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东林书院
作者:梦安闲   我的乖巧小夫郎最新章节     
    三人站在一个胡人的摊位前,看到上面有不少的珊瑚摆件和饰品,这个时代是没有假货,所以这些珊瑚都是真的。
    其中有一个红珊瑚摆件特别的漂亮,没有经过雕刻就是自然生长的形状,并不是常见用铜器或者瓷器装饰的,而是用一个很大贝壳托住,很有几分野性的趣味。
    摊主是一个胡人,看着王昱在摊位前站了半天,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大历话说着:“客官要是喜欢,价格好说,我这里都是实在的货,您看的这珊瑚就这一件。”
    王昱点了点头,越看越喜欢,“多少钱?”,
    摊主看着王昱他们穿着很不错,竖起一根手指,开口:“一百两。”
    程晨在旁边瞪大了眼睛,这么个小摆件要一百两?王昱也觉得有些贵了,这个摊主怕不是把他当冤大头宰,不过他确实很喜欢这个。
    “太贵了,五十两我就要了。”
    摊主一看这人怎么还对半砍价呢,着急了,“客官说笑了,这个珊瑚摆件在整个夜市也就我这里有了,就是在京城也不多见,九十两,不能再低了。”
    “五十五两,我知道珊瑚的价格,你也不用蒙我,成,我就买了。”
    摊主一看这人确实不好糊弄,咬了咬牙,“客官,我们在大历做生意不容易,珊瑚运过来也不容易,六十两,不能再低了。”
    王昱想了想,行吧,六十两就六十两,外邦人来大历做生意,商税还是比较高的。
    摊位上有不少珊瑚的小物件,王昱又看到一个雕的很可爱的珊瑚吊坠,珊瑚的形状像樱桃一样,下面用掐丝珐琅的工艺做的底托,整个看起来小巧又精致。
    王昱看到第一眼就觉得很适合程晨,就一起买了下来又给了五两银子,拿起来就挂在了程晨腰带上和香囊放在一起,说道:“果然很配你,改天换一个金珠串还能带在手腕上。”
    程晨也很喜欢,更何况还是夫君买的,两眼弯弯的看着王昱,街道上的灯光都盛到了他的眼睛里,灿若星辰。
    要不是场合不对,王昱真的很想亲一口,一手抱着装珊瑚盒子,一手牵着程晨的手。
    低头看到大宝了,觉得也不能厚此薄彼得给他也买一件,但是这里没有适合他的,又到处看了看,想着马上就要读书了,最后给他挑了一个象牙的笔筒。
    笔筒上还雕刻了精美的花草树木图案,王昱仔细看了看还是镂空的,雕工确实很精湛,不过价格也很绝,都赶上王昱珊瑚摆件的价格了。
    想着大宝还小,用这么贵的也不合适,但又确实很好看就先买了,等他大点再给他,最后还是给他买了个小泥人,不过在大宝看来泥人恐怕比笔筒好玩多了。
    王昱他们逛到街尾,居然还有卖盘兔这种野味的摊位,但之前喝了一碗汤这会还不饿,王昱只要了一份三人分着吃了,香气浓郁肉质鲜嫩,真的很好吃,要不是天气太冷,他都想买一份回去给王父王母尝尝了。
    这次夜市之行,三人逛的心满意足,买也买了吃也吃了,回到家里王昱把珊瑚和笔筒先拿去放在书房的架子上,摆好后左看看右看看,真不错,觉得自己眼光真好。
    十一月底的时候下了一场雪,天气越来越冷,上值的时候马车里都要放上炉子,不然太冷,人受不住。
    没过几日,宋柏言递给他一张拜帖,款落是蓝崇华三个字。
    “昨日和老师谈起给石头启蒙的事情,老师给了我两张拜帖,叫我们去东林书院瞧一瞧。”
    王昱知道东林书院的,据说这东林书院的名气仅次于国子监了,书院里有蒙学小学大学不同的课室,实际上国子监也有蒙学,但国子监不是谁都能进的,不过东林书院也很好。
    王昱看着拜帖,蓝先生的拜帖,应该很好用的,说道:“好,替我谢谢你老师。”
    知蓝老先生什么都不缺,王昱也没送什么贵重的东西表达谢意,就是让铺子做了两套刚出的冬装,又配了两盒好茶叶送了过去。
    刚好过两日就沐修,可以和宋柏言一起去拜访,提前入好学,明年开学就可以直接去念书了。
    沐修日,王昱宋柏言早早的就起来了,东林书院在外城,从家里出发坐马车需半个多时辰。
    东林书院建在外城的东边,穿过一个湖就到了书院正门,门上牌匾上写着东林书院四个字,王昱上前敲门,递上拜帖说明来意,开门的小厮看到拜帖把他们领着往里走。
    因着山长夫子的办公的地方在书院的最后面,所以三人需要穿过整个书院,进了第一道门,面前是一块很大的石碑,和现代大学的校训碑一样吧,上面用楷书刻着忠孝廉节四字,下面还有一溜的小字,王昱也没仔细看,隐约写着读经六法疏通大意什么的,就被领着去了第二道门。
    经过第二道门正对面就是讲堂了,两侧是廊庭,中间是花园,三人通过讲堂右侧门进去书院后面,右侧就是办公的地方,正前还有一栋两层的藏书楼,王昱他们看到的就只有这么多,但书院肯定不只这些建筑。
    小厮让王昱他们在外面等着,他拿着拜帖去见山长,没一会小厮出来说山长请他们进去。
    山长姓万名青,大概五十多岁,蓄着山羊胡须,一身素袍竟有些仙风道骨,王昱他们上前拜见,万山长看到拜帖上写着崇华二字,又听小厮说来的是两个年轻人,还不知所谓何事。
    这会听到他们自报家门,才知道一个是崇华的弟子,之前听崇华说到过,一个是京城名人,他也买过那几本书籍的,确实着的不错,很有用,他们书院也藏有此书供学子研读。
    万山长看着面前的两个人问道:“你就是子恒?之前只听你老师提到过,他收了一个天分很高的弟子,今日总算见到了。”
    宋柏言也没想到老师在别人面前提到过自己,赶紧又拜了拜说道:“正是小子。”
    “好好,你们今日过来所为何事?”
    宋柏言上前说了来意,他们两家的小孩到上蒙学的年纪了,经蓝先生的推荐,特地来东林书院拜见山长。
    原来是上学的事情,既然是崇华推荐的他收了也无妨,又一一问了两小孩的情况,都是学过三字经千字文的,发现不错就答应了下来。
    随后王昱又朝万山长拜了拜说道:“我们家还有一个孩子叫霍睿,已经七岁,也学过一些千字文三字经,书院可以一起收了吗?”
    这两日王昱也在想这个事情,平日里王昱教大宝念书的时候霍睿也在,就一起教了,小孩子记忆力不错,读书也勤勉,王昱想着一起和大宝念书也行,要是读出来了以后,大宝身边也有一个助力,所以王昱今日特地问了这话。
    万青这里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既然两个都收了再收一个也无妨,就点头同意了。
    随后交代他们,“蒙学一年束修是二十两,辰时上课申时下学,七日一沐修,你们明年元月十六的带着孩子来报道就行。”
    王昱宋柏言:“好,多谢万山长。”
    这和他们上值的时间一样,既然已经说完了王昱他们也没久留,同万山长告辞后就直接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