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经济保安股可是给小鬼子立下大功了
作者:商专老七   谍与战最新章节     
    从刘阔海在当初的兴安镇警察署做特务系的副主任开始,就注定了刘阔海是小鬼子最早发展出来的嫡系汉奸警官。
    何况,刘阔海也为小鬼子办了不少‘实’事儿,小鬼子需要升职的时候,自然想起的就是刘阔海这个的铁杆汉奸。
    从特务股抓抗日分子,到治安股维持地方治安,再到经济保安股搞钱,刘阔海的履历还真是丰满的很。领导吗,越是全面,越是适合做领导。
    从某种程度上,这样的履历,也是小鬼子刻意在培养刘阔海。
    “老刘在经济保安股可是帮日本人捞到不少的经费,就凭这一点,省厅那边都是高度认可的,功劳可是不小。这不,马上,老刘的警衔也升了,警佐啦。”彭亮继续说道。
    “咱兴安县警务科走了扬子江,没了正科长,还不就是老刘这副科长管用了吗。”
    有道理!好赖不计是副科长了,在日本人面前的话语权就大的多了。警务科是日本人说的算,可是,很多时候,日本人也得给科长面子的。
    这么大的东北,小鬼子不还得指望汉奸来协助,才能维持小鬼子自家的统治吗。
    相对来说,本地警官对本地更了解,门路也更多,情报来源就多,小鬼子在可能的情况下,更愿意提拔本地汉奸。
    所以,在兴安县警务科,尽管外来派系也有实力的,小鬼子实际更偏向本地派的实权警官。
    “老刘,我这能不能回城,就全指望你了啊。”齐宝银说道。
    “老齐,在白桦镇警察署做一把手不香吗?非要回警务科?这里的公公婆婆可是蛮多的。”闫富贵问道。
    “香个屁啊,现在的抗日队伍闹的多凶,前一阵子,五十来个日军野战队伍,都被‘蟠龙山抗日义勇军’全歼了。你觉得就白桦镇那低矮的围墙,挡得住抗日队伍的迫击炮吗?”齐宝银牢骚道。
    镇子那玩意,真心算不上城。兴安镇升格兴安县之后,才扩大了城区,也大力加固、加厚和加高了城墙,这才算是城。
    ‘蟠龙山抗日义勇军’这一战,可是吓坏了不少汉奸,类似白桦镇的镇子里,日军的守备队,一共也没有五十个士兵不是?
    难道指望守城的自卫团?谁不知道自卫团的战斗力有多垃圾。
    “老齐,你是不是已经走通了回警务科的门路了?”彭亮问道。
    “自己的事儿,自己不张罗咋行?这不,老刘快升职了,我也赶紧来巴结巴结啊。”齐宝银说道,都是一起混了多年的实权派老警官了,刘阔海就算升职了,大家的称呼也蛮随意的。
    起码,私下里是这样的。
    “老齐,孟青凡在三阳镇做警察署的署长,资历也不浅了。”彭亮提醒道。
    “本来呢,我还是没有那个孟青凡机会大的。可是呢,扬子江要去穆棱县了,内部消息,那个孟青凡也会被扬子江调到穆棱县警务科里去。”
    新官上任,带个亲信,理所当然的,小鬼子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孟青凡要是不跟着扬子江去,一旦扬子江离开了,估计,孟青凡就在三阳镇呆一辈子吧。
    孟青凡和齐宝银下到镇子里做警察署的署长也有段日子了,当初,还不大健全的警察署,被这两位带着亲信基本都理顺了,这也是功劳吗。
    所以,这时候齐宝银和孟青凡调动,并不影响三阳镇和白桦镇警察署的正常工作。
    “老刘,你升职做了副科长,经济保安股咋办?”吴子墨问道,随即看向齐宝银,“咦?老齐,你回警务科来,做经济保安股的股长?”
    “呵呵!”齐宝银笑了,“子墨,还轮不到我的。”
    “啥玩意?轮不到你?老齐,你的资历可是不浅了,又到白桦镇警察署镀金了一把,这谁还比你牛逼啊。”吴子墨不理解了。
    不要小看了白桦镇警察署署长的履历,那可是重要的基层一把手的经验。何况,齐宝银在署长的位置上,理顺了整个白桦镇警察署,功劳可是不小。
    “吴玉水啊!”彭亮说道,这厮的能量的确是不小,起码,在兴安县的黑道,彭亮的势力最大,消息当然也最灵通的。
    “麻痹的!怎么可能是吴玉水?”吴子墨皱眉了,自己以后走商点啥玩意,都得经过经济保安股的。
    吴玉水可是真的和自己不对付,甚至没少诋毁自己,吴玉水还和吴子墨直接发生过冲突。
    “倒也是!”闫富贵先想通了,“日本人不断的扩充军警,经费不足,开始不断的启用大家族的子弟。收到好处了,日本人当然要回馈那些豪门大户的吗。”
    这样吗?吴子墨想想,自己被允许倒卖机枪,不就是因为这个吗。
    刘阔海在经济保安股干的可是业绩斐然,赚到了大把的经费,连省厅都认可了,这不,就升职升衔了吗。这样的话,谁不垂涎经济保安股股长的位置?
    出身豪门的吴玉水,履历也是不错的,对本地的走私行情自然也是极为了解的,的确适合做经济保安股的股长。
    上次吴玉水因为和吴子墨的争执,吴玉水被降职,警衔也被降为警尉补了。要是这次做了经济保安股的股长,警衔和职务,不又回来了吗。
    公平吗?这个世道,有个鸡毛的公平啊,就看小鬼子需要不需要你。
    “行了!不提那个吴玉水了,老齐,你能回警务股做股长也是不错的。”
    “我说也是,只要能回县城,哪怕是个副股长我也乐意。”齐宝银的要求还真的不高啊,要不是孟青凡跟着扬子江调走了,齐宝银这次连回警务科的机会都不一定有。
    “子墨啊,你这嘎吱吱的,还真的这么爱吃螃蟹啊?”齐宝银嘴里啃着鸡腿,满嘴流油,还是忍不住问道。
    “谁说不是呢?这螃蟹啃半天也啃不出二两肉,有啥吃的呢?”彭亮吃着肥腻的扣肉,也附和起来。
    旧时代,有钱人真的爱吃螃蟹吗?不是没有爱吃的,而是,爱吃螃蟹的有钱人也很少。
    旧社会,最讲究的是大鱼大肉,这样请客吃饭才是真的有面子,而且,肉,还是越肥越好的那种。
    举个例子,一九四六年左右,旧时代的上海个大体肥的大闸蟹的价格是一万元买六只,米价为每斤六七千块钱。大致一斤米的价格,就能买到两三只大飞蟹。
    大家觉得,这样的大飞蟹,真的值得有钱人趋之若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