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七夕
作者:梦安闲   我的乖巧小夫郎最新章节     
    第二日,王昱下学后,和程晨苏师傅一起把崔夫人的衣服初稿定下来,修修改改了四五天才最终定了下来,剩下事情就交给程晨和苏师傅了。
    七月七日,七夕这日会吃巧果、种生求子、祈福许愿、穿针乞巧、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拜魁星等等。
    王昱下学回家陪程晨过七巧节,吃过晚饭两人坐在院子乘凉,王父王母也没打扰他们,早早的回房休息了。
    程晨今日格外的认真,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七孔针趁月光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不过因他自己经常穿针引线的,一次就过了,睁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睛看着王昱,表示快夸奖我啊。
    王昱是不吝啬夸奖自己夫郎的,朝他竖起大拇指说道:“阿晨真厉害。”
    程晨笑眯眯的放下针线,又去屋子里拿来前几日发的绿豆芽,之前王昱还在疑惑,程晨没事发豆芽干什么,还给豆芽盖了一间房子,没想到是这个时候用的。
    程晨喜滋滋的捧着豆芽出来说道:“夫君,你看,牙都发出来了!”
    “这豆芽做什么用?”
    “求子的。”说着程晨把豆芽用红蓝线捆成一束,随后又补了一句,“豆芽长得这么好肯定行。”
    王昱听完哭笑不得,这行不行的,不还是要看夫君的,“嗯,肯定行,今晚就努力努力,说不定就有小芽了。”
    听着夫君不害臊的话,程晨脸都红了,豆芽拿也不是放也不是,嗔了王昱一眼。
    晚上王昱确实很努力,反复折腾了三次,最后摸着程晨的肚子说:“放心,肯定能发芽。”
    但程晨听不到,他已经累的睡着了……。
    第二日程晨睡到巳时才醒,又想到昨日夫君在床上说的浑话,最后累的不行,说着不要了,夫君还不愿意,说不努力怎么能发芽呢,把他反复折腾最后累昏过去了。
    不过没过两天确实有个好消息,程家大嫂怀孕了,程大哥欢喜的不行,赶紧来家里告诉王昱程晨他们,程晨听了也高兴,他们家人丁本就不兴,这下大哥就要有两个孩子了,飞飞也有弟弟妹妹了。
    在王昱这里住了一天后就把大嫂送了回去,怀孕了再在酒坊工作就不合适了,还是身体重要。
    七月下旬的时候,苏师傅把崔夫人的衣服做好了,王昱让人连同穿衣指南一起送去给了崔浩,这两套衣服都是王昱同苏师傅按照图样重新设计的,面料采用锦缎,华丽柔然有光泽,用金线绣制仙鹤和孔雀图案,一套红一套绿,雍容华贵,端庄大气。
    送过去的第二日,崔浩就来王昱耳边一直叭叭,“修之啊,你知道吗,我娘收到衣服高兴极了,她准备办一场宴会给其他夫人炫耀,最重要的是我娘涨我月例了。”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对了,她叫我给肖铭也定两套。”
    王昱心想崔夫人这么高兴也没说给你也定两套?但不好打击他说道:“放心,已经在做了,你和肖铭都有。”
    崔浩知道自己也有,特别的高兴,又说宴会的点心他娘定陈兄家的,说是那日他带回去之后他家里人都说好吃。
    王昱看着面前喜笑颜开的人,顿时觉得认识这个人真的不亏,唠叨的性子也变的可爱了,实际上王昱知道崔浩性格一直都是这样,同陈言文是有些像的,同样的开朗热情大方,和他做朋友是很好的。
    王昱后来才知道,崔夫人为什么那么疼爱肖铭,肖铭是她妹妹唯一的孩子,奈何妹妹生肖铭的时候难产去了,留下肖铭一人。
    肖家后来又娶了一房夫人,新夫人有了孩子后对肖铭并不好,而且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肖铭从出生身体就不好,他爹有个新儿子后,对他就更忽视了。
    崔夫人知道这事后,上了肖家的门,第一次看到七岁的孩子,长得小小瘦瘦的,可怜极了,当时眼泪就掉了下来,抱着肖铭哭了一场,后来说什么都要带走肖铭,崔夫人第一次用夫家的势力压迫肖家,把肖铭带回崔家养着。
    肖铭从小身体不好,崔夫人更是对他上心,把他当亲儿子养着,好在崔浩是明事理的孩子,性子养的明朗大方,知道自家表弟从小生活的不好,对于他娘的行为也不在意,自己也受他娘的影响,要对肖铭好。
    所以不管崔浩去哪里,只要和肖铭在一起都会带着他。
    崔夫人这个宴会要是顺利做完,他们的铺子也会在府城迅速传开,想到这里王昱这会也高兴,说道:“那就谢谢崔兄了,下次休沐请你吃饭。”
    崔浩不在意的摆了摆手说道:“这有什么好谢的,对了以后别叫崔兄了,我有表字的,崔明哲。”
    “行,明哲兄!”
    崔浩像想到什么又同王昱说:“今年的乡试马上就要开始了,我打算下场,这段时间同你一起学习也是受益匪浅,特别是算学。”
    “明哲不用这么说,我们是互相进步,你也教了我不少东西。”
    今年八月乡试,崔浩如果顺利,乡试过了后还有第二年的会试再就是殿试,崔浩的学问在府学来说还是拔尖的,考过乡试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王昱:“预祝明哲兄乡试高中,摘的桂冠。”
    崔浩笑着说,“行,承你吉言,如若高中,我在京城等你。”
    王昱点了点头,两人又说了一会话就分开了。
    八月初的时候府城非常热闹,省里面参加乡试的考生都来府城,茶楼,书肆都是书生打扮的身影,包括青楼楚馆也是,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在认真读书,且有些读书人很喜欢给这些头牌、名妓题诗写词,以彰显自己的文采。
    王昱也感觉到府学的气氛日益严肃,乡试是由朝廷直接安排人来主持,八月六号府尊大人亲自来了一趟府学,府学的学生都是省里的精英,文章写的好的学子越多,说明他对治下的喻教越好,他的政绩也好,所以此次来鼓励应试的学子,希望大家都能榜上有名。
    王昱想到自己三年后也要参加乡试,竟有些紧张,三年时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但要在上千人里取得榜上有名也不容易。
    王昱也知自己对于学习的勤勉程度,比不上府学的很多学子,他心里的杂事太多,无法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
    从这三次的月考就能看出来,他后来后来能排在第二,还是因为他的算学和策论,和努力钻研了诗赋的原因,如果不是这个,可能连第二都保不住。
    而宋柏言一直在进步,自己只是勉强保住第二的名次,王昱想着不能再这么懒散了,必须要勤勉起来,以保证自己下次乡试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