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解析介绍02:背锅的谢玉和靖王治河
作者:zotman   琅琊榜前传之筹谋十二年最新章节     
    本作正式开始的时间是928年的2月。
    在赤焰案案发后的这一年,谢玉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荣誉和地位,萧选将河北的军镇结合了起来,并由谢玉管理,谢玉获封枢密使兼庆历效节军节度使的职位,由在宁国侯的基础上添加了“护国柱石”的印章。
    此外还有一个人有这个印章:纪王爷。
    纪王爷在五王之乱的时候是萧选的铁杆支持者,他的驻地在关中以北的茫茫荒原那,首府在延安府,因此纪王爷得到了萧选的很多照顾,这也是纪王爷坚定支持萧选的原因。
    在这本书的后面的一个阶段,萧选犯了一个错误,他在三沟湾之战后由于恐惧萧景琰拉拢纪王爷,直接将纪王爷调往金陵,希望纪王爷能够重新带金陵方面的新纪城军,而西北纪城军的主将则变成了蔡光武和杨宗棠,这样一来纪王爷就失去了他辛辛苦苦带出来的百战精锐,因此他对萧选极度不满。但是纪王爷又是个装傻充愣的好手,所以他暗地里一直在支持萧景琰。
    梅长苏有首诗“遥映人间冰雪样,暗香幽浮曲临江。遍识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
    纪王爷因此大笑梅长苏不知朝廷凶险,便将诗改为
    “遥映人间冰雪样,临看枯木春风折。鞍马失意蒙烟尘,暗香幽浮曲临江。遍识天下英雄路,何须金镂庙堂高?仰觉香阶无人问,俯首江左有梅郎。”
    纪王爷看出了江左盟对朝廷的危害,因此他认为梅长苏是个失意之人,但是这种失意有点失去了理智。因为梅长苏根本不知道这个时代的天下实际上是节度使和士绅的天下,真要狠起来,其实钱仲天就能收拾梅长苏。
    谢玉在赤焰案后,既得到了荣誉,也成为了最大的背锅者,节度使的指桑骂槐全部指向他,凡是天下哪里出了水旱灾,哪里有人死了,什么锅都可以赖在谢玉身上,总之大梁这么惨就是谢玉造成的。
    不只是谢玉在背这个锅,夏江也在背这个锅,当初萧景禹裁撤悬镜司的时候,各地节度使是明确反对的。
    大家会疑问,裁了悬镜司,各道节度使可以贪更多钱,为什么要反对呢?
    实际上各道节度使也不缺那点钱,悬镜司的好处就是养马+情报二者不愁,所以裁了悬镜司一点意思也没有,反而还会影响节度使本身。
    为什么夏江也要背锅,他是御史中丞,他的关注点全部在萧景禹发起“裁悬镜司”要求后的种种行为,他的出发点就是太子殿下您裁了悬镜司我们就会失业。
    所以后来萧选下令要谢玉去杀林燮的时候,夏江顺便伪造了聂锋的信件,说是赤焰军要调兵造反。因此这些行为造成了各道节度使的强烈不满。
    大家的意见是这样的:林燮跟咱们一个身份,都是节度使,我们的不满是他私吞了朝廷该发给某个节度使(指丁羡威)的粮饷,要是他老这么干,以后谁吞朝廷的东西都是合理的了,要你朝廷干嘛?
    梁廷会定量给各地节度使物资,所以节度使对林燮的不满在于林燮私吞官粮不走流程。但是夏江却把问题全部关注在了悬镜司人员(包括他自己)的失业问题上,因此节度使认为夏江极度自私,包括已经在廊州岛建立江左盟的蔺晨。
    因此林殊的复仇对象就变成了谢玉和夏江,包括下达命令的梁帝,他对梁帝的恨就在于梁帝还下旨杀了他全家,连自己的妹妹晋阳公主都不放过。
    就此,筹谋十二年正式开始,不过这本书不是梅长苏的复仇,他是借时借势。
    开始蔺晨有两个手下,一个叫娄仁重,一个叫方玉城,俩人都在向蔺晨抱怨私盐问题,但是蔺晨表示双刹帮现在不好搞,因为他收入是我们的一百倍,是六十万贯,我们一年就六千贯,能干嘛呢?
    林殊醒来后,告诉蔺晨,说希望蔺晨能够帮他,他当江左盟宗主。
    蔺晨的条件是江左盟取代悬镜司,这实际上是妄想,但是林殊还是接受了,比较幸运的是,悬镜司的人员并没有在复仇成功后失业,因为他们的生计问题因为萧景琰的《京畿外官警戒述》给拯救了过来。
    萧景琰带着他的几千濮州兵来到了汴河,汴河的节点宿州和盱眙现在是张宗珲跟高子宜管。
    这俩人形同手足,因此贪起了朝廷的治河经费,这就导致了汴河生灵涂炭,各种恐怖景象层出不穷。
    萧景琰在《贫民疏》提过这些事情,因为本作不会用力过猛地去描述这些人的悲惨,所以这里简要提一下汴河的流民有以下几种行为:
    一:互相换掉自己的儿女,然后杀来吃掉。
    二:集体去刨树皮吃,没有就去吃土,然后死掉。
    三:子女要靠卖身才能换得一丁点的钱去葬自己的亲人。
    四:当“菜人”。
    有些还能劳动的流民选择去给宿州牙兵和盱眙军当治河劳工,但是是入不敷出,很快也得死。
    如果要评价这本书的“淮南节度使”剧情线,只能说张宗珲和高子宜俩人是屑中之屑,只有他们手底下的军师徐长喜是个比较正常的高层领导。
    萧景琰见张宗珲在抢流民少女,便去了衙门警告张宗珲,要张宗珲治河,并向张宗珲勒索了两万石的粮食,张宗珲确实给得起,因为他贪了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