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整军
作者:猫头叔叔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最新章节     
    钱弘佐与诸大臣们讨论之前征闽之战失败的得失,从中吸取教训。
    文官们倾向于是国家的战略出了问题。仓促出兵、准备不足,结果就因为连日大雨导致粮草中断,这才使得仰仁诠大军失利。
    而以胡进思、阚璠为首的武将则认为建州军在此之前已经连续打了两三场仗,可谓是强弩之末。建州城又小又破,还是夯土城墙,围城一月有余攻不下来,实在是主将的责任,何况最后败的是那叫一个稀里糊涂。如果说主帅没有责任,那可真叫滑天下之大稽了。
    双方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从眼下的政局来看,钱弘佐是倾向于前者的,因为这样可以为仰仁诠减轻一些罪责,使得仰仁诠一系的势力能够有所恢复,不至于被胡进思、阚璠等人所把持兵权。
    胡进思、阚璠当然不愿意仰仁诠恢复名誉。阚璠道:“先王尸骨未寒,尔等在此诋毁,是何居心,岂不是陷大王于不孝?”
    众大臣沉默不语,曹仲达只好出来打圆场道:“殿下承嗣祖业,在此不过是分析前朝利弊得失,何来不孝之说?若能光大国家,先王九泉之下可瞑目矣。”
    林鼎提议仰仁诠如今已痴痴呆呆,再将其软禁就不太人道了,便借口说:“新王继位,自当大赦天下,解除对仰仁诠的软禁。”
    钱弘佐顺势同意,胡进思、阚璠则对视了一眼,默许了。至于恢复名誉,自然只能搁置。
    钱弘佐又一次去看望仰仁诠,不料他痴呆得已是更为严重,竟将他错认为钱元瓘。一会儿抱着钱弘佐的大腿痛哭说臣有负大王重托。一会儿慷慨激昂的说道:“令公(钱元瓘未继位前,大臣对他的尊称),请给我3000精兵,我必夺回苏州城(苏州曾被南吴夺取数年)。”
    上次那个送他的女子也在,她抱歉地笑笑道:“父亲这几个月越来越严重了,只认得家人。”
    钱弘佐才知原来她是仰仁诠的女儿。
    钱弘佐柔声道:“我已命人解除护卫,日后我派御医过来为仰公诊病,你平常多带他上街转转,多与人交流,说不定会有好转。”
    仰仁诠女儿行礼称谢。
    内衙都监使(监军)李文庆找钱弘佐告状,胡进思近来年老体衰(已八十五岁高龄),内衙军务多由阚璠署理,阚璠几乎独掌兵权,行为越来越跋扈。不仅公然在内衙与李文庆闹翻,对其破口大骂,还指使士兵将其痛殴了一顿,无视国家法度。
    钱弘佐责问阚璠,阚璠反而道:“是李文庆故意克扣士卒粮饷,士卒内心愤愤不平,这才出手打人。”
    他假意砍了几个士兵的脑袋交给钱弘佐,还硬邦邦的对钱弘佐说:“臣自清理门户,不消殿下动手。”把钱弘佐气得。
    钱弘佐看了一眼阚璠,忍了下来,道:“此事我已查明,确实是李文庆有罪在先,我有意将其贬到地方上去。”
    阚璠这才得意洋洋的离开。
    不久之后,钱弘佐宣布了新的任命。任命胡进思为内衙军右统军使,阚璠为内衙军左统军使,钱仁俊为上统军使。由于钱仁俊已外放,所以左统军使阚璠实际上便成为了内衙军的最高长官。
    阚璠更加得意张狂,他经常向钱弘佐举荐人才,钱弘佐也是照单全收。
    终于,到了冬月,镇海军完成了募兵整编,淘汰了原先一些老弱残兵。重新组建起来27,000多人,分为两厢,每厢下辖4~5个指挥,每个指挥3000人,每个指挥下辖5~6个都。
