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华夏心法
作者:宗参渊复   武侠世界行最新章节     
    吴成与高洋经历了阴阳宝剑的认证,也核实了二人的资质,具备华夏文化的优良属性。
    夫子与道长把他们接引到了一个密室。
    吴成与高洋在密室中各自修行一种仙术。
    吴成选择了夫子的养气之法,高洋选择了道长的虚心之法。
    吴成的这套仙术,强调外在的气场调节内在的气场,从而导出一股浩然正气,通过浩然正气输出从而击退外敌。
    高洋这套仙术,利用心灵的调节,从而改变内在气场,从而容纳外在气场,然后通过意念的控制,释放出囤积在体内的真气,做到克敌制胜的效果。
    吴成所修便是华夏大丈夫之气,此气涵盖在天地之间,华夏男儿与之交互频繁,此气便可助之惊天地泣鬼神。
    此气流转万物生长之前,与道同存,大道赖此而渊博。
    吴成在此意识世界的觉醒,帮助他可以从现实世界汲取天地之灵气,从而在丹田里汇聚真气,这股真气是对天地之气一个去芜存菁的过程,可以保证他的身心高效的运行,也可以促使他的灵魂出窍的时候,释放大量气波从而战胜对方。
    高洋所修乃是华夏奇女子之气,此气与大丈夫之气本无分殊,因人之责任不同,故有男女之别。
    两性之分野,实乃上古之时,人类势单力薄,不宜两性同体,才产生了两性分化,部分女性为了保护家园,消退了女性特征,从而转化成了男性。男性的天职保护妻子儿女。
    气虽不同,人有殊异,女子运用此气多以情性为主,不太注重从身体直接运行真气,而是通过意念牵引对方。
    真气通过身体运行便是气力,通过脑波运行则是念力。气力与念力其实都是一气,只是两条路径的差别而已,本质上无高低之分,关键在于运功者的真气,所释放能量足以击败对手。
    吴成在心里修行真气的时候,通过静坐,达到冥想状态,心里所念《周易系辞传》,试图把自己念头回归本真状态,为了可以接收宇宙网络信息,便于运行人体内真气,可以与宇宙本气运行无所阻碍。
    人之所运行真气,只要与大道相悖,所得结果,只能是一个:人之一生悲剧收场;反之,人之一生如有神助。神也,天地运行之妙。
    高洋采取庄子的心斋之法,进入无念无想之态,在这里感知到了真实宇宙的玄妙,也从真实宇宙之中,觉悟到感知之我,实乃相对之我,非绝对之我。
    她在心斋状态,领悟到了未始有物的真谛。她渐知灵魂只有通过与天地万物的交互之中,逐渐凝聚真气,只要真气达到零界点状态,可以通过意念释放出一个气波,气波可以轻易地击倒几米外的对手。
    高洋的心法强调心灵的修持,如果没有足够的定力,就容易被自身的气场反噬自身,造成自己身心的毁灭。
    高洋在道长教导下,明白修行需要循序渐进,也就少了一些躁动的想法,也就是这种心物合一的状态,促使她在心斋状态获益匪浅。
    夫子与道长在讲完自己修行法门后,向他们引荐了一个心平气和的禅师,为他们讲述来自外邦的华夏文化。
    佛家文化出于天竺,盛于中土,禅宗一脉,华夏千年。
    禅宗,魏晋玄学与外来佛学完美的结合体,宋明理学吸收了禅宗精华,再续华夏千年文化。
    当今中国离不开儒释道的影响,志在复兴华夏文化者,贯通儒释道,方可再现华夏神韵。
    禅师在儒道二家引荐下,没有过多言语,只是身坐在蒲团之上,以示禅定法门。
    吴成也就见势,躬身坐于蒲团之上,感悟天地之正气,借此达到天人合其德的理想状态。
    高洋也是选了一蒲团坐下,用心体悟“无”之奥妙。三人便少了言语,便在禅定之中神交。
    吴成进入了山石重重叠叠的山谷里,那里一片田地,有几户人家在这山中谋生。这里的世界,依然保持了田园风光,那里的儿女,依然单纯地享受天地之美。
    蔚蓝天空,悠悠大地,没有云霾的遮蔽,显得格外空旷,远远看去,几缕炊烟弯曲地缠绕云雾之上,满天星空照耀晚归农人回家的路。
    农家小孩早已在房屋之内点亮油灯,一直用手遮挡晚风,生怕油灯被风吹灭,影响了父母回家的路。
    吴成只是站在高山之上,看着四周环境,他来到这里不太明白到底有何用意?
