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办户口迁移,震惊乡亲,没想到遭到户籍警的不正之风
作者:谭红夫   官场风云,从省政府开局最新章节     
    在这个以国家粮为尊的年代,那人们听说谁把户口迁进了城里,可就是天大的喜事。就表明人家从农村人变成了城里人,要比农村人高人一等了,也比农村人舒服了。
    大家一听谭文是回来迁户口的,当即比谭文回来建房子还高兴,这就表示谭文正儿八经的成了城里人了,是城里户口了。
    也让他们谭家屋场多了一个吃城里户口的子孙。
    谭家屋场五十多户人家,两百多族人,还只有两个成了吃国家粮的人。他们一个在矿山,一个是在部队,还不是去了省城这样的大都市。
    大家纷纷高兴的叫喊起来:“谭文,你回来迁户口啊。”
    “这下好了,你是转正了,成了真正的城里人了,以后就是吃国家粮了。”
    他父母和弟弟当即激动得满脸通红,感觉家里终于出了一个正式吃国家粮的人了。
    谭文嘿嘿的笑着,不好去回答这个问题。
    对于户口来说,谭文知道,现在改革开放了,没有以前重要了。
    特别是以后,国家渐渐的放开了户籍,让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各有优势了,他就不在乎这些。
    只是,他现在作为政府的干部,为了工作的需要,必须要把户口转换为城镇户口。
    这时,他不想把自己调到省政府办公厅去工作的事告诉大家,是想到前世,有的乡亲和村镇干部发生过矛盾的,有的乡亲想给自己读大学毕业的子女安排工作,以为他是干记者的,很牛逼,都跑去找他帮忙。
    让他非常的为难。
    这要是知道他到省政府办公厅去工作了,那就会有更多的乡亲跑去找他帮忙。
    他不帮忙,人家会认为他当官了,不认乡亲了。要是帮忙,已经经历过一生风风雨雨的谭文,很清楚那忙不是好帮的。不是得罪了别人,就是欠下了一份人情。
    可乡亲不但不会还他的人情,甚至有的人在自己走人低谷的一段时间,还笑话他,见他回去了,连招呼都不打的。
    他就只能隐藏自己的真实情况。以后只会为那些有情有义的乡亲帮忙,不会对所有的乡亲都帮忙。
    接着,一些邻居高兴的半开玩笑半当真的叫着:“谭文,你这把户口解决了,你要办喜酒,请客啊。”
    “刚好今天赶集呢,好买菜。”
    谭文的父母高兴的笑着:“办酒,这肯定办酒请客。那等下我们就去办场啊。”
    谭文想到,自己现在是调进省政府办公厅工作了,不是一般的干部。他得注意形象,可以请客喝酒,不能 大操大办。
    马上笑着:“中午请大家喝酒啊,就不正式办酒席了。”
    邻居们纷纷的笑着:“这么大的喜事,肯定要办酒。”
    “许家新屋的许令生的儿子许凯,把户口迁到钢铁厂去了,就热热闹闹的办了一场酒呢。你调到省里的报社去了,那更加要办酒了。”
    “是的,谭文,你这比他有面子呢,也是我们谭家的面子呢,肯定要大办一场。”
    谭文就笑着:“我的身份不同,单位规定不能大操大办,怕影响不好。不像他们是企业单位,不会管这些。”
    大家听了,还都是通情达理的,感觉到谭文是当记者的,身份比许凯的高呢,又是在省里工作,那是管的严的,就纷纷笑着:“那我们喜酒还是要喝一下啊。”
    “就办几桌,我们谭家屋场的喝一顿。”
    谭文点了点头:“不做正式酒席办啊,明天中午啊,就买一些菜,请你们喝几杯。”
    然后,吃了早餐,谭文的父母和弟弟,都要陪着谭文去办户口迁移。
    不少些邻居也激动的跟着谭文,去看他迁移户口。
    这对于农村人来说,就是一件大的喜事,
    谭文想要父母他们在家里等,他父母根本不答应。
    汪霞劝着谭文,让父母跟着。
    他只好就让父母他们一起跟着。
    大家上了屋场后面的晒谷坪,马上看到了一辆高级的公安牌照的豪车,马上都明白是谭文的。
    当即都激动的纷纷叫着:“谭文,这是你开回来的车啊。”
    “你怎么开了公安的车回来了啊?”
