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缺憾和新春
作者:搞点钱   拒入万岁军,我打造王牌师最新章节     
    “金陵?”
    李向阳先是一怔,随即反应过来。
    “这是要让自己去金陵军事学院学习啊!”
    能去金陵学习的,最低都是副团长,可谓是大佬云集。
    大名鼎鼎的晋西北铁三角,就在其中。
    一想到要自己和十里八乡的俊后生做同学,李向阳不禁有些期待。
    “嘿!这小子还挺机灵,看他这表情,估计是猜到了!”
    邓跃笑着说道。
    “副军长过誉了!”
    正在这时,一旁的温成开口了,“我看未必吧。”
    李向阳愣了一下,“军长,难道不是让我去金陵军事学院上课吗?”
    看到他这副懵懂的模样,邓、温二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难得有连这小子都猜不到的事!”
    邓跃玩味的看着李向阳,“你平时不是聪明的很吗,怎么这回猜不中了?”
    “军长,副军长,您二位到底卖的是哪门子关子啊!”
    李向阳苦笑不已,他这回是真有些糊涂了。
    既让自己去金陵,又不是去军事学院上课。
    难不成,是让他这个四九城人去尝尝金陵板鸭的别样风味?
    “瞧他这副傻样,我心里真是痛快!”
    邓跃感慨道:“这小子年纪不大,懂得倒是不少,跟他一比,倒显得咱们白活了好些年似的!”
    “有时候真想把他脑袋撬开,看看里面到底都有什么!”
    听到这话,李向阳顿时打了个冷颤。
    “这回这件事,也不怪他猜不到,就连咱们刚知道的时候,也吓了一大跳!”
    温成摇了摇头。
    眼看两人又打起了哑谜,李向阳实在忍不住了,“军长,副军长,您二位就给我个痛快的吧,到底是什么事?”
    “去金陵军事学院不假,但却不是让你去上课的。”
    温成笑了笑,“而是让你去教课的!”
    “教,教课?!”
    李向阳猛地瞪大了眼睛。
    “没错,就是让你这个小娃娃,去给那些老家伙们上课!”
    邓跃幸灾乐祸的说道。
    之前他就经常被那些老同志叫小娃娃,一直对此耿耿于怀。
    如今有了李向阳,邓跃总算可以摆脱这个称呼了。
    “20岁的师长,啧啧,威风的很嘛!”
    李向阳成了苦瓜脸,“副军长,都这个时候了,您就别打趣我了!”
    他又看向温成,“军长,怎么会让我去教员呢?这不合规矩啊!”
    “怎么不合规矩?打造重装合成旅和特种兵是你提出来的,你来当这个教员再合适不过!”
    “可我的资历......”
    “什么资不资历的,有多大本事干多大事!”
    温成摆了摆手,“谁要是不服你,就让他来当教员,看看能不能讲出个四五六来!”
    李向阳还想说什么,一旁的邓跃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子,有什么好怕的?再难,能有打仗难吗?”
    “我倒是觉得,打仗更简单一些......”
    李向阳实话实说道。
    “嘿,你这小王八蛋!”
    邓跃气的鼻子都歪了,一巴掌拍在李向阳后脑勺上。
    “总之,让你当这个教员,是上级的决定,无论是谁都没资格改变!”
    温成说道:“至于能不能让其他人心服口服,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国家需要你脑子里的东西,更需要你这个人,明白吗?”
    听完温成的话,李向阳的心情渐渐平复下来。
    当初自己将一切毫无保留的说出,不就是为了帮助祖国早日实现强盛吗?
    “抓紧时间把你脑子里的东西写下来,学院那边正在编纂相关教材,需要你的帮助。”
    温成叮嘱道。
    “一个字儿都别落下,有什么就写什么!”
    邓跃紧跟着补充了一句。
    通过这二人的反应,不难看出国内对于此事的重视。
    想到这里,李向阳不禁有些期待。
    自己的到来,又会给这个国家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
    就在前线喜气洋洋过大年的时候,国内同样张灯结彩。欢庆新春。
    四合院内,家家户户张贴对联,年味十足。
    李长义夫妇无疑是幸福的,就在前几天,街道办与军管会一起上门,告知他们李向阳升为师长的好消息。
    消息传遍四合院,所有人都称赞他们生了个好儿子。
    李长义既为儿子感到骄傲,同时也有些心疼。
    我儿出关尚年幼,如今已成栋梁材!
    在大年三十这天,一向不喜喝酒的李长义,足足喝了三杯。
    “慢点喝,还有菜呢!”
    崔秀兰一边劝着李长义,一边摸了摸身上的毛衣。
    这件毛衣,是秦巧儿今年新给她缝的。
    秦巧儿一共共缝了三件,一件给了崔秀兰,另一件给了李长义。
    至于最后一件是谁的,不言而喻。
    “向阳这孩子,也不知道还得多久才能回来!”
    看着一桌子的菜,崔秀兰怔怔发呆。
    比起孩子出息,做父母的,其实更在乎他们吃得饱不饱,穿得暖不暖。
    何大清也是幸福的,女儿何雨水如今认得字比他这个当老子的都多得多了。
    前段时间,儿子何雨柱也寄信回来,说自己一切安好。
    轧钢厂那边,也提拔他当食堂主任。
    眼看日子越来越好,何大清却有些提不起劲头。
    尤其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团聚的日子,更显得他这个单身汉孤零零的。
    想到这里,何大清不禁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酒入愁肠,愁思更浓。
    这一晚,何大清喝的酩酊大醉。
    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秦淮茹对于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儿子棒梗慢慢长大,丈夫贾东旭的工作也很稳定。
    唯一不足的,就是婆婆贾张氏的态度依旧很恶劣。
    想到平日里崔秀兰对秦巧儿的种种好,秦淮茹幽幽的叹了口气。
    “大过年的叹什么气,真晦气!”
    贾张氏骂骂咧咧的说道:“要是把霉运传给我乖孙儿,看我怎么收拾你!”
    饭后,趁贾张氏不注意,贾东旭悄摸摸的塞给秦淮茹一块糖。
    “我妈就这个脾气,你别和她一般见识!这是工厂发的糖,我特意带回来给你尝尝!”
    秦淮茹接过糖,虽然还没吃,心里却甜滋滋的。
    易中海的家中很是冷清,只有他们夫妇。
    两人默默的吃着年夜饭,聆听着别人家的热闹。
    刘海中的家里依旧是鸡飞狗跳,不时传出他训儿子的大喊大叫。
    至于阎埠贵家,则是熟悉的老一套说辞。
    “不能浪费粮食,要勤俭节约,做这么多菜也吃不了......”
    这一年,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幸福,但同时或多或少也有些缺憾。
    而随着一声声爆竹声响,新的一年也如期而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