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决战前夜
作者:猫头叔叔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最新章节     
    趁着何敬洙腾不出手来,钱弘佐分兵袭占了常州辖下的金坛和义兴两县,剪除了常州的所有羽翼,只剩下常州这一座孤城。
    为了便于统一指挥东西两路大军,钱弘佐改到义兴驻跸。
    金陵得到消息,李璟急忙派长子李弘冀为东面行营招讨使,率领马步军八千人援常州。
    刘仁赡在大运河两岸筑营,何敬洙则在滆湖与常州城之间筑起营垒,以阻挡吴越军。
    张济广则分兵,由陶安同率领一万余人迂回至常州城北,试图绕至常州西面,截断大运河。
    但是刘仁赡也不是浪得虚名,很快识破了他的意图,粘得他很紧,双方在城北打了几仗,进度十分缓慢。
    水师那边,赵承泰自江阴上奏,因连月大战,战船受损、粮草军械急需补充,因此暂时在江阴休整。
    钱弘佐很是着急,急令他出击,截断长江,要知道南唐国在江淮之间有许多军队,如果长江畅通无阻,这些军队南下的话,不仅夺取常州的希望全无,恐怕还得又退回苏州去防守。
    林仁肇献策,既然打不动,不如就结硬寨、打呆仗。“我军炮利,以营盘为城,中置大炮,取一地,则复筑营盘。”
    这个方案有可行性,唯一的难点就是霹雳炮需要大量的石头。放眼望去,一马平川的常州平原上,距离最近的山还在溧阳,还是座小山丘,距离前线也有八十里。
    好在此处水网密布,吴越大军四散征集农家船只,调运粮草、军械、石料,运至前线。
    林仁肇的做法是,以大木钉入地五尺为墙,然后石料堆砌加固,这样营寨就十分坚固了。何敬洙不信邪,攻打了几次,没有攻下来。因为他们没有配重投石机的技术,普通梢炮是很难有这么大的威力的。
    营垒筑成后,一个营垒内搭建二三十座霹雳炮,昼夜不停向南唐军阵地发炮,南唐军抵挡不住,只好后撤。
    于是林仁肇又在前面开始修筑新的营垒,如法炮制,吴越军的阵地便越来越向前了。
    何敬洙急得哇哇大叫,林仁肇根本不和他硬碰硬,炮兵轰,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上前结阵,后面的民夫就开始筑营垒,架设霹雳炮。等到营垒建成,继续炮兵轰,炮兵轰完步兵冲。
    打得何敬洙一点脾气也没有,撤着撤着就只能退入到常州城里去了。
    张济广部也运用起了这个法子,张济广条件更要富裕一些,他背靠运河,大量的木材、石料统统都可以从无锡运过来。
    他甚至发明了“安轮运炮法”,就是给霹雳炮安装木轮,推着往前走,推到目的地后,拆掉木轮,固定炮身,定炮手、发炮手就上前操作、发炮。
    动作快到令人眼花缭乱。
    等到南唐军后撤,再把霹雳炮前移。刘仁赡已经连续退了十几里路,从常州的外围退到了常州的城墙脚。
    但这还不够,刘仁赡善守,为了击破刘仁赡,钱弘佐便命郭崇彦穿过茅山山脉去攻溧水。
    攻破溧水后,郭崇彦大张旗鼓,摆出要进兵金陵的样子。
    要知道溧水离金陵只有一百里,沿着秦淮河就可以兵临城下,李璟一日三惊,急令刘仁赡回师防守金陵。
    刘仁赡抗命,他自知他若一走,常州就守不住了,但还是分兵一万余人至句容布防。
    至此,常州破城之势已成,只待那最后的致命一击。
    拿下常州,整个金陵东南面门户大开。
    这厢常州攻城战事进度缓慢,不过江西倒是进展神速。
    先前,吴程已率军兵分两路,分别自闽赣分水关、光泽杉关入江西。朱虎臣率建州军为东路军,自分水关出击,目标夺取信州(上饶)、饶州(今鄱阳县)。
    吴程率其余各部,为西路军,则走杉关,进攻抚州。打算夺取抚州,吉州(吉安),袁州(宜春),最后占据洪州(南昌)、江州(九江)。
    吴程知道朱虎臣与自己不对付,但是又被钱弘佐安置在福建,实际上就是起到制衡作用,怕的就是吴程割据福建。但这种帝王心术,是不能明说的。
    这次攻打江西,吴程便索性让朱虎臣自领一军,名义上便说是按彭蠡湖(今鄱阳湖)分东西两岸,东岸两州由朱虎臣去攻取,西岸则由吴程亲自统帅诸军攻取。
    朱虎臣也乐得自在,杀入江西,首战轻轻松松就攻取了入赣门户永平镇(即后来的铅山县),之后就挥师杀向信州。
    信州刺史边镐,自从南唐在福建大败后,即退回信州,从此青灯古佛,沉迷佛事,被老百姓称作边和尚。
    边镐有一大梦想,那就是当和尚,奈何宦海沉浮,一时难以割舍红尘,所以,他就在他治下信州大造佛寺道观。
    信州在征福建时,征调了许多民夫与粮草,如今还要大造佛寺道观,造完了寺庙道观当然少不了还要发放度牒找人当和尚道士,编户就更少了,以至于信州更加困苦。
    等到李璟征讨吴越国,又从信州征发了不少粮草,这个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士卒们的粮饷都没发出来。
    朱虎臣兵临城下,信州裨将杨素心生不满,对部下说:“吴越军南北两路进攻我国,北路已打到了金陵附近,信州一定守不住,不如跟我一起开城迎吴越军入城,立功好拿赏钱。”
    部下们又担心一旦投敌,妻儿老小还在城中,恐怕遭了毒手。有人提议,一不做二不休,不如杀了刺史边镐,群龙无首,便可保家人无虞。
    这帮人趁夜围了刺史府,在府门堆积柴草,打算点火烧死边镐。
    刚把火点起来,不想这时天却下起了雨,把火给熄灭了!
    杨素心说这他娘的不吉利啊,莫非这个边镐真有菩萨保佑?
    顿时军心大乱,正打算悄悄溜走,装作什么也没发生。
    不巧的是,他们被打更的发现了,更夫连忙敲锣示警。
    杨素无奈,这时候想太多也没用了。便大声鼓励部下道:“我们反迹已露,这时候退缩就死定了,还会连累家人,不如拼一把。”
    于是大家反而拼死作战,从刺史府一路打到了城门,把门打开,迎朱虎臣入城。
    朱虎臣还正在迷迷糊糊中,就被人叫起拉到了城门口,让他率大军入城。
    “你以为老子是这么好骗的吗?”朱虎臣怕是诈降,当然不信。
    这时,边镐也率亲兵冲出了刺史府,杀向了城门。边镐见城门大开,门外又是大队的吴越军,边镐暗道一声不好,命人吹响号角,召集各部士卒准备战斗。
    杨素见边镐杀来,他的部下还在拼命抵挡,等下要是边镐拿下城门,把门一关,那可就万事休矣。
    于是只好苦苦哀求朱虎臣赶紧带兵杀进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