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牵羊礼画面出,各界面感慨万千
作者:想要摸鱼的咸鱼   各朝代围观我刷的短视频最新章节     
    就算赵佶他才华出众,书画双绝,但是靖康之耻一事,他是必须要钉在耻辱架上的。
    也不知道大数据是不是知道了李然然心中所想,下一个视频推荐是
    【 带你走进北宋末年,看靖康之耻。】
    (画面中是上千名战俘,全部被押解着往前走来到一座太庙前,然后全部跪下。男女都被要求脱掉上衣,披上羊皮。就这样一路爬到了太庙面前行叩拜礼,再被驱赶着爬向大帐,对着中央的人磕头请罪……)
    【 要说到北宋末年啊,就不得不说靖康耻了。那么靖康耻有多屈辱呢,我们单看金国的献俘仪式—牵羊礼就能看出。
    王公大臣、嫔妃公主们被人像赶羊般披着羊皮、赤裸着身体不断驱赶磕头。跪在最前面的是宋朝的两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
    金太宗给了他们俩嘲讽性十足的封号:昏德公、重昏侯。】
    【 为什么会有靖康之耻?】
    【 是金太强,宋太弱而导致有的这一场屈辱吗?
    不是的。金才刚建国虽实力强悍但还没有达到完全可以灭亡北宋的能力,打到汴京城下是连金国自己都感到惊讶的,而攻破汴京灭亡北宋更是意料之外的事了。
    那是因为宋军太无能,朝臣昏聩,民心不向宋吗?
    也不是的。初期宋军与金军相比是有点弱,但宋军也并不全是无能之辈。朝中虽有六贼,但决策者往往是皇帝。民间虽时有起义但百姓大多还是向着大宋的。
    所以造成这一切悲剧和屈辱的谁?
    答案是宋朝皇帝。】
    【北宋皇帝都有哪儿些震惊人的操作? 】
    【 北宋在面对金军时的一系列操作总是使人目瞪口呆,那一系列愚蠢的操作让人忍不住想去扒开北宋皇帝的脑子看看,里面是有坑吗?
    众所周知北宋的世仇是辽国,南宋的世仇是金国。
    当女真崛起后建国,想要灭掉辽国以绝后患,但又担心势孤力薄时, 于是就有了宋金海上之盟,约定共同夹击辽国,事后宋将原给辽沈岁币转纳金国,同时燕云十六州归还北宋。
    此时的金国高估了宋军,而宋朝皇帝赵佶也高估了辽军。
    这时辽军早已腐朽被金军打得几近亡国,而宋军这边赶上了南方的方腊起义,给北宋产粮区江湖一带造成重大破坏,使其无力出兵。
    等金军攻破中京辽天祚帝逃亡后宋朝才醒过来,原来辽也不是看上去的那么强大…
    等宋朝平定了方腊起义就准备着攻辽取幽燕之地了。
    原以为被金军打得快要亡国的辽国竟然两次打败了宋军,宋军这下是彻底把自己的真实实力暴露在别人面前了。
    而金国对这一切默默记在心中,有了想试试灭宋的贪念,种子一旦种下是会发芽结果的。 】
    【金国开始惦记宋国了,但碍于两国盟约,只好相安无事了一阵。
    但是!赵佶带着他的骚操作开始了。
    辽国旧将张觉表示自己愿意献出平州,投降大宋。因顾忌着宋金的条约,双方不能接受对方的降将这一规定。所以汴京群臣向赵佶建议不要接受,但赵佶偏不,非要接受。
    赵佶这一接受就给了金国攻打宋朝的借口。
    金军发兵平州,要求宋朝交出降将张觉。
    赵佶想干什么?想息事宁人,于是下令将张觉砍了送给金军。
    就这样一个爱贪小便宜,没有大局观,对待臣子出尔反尔,懦弱无比的人竟然是宋朝的皇帝?
    赵佶的这操作让所有在宋朝境内的辽国降将和士兵感到了不安和危险。
    于是当宣和七年金军再度南下时,负责驻守燕京的辽国降将郭药师投降了,并当了带路党。
    于是有了第一次的汴京围城战。
    但金西路军被困在太原,导致东路军孤军深入,战力拉长,不利于作战。
    而宋军各地的勤王部队也正在向汴京而来,朝中也有主战派的李纲在指挥作战,汴京城高墙厚不易攻取,城内居民也愿共同御敌,军民一心何愁金军不退?
