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终于即位
作者:猫头叔叔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最新章节     
    钱弘佐召集诸位兄弟,跟钱弘侑商量接下来几日彩云堂轮流值守的兄弟。此时,大哥钱弘僎、二哥钱弘儇也都回来了。钱弘佐提了个方案,内宫那边还需有人值守,由七郎、九郎与他轮流值守王宫,有空的那个便回瑶台院守着父亲。
    钱弘侑提议道:“不如将左右军几个指挥轮流值守瑶台苑,这样凡是左军兄弟值守瑶台院时,你便可以常在彩云堂陪伴父亲。王宫的值守,此时正是多事之秋,不应掉以轻心,七郎九郎未领过兵,还是要谨慎些好。”钱弘侑年长钱弘佐十多岁,虽然带着教训的语气,但钱弘佐一点也不以为意,他这个大哥在从政从军方面的经验都要胜于自己。
    钱弘佐点点头道:“便依三哥之言。”
    便将左右军调防事宜跟钱弘侑细细商量,完毕后报给兵部。兵部看了也没有意见,便呈报给政事堂,请宰相们过目。宰相们原本也觉着既然储君之位已定,让钱弘侑一个人负责瑶台院的值守,有点不太放心,这样轮流值守,稳妥了许多。
    钱弘佐这一日惯例在王宫守夜,大火之后,内宫烧得面目全非,但里面还是有不少财物的。这几日士卒们也逐渐将各个被烧毁的宅院清理出来,需要严加看守,防止有人半夜摸进去偷东西,一点马虎不得。
    守到半夜时,正是最困的时候。忽然张老虎来报,门外有个老太太求见,问她是谁,死活也不说。
    钱弘佐吓了一跳,半夜老太太?这不是闹鬼的桥段?
    他揉了揉眼睛擦了擦脸,确认眼前的的确是自己的卫士张老虎,心说自己没在做梦,半夜正是宵禁的时候。怎么会有老太太前来拜访?又吃了一口茶醒了醒脑子,问道:“是谁家的老太太?能从宵禁之中过来,必定不是常人。”
    张老虎倒也没问出来,光看老太太衣着,也不是普通百姓。钱弘佐便起身,将老太太接了进来。老太太见钱弘佐年纪尚小便问道:“你家六郎呢。”
    钱弘佐道:“正是某家。”老太太瞪了瞪昏花的眼睛,点点头道:“也是,六郎今年才十几岁。”
    钱弘佐怀疑这老太太是不是老年痴呆症,忘了自己家在哪儿,摸着摸着便摸到东华门来了,便想请人把他送回去,老太太忙道:“我是来找六郎的,我有要事禀报,了不得的事,天大的事。”
    钱弘佐将信将疑,找了个胡凳请他坐下。老太太拥有这个年龄老太太最常见的特点——那就是絮叨。她从他是哪里人、哪一年成婚,哪一年到了王宫做奶娘,絮絮叨叨讲了半天。钱弘佐这才听懂,原来他是三郎钱弘侑的奶娘。三郎因为是抱养的,没有母亲,奶娘也便算是他半个娘了。
    三郎忙起身给他行礼道:“竟是三哥的奶娘,失敬失敬。不知半夜来找我,有何事指教?”
    奶娘道:“天大的事,了不得的事。”越说竟然还越委屈,还擦了擦眼角的眼泪。她对三郎轻声说道:“我说了,你得答应我,可不能杀了三郎。”
    钱弘佐心里咯噔一下,但嘴上还只能安慰着他说:“奶娘真是说笑了,万万不会的。”
    奶娘便又絮絮叨叨的开始讲,原来他是内衙指挥使戴恽妻子的亲戚,当年是戴恽的妻子推荐她入宫做的奶娘,当时也不过是无心之举,没有想到到了现在戴恽起了歹心,觉着自己指挥使的职位委实太憋屈了,升又升不上去,上面的人资历都比他高,哪一个不是皇亲国戚、勋贵旧将,哪里爬得上去?
    原本戴恽便通过奶娘的儿子兴哥儿传信,跟三郎钱弘侑眉来眼去、阿谀奉承。指望着钱弘侑成为储君,将来自己便是从龙之臣,飞黄腾达指日可待,没想到三郎争储失败。戴恽不甘心,正好三郎也不甘于一个侯爵,便密谋发动兵变夺位。
    钱弘佐听了后,呆了半晌。若此人真是钱弘侑的奶娘,那这事也太可怕了。便柔声道:”奶娘,但请放心,此事若是真的,也不过是三哥一时糊涂受了戴恽的蒙蔽。”
    奶娘忙千恩万谢,钱弘佐将奶娘暂时安置在东华门,命人看守着,又让张老虎差人连夜去钱弘侑府上,打探消息。奶娘在钱弘侑府上地位非同一般,她一个人不可能在半夜悄悄溜出来,定是白天便已经躲藏在了哪里,丢了大半天,恐怕府上已乱做一团。
    张老虎亲自去了钱弘侑府邸探查,嘉业坊都被封了起来,里面灯火通明,有无数仆役在挨家挨户地找人,心说定是奶娘丢了,八九不离十。便又自己翻墙过去,他在乡下时上蹿下跳惯了,翻墙这种本事反而比一般士卒要强。张老虎寻了一户人家,他们家刚刚被翻过,正收拾东西,又见一陌生人进来,不由惊诧万分。张老虎给他们递上几枚大钱,笑道:“我是钱江县的帮闲,县尉听闻三郎府上丢了人了,又没报官,命我过来打探,不知到底丢了什么人?”
