴宴!”
    董仲舒略微诧异的看了少年天子一眼,
    没想到,这位陛下,竟有如此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