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建棚架晾柿子
作者:兰风起   天命锦鲤,重生后我开挂了最新章节     
    族老们便发动了族中的每家每户都参与到这件事当中来。
    当然,族老们可不会愚蠢地将所有事情都说出去,招人嫉恨,只是含糊其辞地说了会有好处。
    顾氏宗族的族老们拥有足够的威信力,族老亲自出面,即使大家心中有些许不满,也不敢表现出来,就都乖乖参与了。
    不过相对于其他氏族来说,这样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毕竟族里的聪明人也不少,没有好处的事情,族老怎么会让族人去做呢?
    稍微思考一下就能明白这个道理。
    顾承宣读完章程后,紧接着又对章程中的每一条款进行了解读。
    刚才还有些摸不着头脑、对某些条款理解不够透彻的乡亲们,现在终于听明白了。
    等到顾承终于全部解读完毕,并告诉大家如果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出来时,众人终于按捺不住了。
    这里面实在有太多问题需要解答,
    比如,为什么摘果子一定要娘子们去,而郎君们就不行呢?
    一般什么时辰去采摘呢?
    一个月要轮到几次呢?
    当然,最受关注的那个问题便是一个月能够分到多少钱?
    当最后一个问题被提出来时,院子里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众人的目光纷纷聚焦于这位提问的年轻郎君身上,只见他一脸憨态可掬,让人不禁心生喜爱之情。
    大家都暗自感叹着他的勇气可嘉,因为他提出了一个在场所有人最为关心却又不敢轻易提出的问题。
    此时,顾承将目光投向了季长鸿,毕竟这件事情由他这个负责管理账目的人来回答自然更为合适。
    季长鸿微微一笑,轻捻着胡须,端的是一副十分稳重而又专业的模样,缓缓开口说道:“各位乡亲,季某深知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格外关注。
    但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我们山货行所接到的订单数量来确定。
    不过,请大家放心,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我相信我们的山货行必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这番话说得可谓是滴水不漏、中规中矩,虽然显得有些官腔,但显然乡民们对此还是颇为买账的。
    他们就需要官方给一个定心丸。
    听了季长鸿的话后众人纷纷鼓掌喝彩起来,每个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大干一场。
    就连一旁的顾卿芝,也被众人的热情与干劲深深感染,为自己能见证盛唐里的一大盛事而激动。
    接下来便是各家召开小型会议、推选人员的环节了。
    没过多久,一众被各家推举出来的候选人便已经站在了院子的最前列。
    这时顾泰开口了,“诸位选出来的人都是极好的,我们将会根据实际需要给大家安排活计。
    现在先请诸位排队到季先生这里登记一下,方便我们造册入库。”
    这话一听总觉得很正式的样子,许多心里打鼓的人一下子心定了下来,编造入册后他们家就能分上钱了。
    大家按照顺序,一个接一个地来到季长鸿那里进行登记。
    当然,这些人还要留下来接受一番培训,但无一不是精神抖擞、干劲满满。
    当培训结束时,众人走出顾氏宗祠已经是晚霞满天了。
    顾临一行人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抬头看了一眼天际的彩霞,情不自禁地感叹道:“明天又是一个好天气啊!”
    顾衍听了这话,不由自主地侧过头,看向身边的顾卿芝,轻声交待道:“卿卿,明天我要和曾婶子贺之叔他们一起上山去协助采摘工作,你就留在家里等我吧。
    到时候,我会早点回来,然后我们再一起去县城。”
    明天的行程顾卿芝一早就安排好了,是时候去县城送一批绢花了。
    也不知道陈娘子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听了顾衍的话,顾卿芝沉吟瞬间,觉得这样也挺好的,遂点了点头,“嗯,哥哥,我知道了。”
    毕竟,她今天挖回来的药材还没有处理呢,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处理一下。
    一行人回到家的时候,看见王氏正带着顾皓兄妹俩在做柿饼。
    一边是已经削好皮的柿子,另一边则是等待削皮的柿子。
    王氏看到众人回来,便朝着他们招了招手,说道:“正好你们回来了,快来帮忙把这些柿子处理好。
    我去准备晚膳。”
    说着,她站起身来,收拾了一番,便走向厨房。
    顾承紧随其后,笑着对王氏说:“云娘,我来帮你烧火吧。”
    做柿饼什么的,肯定比不上和妻子一起做饭重要啦!
    进去厨房后,他便开始熟练地生火烧水,为晚餐做准备。
    王氏甜蜜地笑了。
    君子远庖厨这句话,在他们家向来是不存在的。
    顾卿芝等几人面面相觑之后,便主动承担起了剩下的工作任务。
    她看着皓哥儿,心中不禁感叹,这孩子可真是够拼命的啊!
    这几天居然摘了这么多柿子。
    她抿了抿嘴唇,有些担忧地说道:“这么多柿子,屋檐下怕是快要挂不下了吧?”
    顾衍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确实如此。
    他皱起眉头思考片刻后提议道:“后院空地比较多,我们可以在那里搭建一个棚架用来晾晒这些柿子。”
    顾临听了,表示非常赞同:“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而且刚好后院还有许多竹子,可以利用起来。
    这样一来,不仅能晾柿子,以后放些其他东西也很方便。”
    顾衍接着看了看地上装满柿子的箩筐,意识到这些柿子短时间内难以处理完毕。
    于是他说:“行,卿卿,你们就在这里继续处理这些柿子吧。
    我和长兄去后院搭建棚架。”
    “嗯,好的,你们去吧。
    确实需要一个棚架,不然这些柿子都没地方挂了。”顾卿芝点头应道。
    就这样,因为制作柿饼的缘故,顾衍和顾临在后院墙根下又增添了一排简易的棚架。
    他们一直忙碌到很晚,才终于将棚架搭建完成。
    王氏则在后院准备了几盏油灯,众人借着灯光,将柿子一一挂到了棚架上。
    其中最开心的当属顾皓了,他兴奋地跑来跑去,帮忙传递柿子,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