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良久,莫纳握紧了手中的李大龙手稿,抬头沉声道:“这事我暂时做不了主,但是若是李大人真的决定了,在下可以尝试劝说全族人!”
李大龙闻言大喜,握着莫纳的手激动道:“还希望莫纳先生尽力,尽快!毕竟两族人民当下迫切的需要官员组织灾后重建,选官迫在眉睫!”
莫纳点了点头:“在下明白,三日内在下给李大人回复!”
李大龙点了点头,有莫纳这个前王室成员牵头,事情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了,因为自己开出的条件真的足够优厚。
他们有识之人应该能看出,只要政策顺利实施下去,汉人就不是来征服他们的,而是融入他们,组成一个大集体,成为新的民族。
而且由于流求人数量占优,而且李大龙明确规定了,以后凡是想走仕途的,都必须熟练掌握两族语言,因为李大龙说了,既然当了官,那便是所有人的官,而不是流求人只当流求人的官,所以必须熟悉两种语言。
长此以往,既不用担心文化失根,又可以借助汉人先进的农耕文明,和汉文化对流求进一步改造发展。
放下重担的李大龙回到府邸,之前沉重的情绪一扫而空,心情舒畅,就要找师父师伯喝酒。
沈南之见李大龙嘚瑟样,直接泼了一盆冷水:“你在这花天酒地的时候,迁入的十万民众还居无定所,风餐露宿呢!”
李大龙原本舒展的眉角再度褶皱在一起,叹了口气道:“师父啊,能做的我已经都做了,实在是没钱嘛,只能等选官完成,再找流求人出钱了。”
沈南之一扇子敲在李大龙脑袋上:“你都说了,汉夷一家亲,那么问题来了,夷人凭什么要帮汉人出钱造房子?要知道他们的房屋也破损严重,你既然尊重每一个人的公民权,凭什么要求一个人为另一个人买单?”
李大龙嘟囔道:“大家都是一家人了,都是兄弟了,一人有难八方来援不是很正常么?”
沈南之笑骂道:“五十年以后你这想法或许可行,但是现在是什么情况?你刚刚侵略了人家,他们能当你是兄弟么?”
李大龙嘿嘿一笑道:“师父真是厉害,总能想到我前面,既然师父都想到了,应该有办法了吧?”
沈南之摇了摇头,耐心解释道:“等选官结束后,你可以跟莫纳商量一下,以流求公国的名义,向居民发行国债。”
李大龙撇了撇嘴:“这不是变相的剥削么?”
沈南之将扇子敲在李大龙脑袋上解释:“以政府的名义,向民众借钱而已,并且分发凭证,一年或者两年后会按照年限偿还本金及其利息。简单来说,就是将瑾元商行那一套,搬到政府系统里,民众可以通过购买国债,存银理财。”
李大龙听明白了,一拍桌子:“师父,你这脑袋是咋长的?你要是去做生意肯定不比师娘差。”
沈南之摇了摇头,也不解释,只是想起元瑾,心中苦笑,这些东西还都是跟元瑾学来的,沈南之还记得,元瑾曾经问过自己,干什么最挣钱。
沈南之绞尽脑汁都没想出答案,包括偷抢都说了元瑾依然是摇头不对,最终只能认输,元瑾才笑道:最挣钱,来钱最快的当然是非法集资啦。
那一次,元瑾跟沈南之解释了集资的几种方式,包括非法的合法的,合法的自然是政府背书下的钱庄业务,国家出面发现的纸币业务,和国家出面向民众借钱的国债服务。沈南之还记得当时元瑾曾对纸币特别执着,若不是杨广死活不同意,一旦纸币由瑾元商行发行,瑾元商行的财富可以瞬间上升几个档次,若是成了,瑾元商行可以收集天下金银,到那时候,富可敌国都形容不了瑾元商行的富。
沈南之那时候还没想过这些,只要有元瑾在,有瑾元商行在,自己并不会真正缺银子,直到和李大龙来主持征服流求之后的建设,沈南之和李大龙真正当家了才知柴米油盐贵,知道开源节流的重要性。
沈南之虽然不太想主动去做些什么,但是每每看到李大龙为难的时候,沈南之还是认不出出谋划策,相帮一番,毕竟是自己正式收下的徒儿,都言师徒如父子,沈南之又怎么可能视李大龙的窘状如不见。
沈南之刚中断回忆,抬头一看李大龙早已没影。
这个李大龙,一旦决定了要做什么,雷厉风行,恨不得一下子做完!
与此同时,通济渠上的一搜客船上,一对儿师徒也踏上了下扬州的路途。
李淳风好奇道:“二师父,那日你都干嘛去了?”
赵慧一边修剪指甲一边随意道:“能干啥,不就是找你大师父聊聊天,顺便找你大师父的老师交换了些信息呗。”
正好赵慧修剪完左手,想修剪右手的时候总是不顺手,李淳风见状抢过剪刀:“二师父,我来。。。交换什么信息能交换一整夜?”
赵慧看着给自己认真修剪指甲还忍不住八卦的李淳风,笑骂道:“小孩子家家的,好奇心这么重啊!行吧,为师跟老王简单交换了些信息后在你大师父寝宫待了一宿。”
李淳风抬头嘿嘿笑道:“我就知道大师父和二师父关系不一般。”
赵慧想起那日的事,左手托腮得意道:“嗯,我俩是朋友!”
李淳风闻言手上一顿,差点剪到了赵慧的皮肉:“那二师父睡在哪里?”
赵慧想都没想直接回道:“当然是床上啊。”
李淳风又问:“那大师父呢?”
赵慧蹙眉不满道:“当然也是床上啊!”
李淳风最后确定道:“有两张床?”
赵慧摸了摸李淳风的脑袋:“没发烧啊,说什么胡话呢,皇帝寝宫里没事摆两张床干嘛?”
李淳风不再说话,专心剪指甲,心中却是自以为明白了大师父二师父之间的关系。
而自知什么都没有发生的赵慧,也没有想到七八岁的孩子想的那么多,也没有过多解释,就这样一个误会就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