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夏收
作者:梦安闲   我的乖巧小夫郎最新章节     
    提着两壶梅花酿,王昱依旧是走回去的,家里离镇上不远,每日走走也就能锻炼身体,骡子车只是偶尔去酒坊的时候用用。
    回到家的时候,程晨今日在家里正在给自家的几只鸡撒菜叶子吃,程晨也看到王昱了,扔下剩下的菜叶子拍了拍手上前说道:“夫君回来了?”
    王昱笑着点头提着手里的两个竹筒给程晨示意道:“买了两壶梅花酿,你和娘喝喝。”
    梅花酿啊,程晨很久之前喝过一次,还是他大哥在镇上买了两壶回家分着一人喝了一点,他还记得有淡淡的香味很好喝,两眼亮晶晶的接过王昱手里的竹筒。
    王母在房间里做衣服,布料还是王昱上次买回来的布,准备做上一身夏日穿,棉布的料子夏日穿吸汗舒服,听到程晨喊她,放下针线走了出来。
    程晨:“娘,夫君给我们买了梅花酿。”
    王母一听眼睛也笑了起来,她还没喝过梅花酿呢,只知道镇上有卖的,之前听人说过一筒要二十文呢。
    王母接过程晨递给她的竹筒,打开有一股淡淡的香气飘了出来,喝了一口,咂摸了一下难怪要买二十文呢,确实好喝又喝了一口就放下了,说道:“给你爹也尝尝。”
    程晨打开让王昱先喝,王昱没要,一筒没有多少,早知道多买两筒的,就想着这个程晨王母喝了好,把他爹忘记了。
    王昱:“你都喝了,喜欢喝下次再买。”
    程晨笑眯眯的点了点头,心里想着他绣帕子也可以挣钱,也能买给夫君喝。
    次日,宋柏言就说他母亲愿意去,王昱让他母亲第二日去,下午就托人去西岭村和程大哥说了这事,让他安排好。
    宋柏言感激的朝王昱拱了拱手:“谢谢。”
    王昱:“各需所求,不用谢,我们还是同窗呢。”
    日子就这样划过到了稻谷成熟的季节,田里稻谷金灿灿沉甸甸的,宛如大地的瑰宝。
    天气越发的热了,书院放了一个月农假,酒坊那边也放了宋母一个月的假,他们家情况特殊,家里的田也不能光靠宋柏言一人,连个做饭吃的人都没有。
    这里的水稻都是种两季,第一季二月份育秧苗,三四月种下,六七月成熟,接着耕田继续种下,九十月左右成熟,当然还能轮种一次小麦,不过他们这里主要吃米饭,吃面食的少,大多还是种的水稻,每家只会少量的种植小麦。
    两亩旱地里种的玉米也差不多成熟了,收完稻谷就要收玉米,之后还能再种植秋季油菜,次年五月左右成熟,菜籽可榨油,基本一年的食用油都有了,还能种些冬季吃的蔬菜,萝卜白菜等,既可以自己吃,也可以拿去镇上县里拿去卖,换一些收入,勤劳些的人家一年上头都在忙,少有闲下的时间。
    这几日天气晴好,田里的水也基本放干了,虽然学院放假,但是酒楼没有,所以这段时间去酒楼的时间改为早上了,做完酒楼的账回来王昱也能下田收割。
    他本身是没干过这个的,但原主农忙的时候下过田,王昱有些记忆,刚开始还不太适应,时间久了后越来越顺,就是稻穗弄的人身上痒,且天气炎热,汗水都要流到人眼睛里了,长时间弯腰,就越干越累。
    王昱站起身用手巾抹了一把脸,又擦了擦手,握着镰刀的手都是汗,需要注意安全不然很容易割到自己,看了一眼把自己远远甩在后面的爹娘……觉得自己还是弱鸡了,且无比怀恋现代的收割机。
    后面抱稻子的程晨见状拿着一壶水走了上来,倒了一碗水递给了王昱:“夫君你歇歇,喝口水,我放了薄荷。”
    王昱接过水也不客气一口喝下,水里放了薄荷,很是清凉解暑,接着又喝了第二碗,喝了两碗水解了不少暑气。
    程晨收起碗说道:“我去给爹娘送水,夫君累了就多歇歇。”
    “阿晨累不累?”程晨干的活是要把稻谷码在一起,用麻绳捆起来好挑着走,他们家今年有骡子车,就不用人力挑了。
    “不累,夫君和爹娘最累。”程晨的小脸也被太阳晒的泛红了。
    “累了你也歇歇,不用着急,做不完还有夫君呢。”王昱想伸手擦一擦他脸上汗,抬手发现手太脏了,又放了下来。
    他们家五亩地三个人两天就割完了,稻子运到晒场,这晒场是他们附近的几家人合力整出来的,和周家的晒场分开的,每家划分了一块地。
    稻谷运到晒场还需要脱谷,脱谷也需要人力,不过今年可以用骡子拉着石磙碾稻谷,等所有的稻子都碾完,落下的稻谷还要再扬一次灰,去掉灰渣和瘪壳,之后还要再晒两天,晒干后就可以装起来了,稻草都整好堆起来,用做烧火做饭。
    因要晒两天,晚上还要安排人去守夜,晒场都是粮食,防着有人来偷,几家商量着安排人看守。
    田里的稻谷割完后,程晨和隔壁的安哥儿背着背篓去自家田里捡稻穗,这个时候基本每家每户都有自家小孩去捡稻穗,能捡个一两斤回来,也是很开心的事。
    还有小孩围在一起,起火把谷粒扔进火里炸爆米花,当作零嘴吃,这时候大人也不会说什么,忙了那么久,抓一把稻谷给小孩玩玩也没什么,更何况这还是他们自己捡的,只是叫他们注意安全,不要烧到自己了。
    这段时间天气好,谷粒晒的很好,放到袋子里存放起来,这个时代,亩产大概四百斤,这个产量在王昱看来已经很好了,五亩地两千斤,也就是二十石,粮税是二十税一,二十石交一石的税,可以交粮食也可以直接交钱抵粮,大历粮税比较低,留下要吃的粮食和种子,家里田多的还有剩下可以卖给粮商,卖粮的钱基本就是农户的收入来源了。
    等着把稻谷都收好了,他们家还有两亩的玉米也熟了,一个个玉米金灿灿的挂在杆子上,只有两亩地四个人一天就收完了,玉米不多运到自家院子里晾晒就可以,晒干后容易保存还能磨成玉米面吃。
    再就是把第二季的水稻种上,他们家地不多前前后后忙了二十多天,这次的农忙算是全部结束了,田多的人家还需要忙上一段时间,虽然很累,但想着过几月又有收获就是值得喜悦和期待的。
    今年风调雨顺,家家户户粮食产量都不错,饭前饭后都在讨论这次收入。
    村子里弥漫着丰收的喜悦,王昱也坐在自家院子里吃着晚饭,桌子上有煮好的玉米,新鲜的玉米吃起来香甜香甜的,丰收过后总是喜悦的,吃着自家收获的粮食就更高兴了,就是前几日抢收的疲累在这一刻吃到嘴里也觉得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