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那些起义名句①
作者:想要摸鱼的咸鱼   各朝代围观我刷的短视频最新章节     
    又是一个无聊的夜晚,再次刷新13站视频。
    虽然标题一看就知道是在说哪儿些,但还是点开这个剪辑视频看了起来
    【那些着名起义的口号】
    (背景音乐是时下混剪御用bgm)
    【秦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背景:秦朝末年,二世皇帝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肆意征调百姓服役。
    意义: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义,喊出了那句非常具有反抗精神的话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说出了广大民众对于强权压迫的不满,对自由的追求是值得肯定的,这句话如今已深刻印在我们的骨中。
    但是,很可惜。农民起义军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纲领和思路是注定失败的。
    结局:被秦将章邯镇压。】
    <这句话真的是千古第一音>
    <赞同,最强音!这句话真的打破了先秦以来所谓的血统论。没有什么天生贵种,谁都可以是王侯将相。>
    <的确,以前学这篇课文时印象最深的也是这句话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吃瓜]>
    <陈胜、吴广起义后还是做了大王,就像后面那些普通人做了皇帝后也拼命安一些什么奇特异性,以此证明自己是天命之子[狗头]>
    <后续意义还是挺大的,短短一句话道尽了所有底层人的心声>
    ...
    “陈胜、吴广带来咸阳。”
    始皇帝对于这俩人还是挺感兴趣的,能说出这样话的人是有些才干的。
    大秦不缺人才,以后光幕的剧透会更多,那些反秦的人杀是杀不完的,就像光幕所言,未来连关中老秦人都反秦,难道要都杀了吗?
    虽然反的是大秦,但那是未来事,现在有何人敢造反?朕绝不会使大秦二世而亡!
    那些不论是反秦的还是什么汉初的,全留下来好好为大秦做贡献吧。
    ...
    “狂妄!”也有些人认为陈胜、吴广就是胡说八道,扰乱人心,必将致使社稷不稳。
    陈胜、吴广本来在看光幕偷懒的,突如其来的被剧透了未来,还是关于造反的。这让他们感到极为不妙。
    本在一旁的士卒围过来看着他们俩,“陈胜?吴广?”
    “绑了交到上头去。”
    沛县
    “好汉!”还是刘季的刘邦听着光幕播放出来的话拍掌叫好,不愧是反秦的人啊。
    来到沛县寻找刘邦的人找了许久都未发现沛县有叫刘邦的,大秦精锐卫兵们互相嘀咕着这刘邦该不会是改名后的吧。
    正说着就听到泗水亭亭长刘季在为反秦人叫好,几人互看一眼,此人语出惊人,似有大志,就他了,先绑回去交差再说。
    刘季看着突然出现在眼前的几人,收敛起痞气,低眉道:“几位有事?”
    “刘季是吧,你可愿去咸阳?”
    “啊?”
    几人不管刘季是否愿意,直接上手绑回咸阳。
    ————
    【东汉末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背景: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瘟疫横行,土地兼并严峻,时局动荡。
    意义:汉灵帝光和七年,张角黄巾起义,是第一次的宗教起义运动。
    这句话打破了压在人民身上的枷锁,在面对压迫和暴政时勇于反抗。给后世统治者警醒,底层人民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为平息叛乱,东汉朝廷付出极重代价,此次起义震撼了东汉的根基,再无力掌控地方,开启了三国乱世篇章。
    结局:被镇压。】
    <“苍天已死!”从宗教上否定了贵族统治的正当性>
    <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学说把皇权和天联系起来,增强了皇权的合法性,张角这句话直接撕碎它>
    <贫道张角,请大汉赴死!>
    <虽然有说张角是豪强地主推上去的代言人,但我还是觉得张角是伟大的,是他给了当时那些人希望和信仰,说到底还是统治阶级太腐败了>
    <只见张角振臂一呼,大汉一十三州响应八州>
    ……
    刘彻脸色极为难看,这张角的话简直就是在打自己的脸。
    请大汉赴死!
    这句话一出,所以汉朝皇帝大怒,这人好生狂妄自大。
    道教?以传教的名义招揽教众然后教唆起义,也就愚弄百姓罢了。
    东汉末年土地兼并严重,这让刘秀想起之前光幕所言的“度田”失败。
    果真如此。
    “朕是灵帝?”刘宏面色阴沉看着光幕,灵字可不是好谥号。
    “来人,捉拿妖道张角!”
    光幕描述的东汉末年,让刘宏慢慢将其与现在联系起来。
    “砰。”刘宏直接将殿内的桌子掀翻,响应者有八州之多,大汉如此腐朽了吗。
    相比于刘宏对于统治权受到威胁的忌惮,汉灵帝时期的百姓对于瘟疫更感到害怕,若是年年瘟疫岂能活下来。
    ...
    “妖道!”
    “动摇我大汉统治!”
    曹操义愤填膺,对张角用歪门邪术来控制百姓的方式十分不喜。
    “哼,你个乱臣贼子有什么脸去说他。”袁术在嘲笑曹操现在看着一副忠心大汉的样子实际上未来造反!
    张超等人打圆场“陛下未怪罪已是万幸了,这些话可别再说了。”
    ...
    钜鹿
    还没有开始行走乡间传授符水治病的张角十分确定光幕所说的人定是自己,刚想收拾东西离开此地便被当地郡守抓住要押送洛阳。
    【唐末:“天补均补”
    背景:唐朝末年,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政局黑暗腐败,大灾频繁,民不聊生。
    意义:黄巢起义,率众几十万,波及各地,持续十几年,沉重地打击了唐王朝的统治。
    起义军以“冲天”的革命思想,第一次提出“均平”的口号。这也标志着农民起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给后世的农民斗争以重大的影响。
    结局:称帝长安,起义败亡,唐朝走向末路。】
    <“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朝的科举不就是“豪门贵族”的内部科举吗,来自落榜生的狂怒。>
    <黄巢不管怎么说他是真的做到了,“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把几百年的世家大族碾死,后世也没有谁家说自己是世家。>
    <黄巢的这句口号才是道出了百姓们的根本需求,每个王朝末年的土地兼并都很严重,百姓活不下去能有什么办法>
    <所以黄巢杀世家这点根本不是黑点。>
    <“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
    最先破防的不是唐朝各代皇帝而是世家大族们。
    “碾死…”光幕用词太狠了。
    李世民看见【豪门贵族的内部科举 】陷入沉思,老百姓因为活不下去而造反,寒门子弟因为被世家把持住了上升渠道而郁郁不得志。
    土地兼并,世家门阀,这样的大唐和前朝有何区别,贞观之治受益人又真的是百姓吗。
    不论是最初接受到的“无君论”还是“人民至上论”带给李世民的变化已不再是简单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是盛世是在世家大族下的盛世还是百姓称赞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