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旧人新家
作者:北斗七星2022   借我一缕阳光最新章节     
    ”老同学,”熊迹绣被迫说出缘由道,”这是给我看病的医生说的,我的那个神经被激活,压制了抑郁症那个神经,我恢复到原来正常的我。”
    ”还没听说挨顿揍,把病打没了,”宣广义嗔笑道,”那你真该请请初寒妞姑娘,言归正传,我想同寒妞姑娘商量点事,这就是我出席宴会的真正目的。”
    ”宣镇长,”初寒妞开朗地说,”我家的村归镇里管,镇里的事,我能做到的,会义不容辞去做。”
    ”境界高,我没白来,”宣广义公布说,”你也知道,咱们镇辖村屯,以生产大枣为主产品,眼见着要收获,今年雨水适中,预计大丰收在即,如何卖出去,是老乡们的心头病,你可否利用你的直播带货,帮着咱村民您把大枣推出去?”
    宣广义刚一停顿,初寒妞立言道,”我去年帮着我们村的几家农户推销过,很快就给带货出去,这事我能做,村民的困难也是我的困难,我会竭尽所能,在所不辞!”
    ”做事嘛,就不能白做,”宣广义交代说,”你可以享有带货收益,我会跟委托售卖的农户说的,市场经济,各取所需,互利共赢嘛!”
    ”宣镇长,”初寒妞坦诚地说,”我为乡亲们做事不讲索取,可不用考虑给我报仇,只要能帮着咱农民顺利把大枣卖出去,不再为卖枣难而困惑就行,他们也是我们的亲人。”
    饭局结束,在农家大院门口分别时,宣广义递给初寒妞一个口袋,并告知这是有个老朋友托他转交的,里面是几盒中成药,专门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他知道初寒妞奶奶患脑梗后遗症。
    ”谁呢?”初寒妞猜不到,就问,”宣镇长,这人是我认识的吗?”
    ”你认识,但你没见过,”宣广义说,”回家打开看看,里面有个字条,你一看就知道是谁了。”
    回到后山村,初寒妞把宣广义给她的口袋放到家里就去大棚了,她插这个空隙做场直播,毕竟宣镇长求到自己,怎可慢待。
    来到大棚,她对镇辖村屯的产量做了粗略估计,稍加整理文稿,开播后,她几句开场白,便进入正题,对本镇村屯所产大枣做了介绍,品质和去年带货相同,并预报了大枣的收获时间,欢迎到时踊跃下单。
    网红就是有号召力,特别是买过她带货的大枣粉丝和网友,表现出积极的购买热情,留言到时一定下单购买。
    既已答应帮着带货,就要一丝不苟去筹划,初寒妞盘算着去枣园和种植枣树的农户家采风,以扩大网友的认知影响力,同时也能实景拍摄大枣的外观,刺激消费心理。
    ”寒妞,”宣广义回到镇里又给她打了电话说,”你明上午来趟镇里,有要事相商?”
    ”好的,”初寒妞欣然同意道。
    下播后,初寒妞急忙回家,今天是吃饺子的日子,她割了一捆韭菜,打算包韭菜鸡蛋虾米的饺子,放虾仁太奢侈了,也没有。
    这时初寒妞才想起副镇长宣广义转给她的口袋,打开一看,里面有几盒中药,还附一纸条……
    纸条上曰:我们不曾蒙面,但你我算是有过交集的,我是你艾爷爷的儿子艾丁,包里是我托人买的治疗脑梗后遗症的中成药——秘方克栓。让你奶奶服用试试,据说可有显着效果了。
    字迹是手写的,洋洋洒洒,运笔入神,看了心里会舒服,写的真好看。下面还有文字:宣镇长是我的好朋友,我们曾在一起共事,他在镇里负责农业工作,如果你参与乡村建设项目,可去找他帮忙,他是这方面的专家。好了,有机会到深圳来,我会好好招待你,顺祝你的小生意,越做越好,再见!艾丁,年月日。
    回复致谢,表达了一个朴实女孩的心声:我不敢相信,艾叔对我奶奶的病也如此上心,那我更该好好孝敬我奶奶和我爷爷,谢谢叔叔,我会记着你的好。
    晚饭后初寒妞按照药盒上的说明,喂奶奶服药,心里暗暗祷念:奶奶,快点好起来,你好病了,我会带你和爷爷一起去旅游。你还没出去过,祖国有好多大好河山,该去看看?
    经与熊迹绣沟通,他同意雇用张与冉打理大棚农活,按月结薪,从此他不再为生计发愁。家养的溜达鸡一时半会儿见不到钱,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有份工作心里有底。
    在熊迹绣大棚劳作之余,张与冉也会到初寒妞家大棚干点活,每隔几天浇一次水,地里的野草随长随薅,总体量不大,而且能吃的野菜是不除的,等长大了再薅了吃,或是拿到集市上出售,有的人专门好这口。
    现状改变了,也将开启一个人的新生,尽管人生没有赢家,张与冉还是迎来了他的第二个爱情春天。本村有个寡妇沈晓玲,丈夫突发心梗意外离世,村里人嫌她克夫,多年未有人愿帮她牵线组成新家,还因她有个女儿,有心和她好,又忌讳她带个拖油瓶。
    沈晓玲与张与冉是同班同学,尽管二人心里有彼此,但前者不喜欢醉生梦死的男人,哪怕一个人过,也不想再有个累赘。
    牵线人是村长高金龙,他想撮合张与冉和沈晓玲喜结连理,但张与冉犹豫了……
    张与冉明白沈晓玲的顾虑,他决定找个机会和她好好谈一谈。一天,在干完农活后,张与冉来到了沈晓玲家。
    “晓玲,高村长跟我说了咱俩的事,我想和你谈谈。”张与冉眼神坚定地看着她说。
    沈晓玲有些诧异,但还是请他进了屋。
    “我知道你担心我像你前夫那样,但我不是一个醉生梦死的人。我想给你和孩子一个安稳的家。”张与冉真诚地说道。
    沈晓玲听了,心中一动,但还是有些犹豫不定。
    张与冉看出了她的心思,继续说道:“我们可以一起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好。”
    沈晓玲终于被他的诚意打动,点了点头。
    就这样,张与冉和沈晓玲走到了一起,他们决心共同经历生活的酸甜苦辣,携手走向未来。
    不出几日,张与冉和沈晓玲的感情开始有了质的变化。他们一起打理着家里的田地和养殖场,搬到一起生活后,他们的日子渐渐有了家的模样。
    而张与冉也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学会了更多的农业知识和技能。他也开始尝试在自家菜园子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家里的活和大棚的活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