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为家乡发展献策,详细向乡亲讲述发展计划
作者:谭红夫   官场风云,从省政府开局最新章节     
    龙支书激动得满脸通红,没想到市政府秘书长都这么感谢他了,感觉自己当初支持谭文是对的。
    谭文的父亲忙笑着:“是搭帮龙支书的帮忙,我儿子才能去读书。”
    谭文的母亲也忙笑着:“没有龙支书的帮忙,那我儿子就不能去读书,就当不了官了。”
    说说笑笑了一阵子,谭文就陪着杨泉和谢军一些领导,走出了家门,去正式调研。
    谭文的父母马上要两个小儿子去给亲戚报喜,告诉他们谭文把户口迁到省城去了,要他们明天上午来喝喜酒。
    汪霞就主动开车,带他们去给亲戚报喜。开着三菱帕杰罗警车,惊得乡亲们很羡慕的看着。
    可乡亲们从来没有见过市政府秘书长和县委书记呢,更没有见过这些领导调研,看着谭文的两个弟弟,跟在汪霞坐着三菱帕杰罗警车离开后,都很高兴的跟着谢军那些领导后面看热闹。
    此时,是冬季了,农田基本上空闲了下来,光秃秃的露着干枯的禾蔸子和一些散落的谷子长出的青苗,有小部分人家,把空闲的农田种下了油菜;有个别的农户在田里种了蔬菜搞创收。
    谭文看着这大片冬闲的田,非常的感触的说:“这田都分到户后,大家不再受到生产队的集体的约束了,他把田种了两次水稻后,就基本上空闲了。”
    “这要是搞蔬菜种植,那就是一笔很好的收入。”
    龙支书作为被调研的村里的负责人,就跟着了杨泉和谢绝、谭文身边,马上笑着:“谭文,这是大家不想搞。”
    “就是想搞了,这种了菜,得要销路啊。”
    “能把销路解决了,那都有人搞。”
    谢军凝思着:“那我们怎么解决个问题呢?”
    “谭秘书,你有什么好办法?”
    谭文看着了龙支书笑道:“龙叔说的对,大家没有搞,不是不想搞,是没有销路。”
    “那我们政府啊专门的为农民搭建一个销售平台,他们就会高兴的去把菜种起来。”
    大家听了谭文的话,感觉就是一个领导干部说的话。让杨泉等领导就感觉谭文就像有着丰富的官场经验了。
    杨泉笑着:“那怎么为农民搭建一个销售平台?”
    谢军高兴的笑着:“谭秘书,请你好好指导。”
    谭文也不谦虚了,如实的说:“上午,我和我们铁铺镇四大家的领导一起座谈了一下,与他们提出了我的想法。”
    接着,他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大家听了,都惊得笑了起来,感觉谭文这个想法好新奇的,要大家一起去开店子,买菜。
    龙支书笑着:“这个办法好是好,就是让大家不能齐心啊。”
    谭文认真的说:“我计划这么干。建立一家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个销售平台,以我这个搞门店联营的方式,把农副产品送城里去卖。”
    “然后,我们把我们公司的经营范围扩大化,利用我们的资源,把城里的商品贩卖到农村集市来买,专门在街上开一个商店,以便宜的价格卖给乡亲。”
    “我们的车,把菜运到了城里了,回来时候,就是空车了。是吧。”
    “而我们农村的商品流通,现在不畅通,我们就可以利用空车从城里把那些现代商品带回来,销售给农民。”
    “这样,我们就把农业和商业,结合起来了。让我们乡亲,一边种菜,养殖发展农副产品赚钱,一边可以做生意拿红利赚钱。”
    “还让乡亲们走到了店里买东西时,感觉到这买的东西里面,还有自己赚的一分钱。”
    大家听着谭文说的这些经营方式,感觉大开眼界,非常的新奇啊。是他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更是想都想不到的。
    龙支书笑道:“谭文,你到底是出去读了大学,这脑瓜子灵活多了啊。这么好的生意你的想出来了啊。”
    “这要做起来,那肯定是好事。”
    “那这公司怎么办啊?”
    “这办公司不简单啊。”
    谭文忙笑道:“公司,我想这么搞。”
    “选五到十个头脑灵活,能力不错的村民来带头,占公司的百分之三十股份,成为大股东。还有百分之七十,让全村的村民一起入股,成为小股东,不分大人小孩,每人一份股份。”
    “大股东就是公司的管理者。镇里和村里,只是作为领导单位,不参加 公司的经营管理。”
    “但村里的干部,可以入股成为大股东。”
    “然后,以公司的名义,组织农民搞生产,收购农民的农副产品。”
    “强调一点,入股以自愿的原则,不强行要求每家每户入股。”
    “但是,我们必须要向村民做好宣传工作,希望每家每户都能入股。面对没有入股的,以后看到大家赚钱了,心里不高兴。同时,我们开办这个公司,也就是带着村民一起赚钱,不少我们少数人去赚钱。”
    “说白了,就是我这点子好,我要让大家一起发财。”
    村民听了,都纷纷的笑着叫着:“谭文,这办公司要钱啊。还不是一点钱啊,我们都没有钱,怎么入股啊?”
    “是的,这不是一点钱,我们年年交上交都没有钱呢,哪里有钱入股办公司啊。”
    谭文马上挥手冲大家叫着:“听我说啊,别做声。”
    “这办公司的钱呢,我们家里有钱的,直接拿钱入股,没有钱的,就到信用社贷款入股。”
    “这样,我们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起投资,就把公司办起来了。”
    村民都没有什么见识呢,有不少村民叫着:“那贷款入股,亏了怎么办啊?”
    “那我不搞,搞不好亏了,还要欠一笔贷款。”
    谭文忙笑着:“你们放心,我这个点子肯定赚钱。”
    “这个公司,我亲自来指导运营,保证大家赚钱。”
    “我是说保证大家赚钱。跟大家打包票。”
    邻居张婶笑道:“谭文,你怎么能打包票呢。”
    “你别乱打包票,这开不得玩笑。”
    谭文马上说:“我在省里当干部,有人脉,怎么不能赚钱啊。”
    “我这当官了,办公司都不能赚钱,那一般的人不更是不能赚钱啊。”
    谭文这话说得大家哈哈哈笑起来,感觉他说得实在。
    谭文笑着:“放心吧,我这个方法是前无古人的,但是,我们不马上抓住这个方法去搞,绝对马上会后有来者。”
    “我可以跟你们说,我保证每家每户,每年最少赚......”
    说到这里,谭文马上停顿了下来,想着现在这个年代的物价和经济增长值。
    他是思维,被未来的新时空和现在的旧时光交替在一起了,一时感觉有些混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