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噩耗
作者:猫头叔叔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最新章节     
    几个月后(已是公元946年),钱弘佐班师回朝,吴越国大胜南唐、攻灭闽国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
    最害怕的可能是南汉国,遣使与吴越国通好,并想联姻。钱弘佐也很有意向,钱弘俶等几个弟弟们都到了婚配的年龄,眼下结好南汉也是很有必要的。
    最郁闷的肯定是南唐了,与吴越国在闽国打生打死,结果北方契丹入侵中原,南唐国错失了挺进中原的大好机会。南唐国还发国书给吴越,要求交还齐王李景达,然而吴越军并没有找到李景达,拿什么交呢?
    南唐一时拿吴越没办法,只能舔舐伤口,蓄力反击。
    后晋朝廷很高兴,吴越国牵制了南唐国,让自己得以能全力应对契丹。但即便如此,后晋朝廷在契丹打击下,仍然岌岌可危。
    钱弘佐回到杭州后,收到了无数请他登基称帝的奏章,他将它们统统都扔到库里,水丘昭券说这些劝进的人都该杀。
    钱弘佐哈哈一笑没理他。
    后晋朝廷眼看着就不行了,但他知道下一个是短命的后汉,然后就是武力值飙升的后周,这时候称帝除了能封官封爵以外没有任何好处。
    眼下,还有更加重要的事要做。
    携灭国大功归来的他,威望已经盖过了他的父亲钱元瓘。
    这样很多继位之初不方便做的事情,这时候都可以顺利的推行下去了。
    钱弘佐邀请中吴节度使也就是他的堂哥钱文奉来杭州吃个饭,当然了哪有吃饭这么简单,到了杭州,钱弘佐便指着钱塘湖边一座新建的府邸道:“大哥看这座府邸怎么样?”
    钱文奉恭敬道:“山清水秀,乃是寄情佳处。”
    钱弘佐笑道:“大哥便住这里如何?”
    钱文奉愣了一下,旋即展颜笑道:“苏州城中有水无山,颇多无趣,此处甚妙,臣这就将妻儿统统搬来。”
    于是皆大欢喜,加封钱文奉为太傅,荫一子为内衙指挥使。
    苏州同时有长江与运河之便,极其适合发展商贸与手工业,没有了节度使的盘剥,相信能有更好的发展。
    另外这么些年,中吴军烂得也差不多了,是时候该整顿整顿了。
    收回各地节度使权柄只是收拢财权、军权的第一步,为了弥补战争带来的损失,钱弘佐急需扩大税源,首当其冲的就是寺庙的寺田。
    许氏听说钱弘佐要收回道观佛寺的免税特权,就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怎可如此?”
    她十分着急,“佛家供奉佛祖,香火靡费,光靠信众香火能有几个钱?”
    钱弘俶母亲也暗中托钱弘俶来劝阻。
    地方上听说钱弘佐有意向寺田征税,反对的奏章也是如雪片般飞来。
    要知道吴越国割据已超五十年,佛教日盛,钱家对佛教也是大力支持,在各地兴建了各种寺庙佛塔,耗资巨大。为了寻回唐末因战乱失传的经书,还遣船队东渡日本,将经书传回国内,花掉的钱真是海了去了。
    如果只是这些,那倒也算了。最重要的是寺庙的兴盛,剃度的人越来越多,消耗了本来就不多的青壮年,使得国内征兵更加困难。二次征闽后,吴越军急需补充兵员,这也是钱弘佐想要向寺庙伸手的原因。
    你们都去吃斋念佛了,我找谁拿刀砍人啊?
    还有个原因就更可怕了,寺庙本身就有很多免税的寺田,然后许多信众自愿将田产投献给寺庙,好减少纳税。
    因为寺田税很低甚至免税,投献给寺庙后,只需要交纳佃租,不需要交税,就可以省一笔开支。因此,寺庙的田产就越来越膨胀。
    国内反对声音太大,尤其是许氏的反对,让钱弘佐有点投鼠忌器。
    好在有人给他献上一策。
    福州知州鲍修让上奏,提议可在福建先行试点。理由也很充分,先前王曦在福建信佛都信到魔怔了,有几次一次性发度牒上万人,要知道整个福建才五十来万人。鲍修让估测整个福建应该有三四万的僧侣,需要清查,该还俗的还俗,该没收寺田的没收。
    钱弘佐同意,责令让吴程负责,在整个福建五州清查寺僧、寺产、寺田。
    福建刚刚纳入国土,是各个世家大族抢着瓜分胜利果实的时候,果然没有引发太大的反对声音。
    期间发生了一件令人感慨的事,在清查寺田时,发现有一处山里一整个村子没有老人,村民们都讲吴语,一查问之下,这些村里的男人都是当年仰仁诠的部下,被击败后,这些人便躲入深山,耕种生活,娶妻生子,直到有吴越国的官吏来,这才知道福建已为吴越国所有,这些人当即嚎啕大哭,伏地北向磕头。
    他们在这里已经数年,以为再也回不到家乡。经地方官上报,钱弘佐命福建地方,将这些忠勇之士连同家眷护送回浙江,颁下赏赐,所有人等连升五级。
    杜玄静还有两个月才生,却突然肚子疼了起来,稳婆看了,说要生了。
    顿时搞得大家都措手不及。
    早产在21世纪都是个棘手的问题,更不用说在这外科学十分薄弱的五代了。
    许氏带着众女眷浩浩荡荡去佛堂念经,祈求王后母子平安。
    钱弘佐也是无心于政务,在孝贤院外等候。
    等了足足八个时辰,里面突然没了声响。过了一会,有稳婆脸色煞白的出来禀告:“孩子没了。”
    钱弘佐一阵天旋地转,差点栽倒在地,幸亏被章德安扶住。
    章德安忙替钱弘佐问道:“那娘娘呢?娘娘可还好?”
    稳婆颤抖着道:“娘娘也不太好,女郎中(指唐姑娘)正在救治。”
    钱弘佐怒吼道:“那你还不滚进去帮忙?”
    又过了一会,唐姑娘出来,伏地请罪:“臣无用,娘娘已经升天了。”
    “啊……”钱弘佐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顿时模糊了双眼。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你说说?”
    唐姑娘如实禀报,先是产下一子,还是个畸形,不久便死了,然后是产妇大出血,止都止不住。就这样,母子竟然双双殒命。
    钱弘佐怒不可遏,“废物!废物!”命人进来将唐姑娘等一干人统统带走下狱。
    唐姑娘没有挣扎,只是喊道:“臣有一言,大王听我说完,再杀不迟。”
    “娘娘早产,并非偶然,是有人下毒!”唐姑娘一句话犹如晴天霹雳,击碎了钱弘佐的心房。天旋地转,仰面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