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人家夫妻俩的事,她劝什么劝
作者:五毛硬币   渣姐抢我老公?我摆烂嫁窝囊姐夫最新章节     
    谢常青能挣钱、温绾是作家的事,张兰娘家人肯定也知道了。
    张兰那个妈,前世温绾见过两次,从面相上看是个精于算计的,而且还不是张兰那种没脑子的算计。
    让谢常青和她陪着过去,无非是想提点条件。
    在张兰妈看来,就算谢常山窝囊没本事,但到底是大哥。
    都说长兄如父,大哥没本事不能让媳妇儿子过上好日子,当兄弟的有能力不帮一把说不过去。
    何况她和谢常青连小叔子小姑子都能带着一起过了,也就不多大哥这一家了。
    到时候张家人把要求这么一提,答应了就让张兰跟着回家,不答应就让谢常山一个人灰溜溜的回家。
    想来谢常青应该不会忍心看着他亲大哥好好的一个家就这么散了。
    只是没想到这事还没轮到温绾和谢常青表态,谢常山就先表态说不去。
    谢虎冯玉英打也好骂也好劝也好,软的硬的甚至装病十八般武艺全用遍了,谢常山就是咬死了不去。
    气的冯玉英还真病了一场,于是做饭洗衣服的活,暂时由谢常山接手。
    温绾进去的时候,谢虎正在数落喂猪的谢常山。
    看到温绾,谢虎头更疼了,干脆眼不见为净的掉头进了屋。
    冯玉英头疼归头疼,但还是看不惯儿子干家务活的样子,明明有媳妇,却非要犯倔。
    想到谢常山是听了温绾那些离经叛道的话后,才开始犯倔的,哪怕只有一丁点希望,冯玉英觉得都有必要试一下。
    万一谢常山愿意听温绾的呢!
    在把张兰这个免费劳动力弄回来的事上,她老婆婆的面子可以先放一边,暂时单方面跟温绾和解。
    “老二媳妇,快劝劝你大哥,你大嫂回娘家都半个多月了,就是不愿意去接她回来。
    我现在是说什么他驳我什么,反正就是跟我对着来,真是快气死我了。”
    温绾皱了皱眉没说什么,人家夫妻俩的事,她劝什么劝。
    而且冯玉英都一把年纪了,还想着儿子什么事都能听她的。
    什么都听别人安排,窝囊了小半辈子的谢常山,在意识到自己不能这么窝囊下去后,自然会咬死了不能再听别人的。
    而在冯玉英看来,他像是迟来的叛逆期,别人说什么他都提反对意见。
    可在温绾看来,他是在用这种极端的办法矫正自己,就像是本来是往左偏,现在只有往右偏才能抵消掉之前的。
    只有矫正的足够往反方向偏,才不至于让自己走回凡事听别人安排的老路。
    这是谢常山给自己加油打气的一种策略,温绾没必要劝。
    更何况,劝他对自己不仅没有好处,还会给自己惹麻烦。
    万一谢常山愿意去接张兰,那她跟谢常青要不要跟着去?
    不跟着去,那可就得罪了一圈人。
    好吧!
    她承认不是怕得罪人,就单纯的不想张兰那个烦人精回来。
    跟着去那就更不可能了。
    她凭什么给张兰送人头,伸着脖子让张兰想砍哪砍哪。
    舍身让别人占便宜,这事跟她的价值观相当不匹配。
    温绾没提别的,只把跟谢常林处理棉纱织帽子围巾去镇上卖的事说了。
    “活挺多,常林一个人干不过来,能不能请大哥过去帮忙。
    不让大哥白帮忙,既然是生意,那我们就亲兄弟明算账。
    两个选择,第一,按天算工钱,无论盈亏,工钱一分不少。
    第二,给大哥算股份,盈利了我们按股份分钱。
    你……”
    谢常山不甚在意的举手打断她接下来的话,“我明白,不用说这些,反正现在农闲。
    我等下就去跟常林一起干,先不提钱的事儿,等你们真挣了钱,按工钱结给我就行了。”
    就知道谢常山为人挺厚道,温绾觉得不能让厚道的人吃亏,“那就按股份算,等挣了钱再按股份算。”
    看谢常山的表情温绾就知道他不太能理解‘股份’是什么意思,温绾也没多做解释,反正不会让他吃亏就是了。
    兄弟两处理棉纱的空档,温绾也没闲着。
    前世女儿三岁的时候,生意上遇到了点事,经济上很是困难。
    三四岁的小女孩都爱美,买不起橱窗里带钻带水晶带珍珠的精美发夹发圈,又看不上地堆上劣质的东西。
    温绾只好学着用毛线织出各种可爱的动物,给女儿当发卡发圈。
    小兔子、小熊、小老虎、蜜蜂……
    外形可爱配色鲜艳好看,女儿一天一样的换着戴,把一起上托儿所的小女生羡慕坏了。
    她现在都还记得女儿当时骄傲又得意的样子。
    却没想到,长大后,即便给的再多,也还是满足不了她。
    温绾回忆着做了几款动物造型,到时候做成别针,可以别在帽子围巾上,也可以取下来别在衣服上,甚至可以当发夹带在头上。
    总之,应该没有女生能抵抗的了这些。
    光有这些不行,帽子的造型也得好看,温绾又顺手织了两种造型的帽子。
    一种偏气质,一种偏可爱。
    男生一般更注重品质,温绾决定在男款帽子上绣个红色小爱心的刺绣,总之就是看起来更像是从进口商店买的那种价格昂贵的。
    她没闲着,自然也不会让谢常山谢常林闲着。
    样品做出来后,温绾先教他俩,再由他俩教其他人。
    谢常山和谢常林的脸比昨晚的馊饭还难看,“二嫂,不是说我负责到镇上卖吗?
    我看就没必要学了吧!”
    “是啊!”谢常山也道:“粗活累活我可以,这精细活,我……实在是,手不听使唤啊!”
    “既然决定做这个,你俩身为股东,肯定要清楚其中所有的环节,只有足够了解你的产品,今后产品遇到问题或者要跟随市场做出调整时,你才能知道怎么办。”
    见两人并不能接受这个说法,温绾微微叹了口气,换了个实际的道:“你们需要教会其他人,自己不会怎么教?
    二来,你们除了要找人过来织,还要管产品质量,到时候有人织的不行,你指出来。
    她将你军说,你织个行的我看看,你们到时候要怎么应对?”
    这可是温绾上辈子用血泪换来的教训,有些工人就是这样,按着自己的意来,做的不行还说你只要说不会干。
    总结来说就是,身为老板,这些事你可以不做,但不能完全不会。
    招工的事,温绾也甩手掌柜的交给了兄弟俩。
    这些费心神的活,她这辈子是一点也不想再干,不光是这些,但凡是具体的活她都不会再,只干些出出主意、动动嘴皮子具有指导性的活。
    把样品做出来已经是她的底线了。
    谢常林得知温绾要将招工的事交给他,当场就愣住了,先是跃跃欲试然后又手足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