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从江苏扬中走出来的中科院院士、着名的物理化学家包信和
作者:钩藤草   院士之路最新章节     
    院士出生地
    包信和院士,1959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县。
    扬中地处江苏省中部,是长江下游的一个重要城市,它由太平洲、中心沙、西沙岛、雷公岛四个江岛组成。
    扬中历史悠久,早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当时仅有几个小沙洲露出水面。
    到了宋代,这些沙洲被称为小沙,明代则改称新洲。
    清末民初,随着轮船沙的涨出,扬中陆地的雏形逐渐形成,并统称为太平洲。
    1914年,为了避免与安徽省的太平县重名,改名为扬中县,1994年撤县设市,成为扬中市,由镇江市代管。
    总之,扬中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生态优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城市。
    院士出生地
    包信和院士的出生地江苏扬中,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包信和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本地人,家庭氛围浓厚,注重教育。
    他在扬中接受了基础教育,高中时就读于同德中学(现刘芳中学),高中毕业后,他曾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这段经历增强了他的坚韧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之后,他被分配到扬中县兽药厂工作,这段工业实践为他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由此可见,包信和院士的出生地江苏扬中,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院士求学之路
    1978年,包信和考入复旦大学化学系本科,1982年7月毕业并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82年9月,包信和考入复旦大学化学系硕博连读研究生,1987年毕业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求学之路解码
    包信和院士的求学之路,无疑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成长的历程。
    从他早年在复旦大学化学系的本科学习,到后来的硕博连读,每一步都为他日后的科研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这段求学经历究竟对他成为院士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首先,扎实的学术基础是包信和院士成功的关键。
    在复旦大学化学系的学习过程中,他不仅掌握了丰富的化学知识,还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实验技能。
    这些知识和技能在他后续的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他能够深入探索化学领域的奥秘,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其次,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导师的指导也对包信和院士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复旦大学化学系这个优秀的学术环境中,他接触到了许多优秀的学者和前沿的科研成果,这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学术热情和创新精神。
    同时,他的导师们也在学术上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和支持,使他能够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
    此外,包信和院士本人的努力和坚持也是他成为院士的重要因素。
    在求学过程中,他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不断追求进步和完善自己。
    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不懈的努力精神,使他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最终获得了院士这一荣誉称号。
    由此可见,包信和院士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扎实的学术基础、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导师的指导以及他本人的努力和坚持,共同铸就了他辉煌的科研生涯。
    院士从业之路
    1987年博士毕业后,包信和在复旦大学化学系任教(讲师)。
    1989年,包信和获德国洪堡基金和马普基金资助,在德国马普协会fritz-haber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
    1995年回国后,包信和担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1997年,包信和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副所长、所长。
    2003年-2015年,包信和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
    2009年3月-2014年5月,包信和担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
    2015年7月-2017年6月,包信和担任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
    2017年6月至今,包信和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从业之路解码
    包信和院士的从业之路是一条由学术探索、教育管理和国际交流等多个阶段构成的丰富多彩的旅程。
    包信和院士在复旦大学化学系完成了本科和硕博连读,并在1987年留校任教。
    这一阶段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并培养了他对化学研究的热爱和承诺。
    1989年,他获得德国洪堡基金和马普基金资助,在德国马普协会fritz-haber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
    这段经历不仅拓宽了他的学术视野,也增强了他的国际合作能力,为后续的国际科研合作奠定了基础。
    1995年,包信和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这对他的研究方向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并为他在表面化学和催化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资金支持。
    包信和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担任研究员、所长等职务。
    这一阶段,他不仅在催化化学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
    分别在2009年至201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和自2017年起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在这些职位上,包信和展现了卓越的管理能力和教育理念,推动了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发展。
    包信和在国际上与多位科学家有广泛的合作,特别是在催化化学领域。
    这些合作不仅提升了他的国际声誉,也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技术。
    他注重科研骨干的培养,定期组织讨论,为年轻导师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这种对人才培养的重视,为中国科学界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总的来说,包信和院士的从业之路,为他后来成为院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最终使他在科学研究和教育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院士科研之路
    包信和院士是我国着名的物理化学家,主要从事能源高效转化相关的表面科学和催化化学基础研究工作。
    包信和院士的研究成果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包信和院士率先提出了“纳米限域催化”的新概念,这一理论体系阐述了在纳米限域条件下催化剂活性中心的结构、电子特性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关联机制和作用规律。