    张老虎说得有模有样的,那户人家不疑有他,便道是只知道丢了个老太太。张老虎点点头,把钱赏他们,又翻墙走了。
    张老虎连忙飞报钱弘佐。
    今夜是左军的第一指挥防守王宫,戴恽的左军第二指挥过几天才轮到值守瑶台院,到时钱弘佐、钱弘侑俱在,只要杀了钱弘佐,拿了钱元瓘的国王金印和节度使虎符,就可以号令诸军,到时候拥着钱弘侑去王宫即位想来也没人敢拦着。
    钱弘佐越想越心惊,问张老虎道:“今夜都堂哪位相公当值?”
    答曰:“今晚是皮相公。”
    皮光业是典型的文人,在诸子相争的情况下,最可能的情况就是明哲保身,因此这事他帮不上忙。
    钱弘佐审视整个内衙,右军都指挥使是胡进思,他在内衙资历真久,门生故旧一大堆,且和戴恽是一同陪钱元瓘去做质子的功臣,光这一点就令人觉得不可靠了。只有自己亲自带出来的第三指挥,才能真正信得过。刚巧今晚第三指挥负责在大营中战备,钱弘佐连忙带着卫兵前往大营,假称是去巡防。指挥使朱虎臣见了钱弘佐,稍微有些意外,但毕竟钱弘佐是他上官,晚上过来巡视也说得过去,便不疑有他。
    到了天明,钱弘佐亲自跑到政事堂去找曹仲达,此事只有找他最靠谱,曹仲达官位最高,在军中威望很高。
    不想昨晚曹仲达在瑶台院轮值,白天休息。
    钱弘佐料想曹仲达应该不会回家,又连忙赶去瑶台院,果然曹仲达在彩云堂附近找了个耳房将就,钱弘佐屏退了左右,将此事一五一十告诉曹仲达。
    曹仲达皱眉沉思了片刻,在房里踱步起来。
    钱弘佐道:“不如我调动镇海军镇东军,将戴恽擒拿。”
    曹仲达认为不妥,一旦一击不中,戴恽引兵作乱,国中必将大乱。
    曹仲达踱了几步,停下来,目光炯炯道:“我有三策。”
    曹仲达侃侃而谈:“一是向大王请命,请世子监国,这样你便可以从内衙军务中脱身出来,这几日你便一直待在彩云堂,切莫离开。”钱弘佐点点头。
    “二是将钱仁俊调回内衙任内衙马步军都虞候,钱仁俊有个兄弟是你同窗好友吧?”
    钱弘佐道:“是的,名叫钱仁倁,乃钱仁俊异母弟。”
    曹仲达点点头道:“那便够了,有钱仁俊在内衙,三郎必不敢托大事于他。”
    钱弘佐道:“那左军都指挥使谁来补缺?”
    曹仲达想了想道:“阚璠。”
    钱弘佐对此人没印象,对曹仲达的安排没什么意见。
    曹仲达顿了顿又道:“另外,再将杜建徽调去镇海军,任都虞候。”
    曹仲达有点狡黠地道:“杜建徽还有个小女儿待字闺中,与世子您年龄相仿,不如将他女儿许配给您。”
    “我还小啊,姑祖父!”
    曹仲达嘿嘿笑了笑道:“不小了,也十四岁了,可以娶妻了。”曹仲达在此事上不容置喙道:“此事,我会让你姑祖母去说媒,定能成此好事。”
    曹仲达老妻是钱镠的二姐,在吴越国贵妇里,那是老佛爷一般的存在,她说媒定无问题,更何况,从天而降一个未来国丈称号给杜建徽,他除非脑袋被门夹了,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钱弘佐叫苦连天,杜建徽他是见过的,长得五大三粗、黑不溜秋,继承了杜家武将世家的招牌式外貌,想来他女儿也不会好看。
    不过杜建徽执掌内衙多年,故旧很多,威望很高,任职镇海军可以压住那帮兵油子。
    曹仲达又指导道:“镇海军不听话的将校,便将他们和镇东军对调,这样不张扬。”
    这样一来,钱弘佐有镇海军在手,加上内衙里有左军第三指挥和钱仁俊这个钉子在,钱弘侑与戴恽受到掣肘,很难起兵作乱。
    这一系列组合拳并非一两日便能办到,但必须要快,慢了等钱弘侑回过味来狗急跳墙就糟糕了。
    曹仲达借口国事繁忙,请世子监国,钱元瓘此时已完全无法处理国事,说话都困难,心知肚明,便同意了。
    钱弘佐便直接在瑶台院处理国事,钱元瓘只要还活着,戴恽便不敢兵变,一时也拿他没有办法。
    等到一系列人事调动完成,钱弘侑与戴恽发现这时再要兵变也没有胜算了。
    8月,钱元瓘一口气没上来,突然病逝。此时只有章德安在旁。宰相曹仲达等人在寝宫外值守。章德安与曹仲达一合计,连忙命人去招钱弘佐来。钱弘佐见到钱元瓘已经死去,忙跪倒在地,正要哭出声来,被章德安一把捂住嘴巴道:“世子莫要声张,还有大事要做。”便命人传胡进思、戴恽前来觐见。胡进思、戴恽是跟随钱元瓘出生入死的贴身侍卫。在钱元瓘继位后,深受重用与信任,戴恽接到传召,并不疑有他,以为此时招他定是以国事相托,只身来到彩云堂。进得门内,哪知却是一整队的刀斧手正在等着他,众人蜂拥而上,将戴恽擒拿住,推出堂外斩首。
    曹仲达又以钱元瓘名义,下诏宣布戴恽意图谋反、拥立三郎钱弘侑。将钱弘侑贬为庶人,恢复本姓。这才为钱元瓘发丧,钱弘佐继任吴越国王,此时年仅1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