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福建剧变
作者:猫头叔叔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最新章节     
    就在诸国都认为福建王氏两“皇帝”又要开打时,闽国又爆出惊天大新闻——王曦部将朱文进、连重遇把闽国“皇帝”王曦给杀了!
    早前,闽国开国国君王审知去世后,其次子王延钧继位,朱文进是王延钧亲兵将领拱宸都将,连重遇是控鹤军使,可谓都是心腹大将。但王延钧儿子王继鹏杀父篡位后,建立起了自己的亲军名叫“宸卫都”,待遇比拱宸、控鹤二都更厚,二都迭有怨言。
    秉持王家一贯的作风,王继鹏还三番四次的侮辱朱文进、连重遇。
    有一年,闽国王宫失火后,控鹤都被派去清理火场,工作劳苦,士卒怨怼。而连重遇又被王继鹏怀疑参与纵火,因此索性率军叛变,与朱文进迎立王继鹏之叔王曦(原名王延羲)为帝,并杀了王继鹏。
    这两位完成了对皇帝的首杀后,心中一直不安,更何况王曦又是个暴虐滥杀的主,心里不免一直打鼓。
    有一次王曦喝醉了,对二人念起白居易诗句“惟有人心相对间、咫尺之情不能料。”二人知道王曦话中有话,连忙向王曦大表忠心:“臣世事(sha)王氏,奉陛下若生父,绝不敢有二心。”王曦喝多了,直眼望着他们,一动不动。
    二人以为王曦起了杀心,正好王曦的皇后李氏妒忌王曦专宠尚贤妃,想要谋杀王曦而立她的儿子王亚澄为帝。此时王曦身体倍儿棒,这样等下去哪年是尽头?便派心腹去给朱文进和连重遇添把火:“皇帝有杀朱公和连公意,你们要小心点。”朱文进和连重遇为了活命,决定再干掉王曦,反正王曦是他们立的,杀了也算公平。二人事先约定,事成之后,由朱文进做皇帝,连重遇做宰相。
    适逢李皇后的父亲李真生病,三月十三日,王曦到李真的府第问候疾病。朱文进、连重遇指使拱宸马步使钱达在马上把王曦给杀了。
    完成了双杀!
    皇后李氏偷鸡不成蚀把米,朱文进、连重遇把境内王姓皇族成员五十余人杀了个干干净净,她和她儿子王亚澄当然也没被放过。
    朱文进逞志后,以统军使黄绍颇领泉州,左军使程文炜领漳州,汀州刺史许文稹是个油光水滑的人,立刻倒向朱文进。现在福建五州,就差建州没拿下了。
    建州城中的大殷“皇帝”王延政听说朱文进这奴才居然敢自立并灭福州王氏,气得七窍冒烟,王曦再不好,也轮不着你朱文进插鸡毛扮凤凰。王延政派兵进攻福州,被朱文进派兵击败,只好屯兵古田。
    王延政不鸟朱文进,泉州指挥使留从效也没把朱文进当个人物,留从效煽动泉州中高级将官拆朱文进的台:“我刚得到急报,富沙王(王延政)已经收复福州,福建仍是王氏天下,况我等世受王氏大恩,吾今计讨朱逆,先斩黄绍颇,你们有愿意的留下,不愿意的可以去通风报信。”众人撸袖大嚷:“从将军命!”
    留从效率敢死队强冲入府,黄绍颇还没反应过来,人头就已经落地。留从效寻来武肃王王审邽的孙子王继勋,奉为泉州刺史,当然王继勋也只是个摇旗盖章的,大权还在留从效手中。留从效派泉州兵马副使陈洪进带着黄绍颇的人头赶往建州朝见王延政。
    陈洪进算是一路枭雄,有胆有识有谋,当他行到尤溪口处,正碰上福州军。要换是别人,可能早吓的尿裤子了,陈洪进有主意,举黄绍颇的人头临营大喝:“弟兄们,泉州义师已经攻破福州,朱文进已经被杀,义师遣我驰建州往迎富沙王,你们还为朱文进卖什么命?不怕被后人骂作逆贼么!敢阻挡我的就如黄绍颇一样。”
    福州兵大哗,一哄而散。有胆大的跟着陈洪进去建州。王延政大喜,对这些“弃暗投明”的豪杰大加封赏,漳州方面得到消息,立斩程文炜,改奉王延政留在漳州的长子王继成为刺史,而骑在墙上看热闹的汀州刺史许文稹看到王延政势力骤强,又改头换面,做了王延政的马仔。
    朱文进闻变,同年十二月,朱文进出尽精锐军二万,攻泉州。泉州的留从效早有准备,在城外全歼福州军,遣使告捷建州。王延政底气大足,让屯兵古田的统军使吴成义火速沿江东进,进逼福州。
    朱文进自知大事不妙,开始病急乱投医,他同时向后晋、南唐、吴越称臣,并请求钱弘佐出兵相助。
    没有了老臣们的掣肘,钱弘佐力排众议,执意要出兵。
    那么问题就剩下是速出还是缓出,是攻建州还是取福州了。
    速出就是紧急调兵出征,时间要控制在一个月内,晚了朱文进可能已经败亡,届时王延政一统闽国五州,实力大增,就不好打了。
    慢出就是准备充分后再行出兵,尽起大军,水陆并进,争取一举灭亡闽国。
    杜建徽建议,命处州出兵入闽,占据浦城,遥制建州,震慑王延政,其必不敢大举南下攻福州。等到吴越水陆大军占据福州,再合攻建州,只要王延政一倒,其余各州必望风而降。
    钱弘佐采纳,命张济广火速率兵南下入闽,攻占浦城。然后下诏各州征集海船至西府集结,征调两兵司三万人,抽调中吴军五千、太湖水师三千人至西府听用,又命武胜军全军调动至处州布防,随时准备入闽。
    武胜军钱元懿上奏称自己年老久病,难以胜任领兵出征,奏请其子钱仁仿代替,钱弘佐准奏。
    张济广为了输送钱粮,在处州实行“四抽一”,即四户出一男丁,编为民夫,征集船只、驴马,运输粮草辎重。
    处州缺粮,张济广便向其他州售卖“瓷票”,原本瓷器出口,为瓷造局专营,各地粮商,运粮至处州,以粮食市价折抵瓷票,商人持票至瓷造局收瓷器,听其发卖。
    瓷造局的瓷器,收购价要低于市价,因此利润更丰厚,商人逐利,见有利可图,纷纷将江南浙北的粮食的贩运至处州,节约了大量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