    这种纳米级别的催化剂活性研究,为精确控制催化反应提供了可能,从而显着提高了催化效率。
    针对甲烷转化的难题,包信和院士带领团队开发了晶格限域的单铁催化剂,实现了甲烷无氧转化直接制烯烃和高值化学品。
    这一成果突破了近百年来的瓶颈,为天然气的高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同时也对解决能源危机和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包信和院士还首创了氧化物和分子筛纳米复合催化剂及催化过程(ox-zeo),成功实现煤基合成气一步转化直接制低碳烯烃。
    从原理上创立了一条低耗水的煤转化新途径,这对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如中国来说,不仅提升了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还减少了传统煤化工过程中的水资源消耗。
    值得一提的是,包信和院士的团队发现次表层氧对金属银催化选择氧化的增强效应,揭示了次表层结构对表面催化的调变规律,制备出具有独特低温活性和选择性的纳米催化剂。
    这解决了重整氢气中微量co造成燃料电池电极中毒失活的难题,为氢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催化技术支撑。
    总的来说,包信和院士的研究不仅推动了催化科学的前进,还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成果体现了他及其团队在能源转化和纳米催化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创新能力,未来也将继续引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科研之路解码
    包信和院士的科研之路,对其后来成为院士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包信和院士提出的“纳米限域催化”概念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一理论不仅丰富了催化科学的基本理论,还为催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他的研究团队在纳米催化、甲烷活化、合成气催化转化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这些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包信和院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能源高效转化相关的表面科学和催化化学基础研究,这些领域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他在新型催化剂研制和开发工作中的突破,如创制晶格限域的单中心铁催化剂,为实现碳基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包信和院士的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如煤基合成气一步转化直接制低碳烯烃的研究成果,为化学反应提供了更为高效和环保的新路径。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上得到认可,还具备较强的产业化潜力,这对于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包信和院士非常重视科研团队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他的实验室培养了大量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为催化领域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他的研究团队在国内外催化领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团队成员在多个重要项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包信和院士在国际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合作关系,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科研机构有着深入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通过国际合作,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推广,进一步提升了他个人的学术影响力。
    由此可见,包信和院士的科研之路,对其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的科研成就不仅体现在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上,还包括他对科研团队建设、学术交流与合作以及社会职务的贡献。
    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他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荣誉。
    后记
    包信和院士的出生地、求学之路、从业之路和科研之路,对其后来成为院士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包信和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一个在经济和文化上相对发达的地方。
    这为他的成长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富有教育资源的环境。
    尽管具体的家庭背景资料较少,但可以推测他的家庭重视教育,这为他后来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包信和院士在复旦大学完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全部学业,获得了理学学士学位和理学博士学位。
    复旦大学作为中国顶尖学府,提供了良好的学术平台和丰富的研究资源。
    他在复旦大学化学系进行了硕博连读,期间积累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
    这种连贯的学习经历有助于他在学术上的深入钻研。
    博士毕业后,包信和留在复旦大学化学系任教,开始了他的教学和研究生涯。这为他积累教学经验和学术造诣提供了初始平台。
    1989年,他前往德国进行合作研究,获得洪堡基金和马普基金资助,在德国马普协会fritz-haber研究所工作。
    这段经历极大地拓宽了他的国际视野和学术网络。
    自1995年起,包信和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并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如所长助理、副所长和所长。
    这些职位不仅锻炼了他的科研管理能力,也为其后续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包信和主要从事能源高效转化相关的表面科学和催化化学基础研究。
    这一领域具有重要的国家战略意义和实际应用前景,高度契合国家重大需求。
    他在纳米催化、甲烷活化、合成气催化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特别是他提出的“纳米限域催化”概念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丰富了催化科学的基本理论。
    包信和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如煤基合成气一步转化直接制低碳烯烃的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包信和在多个学术组织和刊物担任重要职务,如中国化学会常务副理事长、《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主编等。这些职位提升了他在学术界的声望和影响力。
    他还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例如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通过参与社会职务,他的科研成果和社会影响力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总的来说,包信和院士的出生地、求学之路、从业之路和科研之路,对其成为院士产生了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他的成功不仅归功于个人的勤奋和才华,还得益于良好的教育环境、广阔的国际视野、战略性的科研方向选择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这为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温馨提示:下一位院士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