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府学日常
作者:梦安闲   我的乖巧小夫郎最新章节     
    第二日正式上课,他们是新生同老生的进度不同,不在一个课室。
    王昱进来的时候,陈言文和宋柏言也在,课室还有两个人,陈言文正在和他们说话,看到王昱来了,打了招呼,“修之。”
    王昱笑道:“嗯,你们两个倒是来的早。”
    “住在书院嘛,也近。”主要还是今天第一次上课,比较兴奋起的早,随后和王昱介绍:“这是丁兄和赵兄。”
    王昱和他们打了招呼,两人也向王昱颔首道了一声王兄。
    这两个人知道王昱是这次的案首,有想结交的心思,但是第一次见面,不好太过热情,想着反正在一个课室,以后有的是机会,所以打完招呼就坐坐到自己的位置上了。
    课室的桌子分了两竖行,一行五个,王昱没有坐第一个的习惯,所以让宋柏言坐在左边第一个,他第二个,陈言文自觉的坐在第三个,丁尧和赵识瑞坐在右边。
    夫子来的时候课室只有五个人,夫子也知道这种情况,同他们介绍了自己后,就让他们自己默读,可以随时向他请教,学生还不齐没有办法讲学,几人也很听话,自觉的拿出书籍各读各的。
    除了院试免费入学的前十名,其他的也可以交束修进入府学学习的,王昱看了下课室的位子,只有十个,甲班应该只有十个人。
    今日他们刚来,虽然夫子说可以找他讨论请教,但大家都没上去,毕竟还不知道夫子脾气,不敢贸然上前,大家都在默默的读着自己的书,一直到午时下学。
    巧的是午时下学后,竟碰到之前在雁归楼遇到的两人崔浩和肖铭,没想到他们是府学的学生。
    崔浩知道今年书院会来新的学子,但没想到是有一面之缘的王昱,上前打招呼,“王兄,真的是你!当时听说今年院试案首叫王昱,我就想着是不是你。”
    “崔兄好!”王昱朝他拱了拱手。
    “来来,我向你们介绍王昱王兄,他就是写出,不是,默出黄鹤楼那首诗的人。”
    崔浩旁边站着几个学子,一说都围了上来,王昱没想到崔浩把这首诗传了出去,这会应付着叽叽喳喳的各种问题。
    王昱有些尴尬,只能告诉他们这首诗不是他作的,他也不认识作诗的人,那本书也只是偶然见到,现在不知道在哪里,好在大家都要去吃饭,没有问太久的问题。
    崔浩没有走,说是带王昱去府学膳堂,告诉王昱膳堂有哪些饭食比较好吃,一会儿可要尝一尝。
    王昱点头同意,向陈言文他们介绍崔浩等人,又说了当初是如何认识崔浩的,没想到他们也是府学的学子。
    七人一起去膳堂,崔浩向他们介绍府学膳堂有一道烧鸡做的很好吃,就是去晚了可能抢不到,他们今日在外面耽搁了一会儿,估计是吃不到了,不过可以尝尝别的。
    王昱他们第一次来膳堂,还是比较新鲜的,来膳堂吃饭的学子很多,府学在城郊,附近没有酒楼和食肆,大多是需要在膳堂吃饭的,不过崔浩说,也可以让自家送饭食来吃,就是有些麻烦。
    几人听了崔浩的建议,点了几样他说味道不错的,确如他所说,他们来的晚,烧鸡已经卖完了。
    “你们明日可以来早一些。”
    膳堂的饭食不说多么的惊艳好吃,但味道还算可以,王昱确实想尝尝那烧鸡是多好吃,陈言文还在一旁说明日一定要来早点买一只尝尝。
    几人相视一笑,吃过饭就分开了,崔浩还约了王昱下次也一起,没事可以去课室找他探讨学问。
    午饭后还可以休息半个时辰,王昱没在府学住,只能靠在案几上休息,陈言文他们也没去学斋,在课室陪着王昱,因是第一天来府学上课,精神还处于兴奋中,大家都没瞌睡,东聊一句西聊一句打发时间。
    府学的夫子大多都是进士出身,一是不喜欢做官,再就是几年派不上官,还有就是喜欢教书育人的,会到各府的府学州学县学应聘夫子或者自己开私塾,既然能在千军万马中过会试,说明学问是没有问题的。
    书院多个课室,每个课室都有一个主要负责教学的夫子,类似于班主任,主要授“经义”,就是四书五经,剩下的夫子教治事、算学、诗赋等,再就是一些杂学课室,琴棋书画,礼乐射御等。
    六艺属于兴趣课程可学可不学,一旬有一节六艺课,学习六艺需要额外交束缚,就像现代报兴趣班一样。
    王昱对御和射感兴趣,两样都学的话,一年需要交二十两,对于寒门学子来说确实贵。
    六艺中还有一个数,因大历对算学的重视,君子六艺里的数就纳入到了科举里面了,现在也进入常规的课程里面。
    课室学子没有来齐之前,夫子是不授课的,但每日还是要来,允许学子上前和他研讨问题,也允许学子在课室互相研讨,因着夫子的默许,丁尧和赵识瑞胆子也大了起来,声音也大了起来。
    不光是王昱他们被吸引了注意力,夫子被他们吸引注意力,也没说话就只是看着他们讨论,等着他们辩论的面红耳赤,夫子才下去挨个的点出了他们的问题。
    他们讨论的是楚汉相争,西楚霸王被刘邦逼的乌江自刎的事情,丁尧持胜败乃兵家常事,项羽应该过乌江,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谁输谁赢还不一定,项羽自刎实在懦弱,逃避责任。赵识瑞则认为中原一败后,大势难以挽回,虽然江东子弟还在,但谁能保证他们还能为了项羽重来?指出项羽的失败是历史必然,项羽刚愎自用,一意孤行。
    夫子走下来,本想说些什么,看到看的津津有味的王昱三人,到嘴的话变成了:“王昱,你认为呢?”
    王昱一愣,咋还问到他了呢,不是这两人在辩论吗?不过既然夫子问了,王昱也需认真回答,瞬间五双眼睛盯着王昱,看着王昱后背发凉。
    这个问题实在不好说谁对谁错,项羽有反抗秦朝暴政的壮举,也有和刘邦争夺天下的决心,但是最后他输了,说他不是英雄吗?也不是,王昱想了想说了一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来概括了。
    夫子点了点头,也没说丁尧两人谁对谁错,只说王昱这句话说的好,历史上项羽已输,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是值得称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