    “谭文是记者,他要从公安局借车,人家不可能不答应啊。”
    谭文只是笑着,不回答,怕汪霞不注意拆穿了,他都暗示汪霞,别乱说。
    汪霞比谭文大了七岁,工作了八九年了,不是愣头青了,可是知道那人情世故。她见谭文没有显摆的把真实情况说出来,就明白是怕乡亲都去找他帮忙。
    她自然就为谭文保密。
    谭文是准备开车去派出所,现在见一些邻居都跟着,他就不好自己坐车,让邻居走路。
    就走路去镇派出所办事。
    他父母很想坐一下这豪车,就要他开车过去。
    谭文马上笑着:“人多,不好坐。”
    谭文的父母就不勉强了,只好高兴的走路去派出所。
    此时,马路上有不少村民纷纷来赶集,有的走路,有的坐着农用车,路上非常热闹。
    这时,谭文的一些族人,炫耀的把谭文回来迁户口的消息传了出去,整个村的乡亲都在议论着,说谭文家的祖坟冒青烟了,让谭文走这么好的运。
    路上遇到了一些乡亲,都笑着打招呼,高兴的向谭文和他父母祝贺。
    对男乡亲,谭文马上掏出烟发给他们抽。对女乡亲,就笑着打招呼。
    说说笑笑,走了七八分钟,赶到了镇政府机关大院前,谭文就看到街口挤满了赶集的乡亲。在机关大院傍边的电影院前,停着一辆客车和几辆卡车在上客,装货。
    谭文他们就走进了镇政府机关大院。
    派出所设在镇政府的院子里西边的一楼。一间综合办公室,用来办公,调解治安纠纷,做询问笔录等;一间户籍办公室,就专门办理户籍工作。
    乡亲们就站在了外面看热闹。
    谭文就和他父母走进派出所的户籍办公室,汪霞也跟在了后面。
    谭文走进户籍办公室,就发现这赶集的日子,都没有什么人来办事,冷冷清清的。
    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穿着便装坐在了办公桌前,脸色很冷漠的看着谭文,感觉自己高高在上似得,没有一点的热情。
    谭文就明白,这就是现在这个年代干部的办事风气,不是熟人或领导,他们都不会给你的笑脸。
    谭文把户口《准予迁入证明》递给了户籍民警,笑着说:“我来办理户口迁移,麻烦你了。”
    女户籍民警接过了准迁证,却是淡淡的说:“放这里吧,一个星期后再来。”
    谭文一听,就明白这女户籍警是在索拿卡要,想要他送礼了。
    这就是现在一些机关单位的办事人员的不良风气,都想利用手里的权力捞好处。
    你不给好处,他就给你拖着不办,让你来来回回跑许多次。
    谭文马上说:“我这是办理户口迁出啊,当天可以办好的。”
    女户籍警忙说:“我说下周来,就是下周来。”
    谭文忙说:“你的意思,是你说了算吗?”
    女户籍忙说:“是的,这里是我说了算。”
    谭文的父亲忙笑着:“你帮帮忙吧,我儿子明天就要回报社上班。”
    女户籍听说了谭文在《江南文化报》工作,当什么记者。
    按道理,这记者她不敢得罪,可她觉得《江南文化报》的记者没有党报记者那么牛逼。她就根本不害怕,想好好的从谭文身上捞一笔好处。
    要不然,她就卡着不办。
    马上说:“要办就下个星期来。”
    “不愿意下周来,你就拿走。”
    说着,女户籍态度生硬的把准迁证明丢给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