    但赵佶表示:“朕忧心哇,日日提心吊胆睡不好觉!”看向太子赵桓,“皇儿,你是能干的,来,提前上位,从今儿起你就是皇上了!”
    太子赵桓用全身力气表示拒绝,可惜没用!
    就这样做了太上皇的赵佶马上带着宫妃南逃。
    说实话啊,这个时候但凡是个正常的皇帝看到爹跑路了,他都会亲自登台鼓舞民众振奋军心,励精图治。
    但是很可惜,赵桓不是正常人,他的年号是靖康。
    …… 】
    < 宋朝永远在用“驱狼吞虎”这一招,可惜每次用了最后都被揍灭国了… >
    <赵佶还是有点野心的,他会想:朕拿下了太祖太宗都无法收回的燕云十六州欸,朕是比他们还厉害的皇帝! >
    < 宋军要是靠自己本事拿的,金军也不敢那么快就南侵,还不是因为被辽国揍了去求金军帮忙,最后还是从金军手中赎回来的。>
    < 宋徽宗赵佶人送外号:大聪明>
    <张觉之事就像战国时期的“上党”一样,就算赵国不接受上党,秦赵也会有一战,也会有另一个“长平”。关键是看你怎么去操作它,害,摊上宋徽宗这一个皇帝…>
    <不,应该是连续摊上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这三真的是宋朝的福气了[无奈]>
    < 赵桓:不,我真的不想当皇帝啊[大哭]>
    < 唉,人赵佶琴棋书画蹴鞠等样样精通,你让他去做皇帝能行吗?不行,没这个能力知道吗。 >
    <如果穿越过去,一定先把徽钦二宗给揍死再说。>
    < 金军:宋国就像是一座摇摇欲坠的房子,只需踹上一脚,就会轰然倒塌。[吃瓜]>
    < 宋国:没想到吧,我真的没装。[笑哭]>
    ……
    正看得起劲欸,手机没电了,李然然只好去拿充电器。
    光幕那边也是看得正愤怒呢,就没了?!
    宋徽宗前的各界还在思考所以靖康耻怎么发生的?这赵佶的骚操作还有多少?他儿子应该不比他爹差吧?身为汉皇给异族行牵羊礼真是脸都不要了!
    刚打完匈奴班师回朝的霍去病向舅舅卫青吐槽:“宋可真是怂,皇帝一怂,底下的人哪儿还有什么心气儿。”
    卫青赞同,并抬手搭在霍去病肩上:“我们很幸运遇到了陛下。”
    司马炎发现自己好像终于找到了个可以骂的朝代,“做皇帝可不是写字作画,哼,这样的人也配?”
    其他大臣皆附和:“陛下说的对,宋朝皇帝除了太祖可不是都不行嘛。”
    这话说得司马炎脸上立马一黑,心中暗骂,朕这晋不也是除了开头后面都乱成一团!
    杨勇在讨叛军路上不忘和其他将领分享自己的感悟:“这个赵桓忒没胆量了,孤若是他定会团结所有,厉马秣兵!”
    庞晃等大将也不管太子杨勇是在吹嘘还是什么,全都用这才是我大隋太子的眼光看着杨勇。
    杨勇对此表示很受用,很飘飘然。
    李世民对于宋朝的态度就像对待李隆基一样,别提这些憋屈事,听不得。
    贞观朝臣表示:异族?还行啊,有的是不怎么好打,但总的来说还是好打的呀。
    李隆基是觉得光幕终于不再提自己了,保持住,多说宋朝、明朝和清朝的事!不要再说安史之乱和朕的事了!
    赵匡胤?
    嗯…
    在见到开头的牵羊礼画面时,已经被气吐血了。
    赵光美也被气晕了过去。
    唯有赵德昭年纪轻轻,担负起照顾一家的重任。
    还没等赵匡胤准备去发泄心中郁气,短暂关闭的光幕再次接着播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