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望都来的小白脸们
作者:漠小影   穿越之恶毒后妈逃荒记最新章节     
    “老爷,您说赵夫人这是何用意啊?”阿福一边搅拌着一碗冰镇蜜酿,一边问秦萧羽。
    秦萧雨眉眼淡漠,斜靠在椅子上,轻摇着扇子,说道:“赵嫂子倒是个有趣的人,只是恐怕望都那群废物并不能体会她的良苦用心,反而会搞砸。”
    在秦萧羽看来,望都那群人,从小锦衣玉食,不愁吃喝,根本无法体会百姓的苦难,要他们去粥棚表现自己一心为民,简直是适得其反,反而只会暴露他们的无用。
    正在此时,张管事匆匆忙忙地走进房间,向秦萧羽禀报说:“老爷,不好了!粥棚那里出事儿了,那些从望都来的人和咱们的工人打起来了!”
    秦萧羽只是轻描淡写地“嗯”了一声,仿佛对此早有预料一般,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说道:“由着他们去闹吧,明天自然就没事儿了。”
    话毕,他轻轻舀起一勺冰镇蜜酿,送入嘴中,慢慢品味着其中的甘甜,然后放下勺子,再次慵懒地靠回椅背。
    与此同时,粥棚那边的争吵声越来越大,吸引了周围不少人驻足围观。
    只听见一个粗犷的声音大声喊道:“你们这些望都城来的小白脸!”这句话如同导火索一般,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
    另一个声音立刻反驳道:“你说谁是小白脸?”语气中充满了愤怒和不满。
    紧接着,那个粗犷的声音再次响起:“就是说你呢!你们除了跑到这里来搜刮老百姓的血汗钱,还能干点啥正经事?”
    对方冷哼一声,回应道:“哼,休要胡言乱语,我们可是特地赶来帮忙的,你们不领情也就罢了,居然还如此出言不逊。难道我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被你们冤枉吗?”
    “听听你们这副腔调,简直就是被宠坏的富家子弟。告诉你们,真正帮助百姓渡过难关的是我们,而不是你们这些只会摆花架子的人。不信的话,你们大可去问问那些过来喝粥的难民们,看看到底有谁会感谢你们?”
    双方互不相让,争吵愈演愈烈。人群中开始出现骚动,有人试图劝解,但更多的人则是在一旁看热闹。整个场面变得混乱不堪,原本用来施粥救济灾民的地方,此刻却变成了一片喧闹的战场。
    张锋和县太爷赶到时,一群人正扭打成一团,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带着伤。
    \"住手!\" 他接连喊了三遍,声音响亮而威严,那些人才终于停下来。
    看到二人到来,原本混乱不堪的场面瞬间变得安静许多,特别是粥棚秦家的人,立刻变得规规矩矩。
    这时,一个名叫阿昌的秦府小工站出来说道:\"付大人,您看看这些人,哪有一点帮忙的样子?明明就是故意来捣乱的嘛!\" 他一脸愤怒地指责着对方。
    另一边有人反驳道:\"你可别信口胡诌!我们刚到这里,对一切都还不熟悉,他们就让陈大人去端那滚烫的粥桶。结果陈大人的手被烫伤了,一不小心把粥桶打翻了,可他们不但不关心,反而还出言辱骂我们!\"
    听到这话,大家才注意到满地都是洒落的稀粥,一片狼藉。
    县太爷见状,脸上立刻流露出心疼的神色,不禁叹息道:\"哎呀,真是太可惜了这些白花花的粮食啊!\"
    他的这番话,让在场的众人都为之动容,其中感受最深的当属张锋。尽管地上的粥看上去十分清淡,但对于那些饥饿的人们来说,却是救命稻草,可以救活不知多少人命呐!想到这里,张锋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和无奈。
    这一刻他才终于理解到了为何灵桥县的有钱人们宁可亲自搭粥棚,都不愿意捐粮食。
    张锋走到阿昌面前,说道:“这位小官,能否把你的手给本官看看。”
    阿昌警惕地后退了一步,但还是乖乖地伸出了手。
    那手让人触目惊心,只见上面布满了老茧,还有许多被烫伤和烧伤的痕迹。他不禁心头一震,转头对其他人说道:“各位看到了吧,这就是秦家的工人,他们不烫吗?那粥桶他们端得,我们就端不得?只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吃上一碗热粥,你们且来一日,就说受伤了,他们日日再此,若今日受伤一个,明日受伤一个,那这粥棚就拆了?”
    众人纷纷沉默不语,脸上露出愧疚的神色,陈大人默默地将手上那处红肿的皮肤遮住了,羞愧低下头。
    张锋接着说道:“我们不是来帮忙的,是秦府的人在帮我们,是灵桥县每一位百姓在帮朝廷。我们只是来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说完,他看向县太爷,两人对视一眼,县老爷此时也从心痛绝望中反应过来。
    “张大人这话言重了。”县老爷都发话了,秦府的人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只见阿昌丢了一个手套给陈大人,说:“这手套是最初我来粥棚时,我娘给我做的,但我嫌戴着不方便,就没用。如今且给你用吧。”
    陈大人闻言连忙接下,装在袖口中,但却不戴在手上,说道:“既是不方便,那我也不用了,各位工人朋友徒手搬得,那我也搬得了。只是这手套,就谢谢小哥,我留个念想。”
    县老爷见状,立即说道:“甚好甚好,如此各位便工作吧,马上就要开粥了。”
    众人纷纷忙碌起来,张锋又去了一趟难民所,这边的情况更差,虽然没有打架吧。
    但望都城里来得那几个人已经累得脱水了,都晕晕乎乎地坐在休息处,周遭的人冷嘲热讽道:“不愧是望都来得金贵人儿啊。”
    他们想辩解,却实在没有力气,张锋也是一脸愁容,正想冲上前去自己上手,却见一个小厮跑上前来,这人有些眼熟?思索片刻,想起来,这是赵宅的阿飞。
    “张大人,可算找到你了。”阿飞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气喘吁吁道。
    “阿飞,可是赵夫人找下官有何事?”见来人喘气均匀了一些,张锋才狐疑地问道。
    “张大人,我家夫人说,晚上在赵宅宴请望都来的贵客,是丞相的意思。”此话一出,周遭的人,都知道了赵宅原来就是丞相家的房子,听闻赵丞相是个神童,一岁作诗,两岁作赋,三岁博古通今,十分了得。
    原来那东街头上那家新搬来的赵宅,竟是赵丞相的家人,知道这件事后,众人皆是投来瞩目的眼光。
    张锋连连答应道:“赵夫人客气了,那下官就多谢丞相和赵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