    年尾,张济广那边也传来好消息,镇东军也完成了裁汰整编,保留了12,000人。分为4个指挥,左右两厢各辖两个指挥。
    终于钱弘佐觉得自己手中的牌已经够打了,该是一张一张往外出的时候了。
    天福八年(公元943年),一过完上元节,有御史上书弹劾工部尚书胡璟贪污王宫修缮款。
    钱弘佐不仅没有批示,也没有其他动作,既没有查处胡璟,也没有惩处奏事的御史。言官们嗅到了其中的味道,纷纷上书弹劾胡璟在工部尚书期间贪污缮款、克扣工匠粮饷,甚至将本应用于修筑王宫的太湖石,拉到自己的府邸,简直就是欺君之罪。
    钱弘佐见火候差不多了,这才批示道:“果有此事?当察之。”一查八九不离十,胡璟实在是屁股不太干净,一查一个准。
    钱弘佐让丞相曹仲达去找胡进思。只要他愿意交出兵权,便可以赦免他的儿子。
    曹仲达道:“老将军劳苦功高,理当安享晚年。愚必定上奏大王,以大州安置老将军,让老将军晚年无虞。”
    形势比人强,胡进思只好答应了下来。如果不答应,儿子可能就要没了,与其家破人亡,不如就坡下驴。
    很快,胡璟以年老久病为由请求致仕,钱弘佐很爽快地批了下来。胡进思也上书请求回乡,被钱弘佐拒绝。
    钱弘佐对内衙进行重组,改编为侍卫亲军,分为左右两厢,总兵力为18,000人,6个指挥。最高长官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内衙军从此成为荣誉军职,内衙军将领散官各升一级,胡进思、阚璠统军使职务不变,外放为刺史。
    阚璠得知消息后暴跳如雷,在内衙又把钱元瓘的牌位摆出来嚎啕大哭。胡进思劝道:“老而能为大州刺史,又有什么不满意的呢?想当年要不是追随先王,出国为质,你我也不会有今日这般富贵。一朝天子一朝臣,是该到我们激流永退的时候了。“
    阚璠环顾四周,发现竟没有能够让他完全信得过的下属。对于他们来讲,只是换了上官,军职与待遇,不仅不变,还小有提升。如果阚璠要造反,他们则会毫不犹豫将他给绑了,交给钱弘佐。
    阚璠愤愤道:“想不到,我俩竟被一愣头小子给耍了。”
    胡进思只好苦笑,阚璠与胡进思只好乖乖的去地方上任就任刺史。钱弘佐终于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
    大运河上,舟楫密布,一艘艘的船只往来,将南来北往的货物,送达到中华各地。由明州进口的南洋香料、苏州织造的苏锦、龙泉烧制的青瓷最为吃香。
    龙泉出产的瓷器分为两种,一种粗制,一种精制。精制的多销往南唐国,或进贡给中原朝廷。粗制的则销往海外、南洋。南洋的土着们才刚刚度过青铜时代不久,哪里见过这等精美物什,纷纷拿黄金白银来换,再粗的瓷器运到那里都能卖个好价钱。
    苏锦在南唐国渐渐打开销路。丝绸中,蜀锦最为知名,自唐末以来,各地多有仿制。渐渐地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苏锦工艺、品种与花样方面都有创新。织造局的建立,虽然有盘剥之嫌。但客观上确实推动了丝织业的技术进步与发展。苏州城的织户越来越多,同时乡下的农民们发现养蚕也有不菲的收入,养蚕虽辛苦,但不需要重劳力,不需要土地,老弱妇孺皆可以从事。只要在房前屋后或者田埂上,种上十几二十株桑树、买些蚕种,在家里便可以养蚕。蚕吐丝结成茧后,自有人上门会收走。一年下来也能抵上五六亩地的收入。男人种地或养鱼,女人养蚕或织布,迅速成为了苏州百姓的标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