    吴成所思其实是他的前生的景象,通过天眼通,回照自己的前世,才明白自己曾经在小山村里生活过,所以他的这一生都喜爱山水田园的生活,一直憧憬自己可以在山川之间自由游玩一下。
    在书里看过很多山水诗词,可是书里写得再美,也是别人的体验,永远没有亲身体会的来的真切。
    吴成对那些城里娃嘲讽农村人的看法,从来都是充满不屑的。
    吴成明白农村人生活里,有一种山川之中带来祥和之美。
    太多农村人,因为在城市里遭遇了白眼,产生了自卑情绪,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也许他们缺乏物质生活,但是乡村的宁静与安详,不是城市里人可以体会的。
    吴成看了这些事情之后,转身离开了这里。
    吴成走到了一个城池里面,看见了都市的繁华,往来的商旅,在热闹的都城里,留下了惊鸿一瞥的靓影。
    吴成要在这里拜见一个古代的华夏文化宗师,是京城里的大文人,可是不屑于为朝廷效力,所以在京城只是办了一家书院,为都城百姓教书育人。
    吴成在这里请教书院先生一些问题:“请问华夏文明核心?”
    书院先生看了吴成一眼,便知对方的来意,就说:“你是夫子派来的吧。我这里有一本《易经》,是我删选了百余名家注解后,一个比较准确无误的注解书。我希望你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华夏文明的核心思想。”
    吴成接过这本不断地阅读这本书,在那里花了几个小时,终于把书的内容读完。
    吴成在脑海里把书里的内容演算一遍后,心里终于把易经的卦象融会贯通,以卦象演练了一套自创的易象拳法,这种阴阳交易之中,展示出了错综复杂的变化,每一招一式在吴成的演练下,迸发了新的活力,一招一式里有了特殊的劲道,一拳足以将人震到十米开外。
    书院先生也自己的一身儒服赠予吴成,说:“此儒服是至圣先师所传,儒服之内藏有孔夫子的毕生所学以及所思,也是儒家之精要所在,你只有回到孔夫子的思想里,才能找到你所要的答案。”
    吴成听后把儒服穿入身上后,把孔夫子的所学所思完整地播放一遍后,就向书院先生告辞。
    书院先生对吴成的谢意,只是心领,没有太多在意,只是把华夏复兴的寄望在这一个翩翩少年的身上。
    书院先生明白吴成也许不是最好的华夏男儿,但是一定是最不坏的。
    吴成的资质不算太好,但是对华夏文明充满了热忱以及虚心学习。
    中国文化没有身心相结合的方式,是很难领悟其中的真谛。
    高洋没有寻找前世记忆,而是直接跑到了一座古城墙里,遇到了一个华服美女子,面若桃花,身在宫廷之中,在高床暖枕面前,不忘自己的本心。
    那美女几度改嫁,可是依然不失爱国之心,她便是桃花夫人。
    桃花夫人来到高洋面前对她说:“我已经知道华夏坤道不传,今日我将坤道奥秘传授于你。”
    桃花夫人说:“女生为姓,告诉后人姓氏文化起源于母系,也就是上古的女性崇拜。女人的光芒在先秦一直是华夏文化重要的一环。后世有人误读经典,抹掉了女子文化的传承。今日,你需要领悟以柔克刚之道。女子虽柔,凭借女子天性自然可以转危为安。女子贵静,方能扭转颓势。”
    高洋听到桃花夫人的一番教导,又重新对老子产生新的体会。天地变化莫过于阴阳,阴阳交易才有天地万物的产生。人类之所以生生不息,全赖男女彼此相互依存,人类不可能没有婚姻,男女没有家文化,世间人伦悲剧愈演愈烈。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就是家文化,这也是中国文化最小单位。
    桃花夫人为高洋重新编了一个发髻,并帮她及笄。高洋虽然现在不到十八岁,但按古礼可以算得上成年。桃花夫人送了一套上衣下裳的女子服饰,说:“此件衣服是华夏文化的信息存储器,你要仔细研读,才能白刚柔并济之道。人活一世,无非找一个刚柔适宜而已。女人常感不安,不知男女相处之道。只要刚柔适宜,天下男子难逃鼓掌之间。”
    高洋在桃花夫人身边学了很多华夏坤道奥妙,方知自古女子皆欺男儿,可是华夏男儿心甘情愿。无他古之女子刚柔适宜而已。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大的特色,也是一正一反的儒道文化交汇处。女子多以反向思维出奇制胜,男子多以正向思维肩负责任。
    高洋穿上了古代服饰后,一脸优雅与庄重,身体感到绸缎肌肤舒适,走在小路之上风姿绰约。高洋在这件华夏女服里把过往的华夏女子正道重新感受一下,才明白自己心胸宽广无比。
    吴成与高洋差不多同时从幻境里醒来,都发现多了一件衣服。
    二人已经对华夏文化多了一个知识面了解,华夏文化之所以重历史,强调我们的连绵不绝,也就是生生不息之意。
    我们不是强调历史的真相,而是强调历史中我们到底走错了哪一步?这也是华夏文化最强调反思精神,这便是儒家常讲的反求诸己。
    炎黄子孙千百代,华夏文脉未断绝。反思的存在,让我们有更宽广的视野,不服输的精神存在,也就给了我们提供复兴的动力。
    华夏文化从来未输给外来入侵者,而是在内部的交互的过程之中,过于强调自主性与合理性。中国国民性最大特色在于我们是强调交互性,然后彼此之间相互切磋。中国人只要不凭良心,可爱自然变成可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