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城市户口的重要性
作者:妙无涯   五十年代,包办婚姻原配不下堂最新章节     
    白宝珠压下心中的疑惑。
    “行了,娘知道。熙茂,这是娘和你爹之间的事,你不要参与其中,知道吗?”
    白宝珠还不知道,沈熙茂已经和他爹犯过浑了。
    沈熙茂眼中都是怒意,斩钉截铁的道,“我只有娘,没有爹!”
    白宝珠使劲拍了儿子的脑袋一下,“臭小子,娘的话你也不听了,是不?!”
    沈熙茂心虚的眼神瞟向别处,丝毫不敢提及,自己把爹娘的结婚证书撕毁,还和自己爹打了一架。
    看到儿子还是梗着脖子,白宝珠知道他一时无法接受,也不强求,“别和你爹耍性子,闹矛盾,若是心里别扭,暂时少接触就是。”
    沈熙茂自己运了会气,看娘满眼的焦急,终于轻轻点了点头。
    “娘,在部队住几天吧,这边新建的家属院,特意留了招待探亲家属的房子。”
    “不了,等娘下次再来看你。”
    沈熙茂虽然不舍,也没再挽留,他整日忙着训练,也没时间陪着娘。
    母子三人,谁也没提通知沈伯亭来说会话的事,沈熙茂请了一个小时的假,亲自把娘和大妹送到了镇上,看着两人坐车离开。
    白宝珠回了省城,却没直接去火车站,而是又找了个旅社住下。
    她这次来,除了不放心儿子,还有一个打算。
    她知道以后政府会建立户籍管理制度,城镇和农村户口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一个城镇户口,关系着读书,工作分配,还有口粮。
    各种供应资源都向城市倾斜。
    就算是那三年自然灾害,城里也是有定量粮食供应的。
    若说城里人吃不饱,没有力气工作,饿的浮肿。
    那农村的情况只会更糟,种的粮食供应给了城市,支援建设,每家只能留很少的口粮。
    粗糠,麦麸,草根,树皮,所有能入口的东西都端上了饭桌。
    就这样,也是饿死无数!
    那个梦中,直到她小孙子上学时,户籍制度带来的影响才渐渐取消,可以说会影响之后的几十年。
    更别说,经济腾飞后,城市的房价,那更是翻着倍的一路飙升。
    她再不想像梦中那样,日子过的苦出了汁子,受了半辈子的累半辈子的穷,到最后垂垂老矣,什么都没给儿女留下。
    所以,她打算在省城买一个小院子,带着孩子们把户口落户在省城。
    上次回娘家,爹也有在省城里买院子的打算。
    自从白老爹在医院救醒了沈熙茂,他的名声在小范围内就传播开来。
    消息慢慢扩散,有门路的人,渐渐找上门来,去白家求医看病。
    有行动不便,或是不方便上门求医的,就会请白老爹来省城。
    十天半月,他总会来省城一趟。
    中医治病,讲究的是循序渐进,调节内里。
    除非是急病,下重手段,见效快。
    否则,还是由内及外,从根本上治疗,那需要的时日就长。
    每次病人家属,虽然都是高规格的接待,安排的吃住都是最顶级的,可到底不如自己家里舒适自在。
    所以,白老爹早就动了在省城买个小院子的念头。
    “买院子?娘,这省城的院子怕是不便宜吧?咱家。。。”
    白宝珠笑着道,“家里凑凑,买一个小院子的钱还是够的。”
    白宝珠也没打算买大的院子,就买个小院子够住就行。
    以后那十年,有多余的房产也未必是好事。
    想要买房产增值,怕是也要等到三十年以后了。
    “娘,咱们省城人生地不熟的,去哪买?”沈安澜倒是在省剧团住过两个月,可那段时间排练都到很晚,根本没在附近逛过。
    “买院子,无非就是住着舒心,出门方便。最好离学校近些,以后三个小的上学方便。
    再有,若是附近能有一个医院,那就是最好,若是有个急症看病方便。”
    母女两个在省城逛了两天,白宝珠最后还是决定在省政府这一片区域选一处民房。
    一是现在社会并没有完全安定下来,这附近的治安要远远好于别处。
    二一个是,城市的政治中心,交通通常都是十分便利的,有公车,有电车。
    省里最大的钢铁厂,就在省政府三条街外,直线距离不超过三里地。
    而且,医院,学校,百货,都在这片区域附近。
    选定了区域,那就是挑选院子了。
    白宝珠带着沈安澜,从省政府对面的街上走过,经过那一片街边摆摊的地方,就从吴老太眼前径直走过,老太太丁点没认出来。
    白宝珠并不担心吴老太认出她,不说她上次做了面部的遮掩,在身高形态上她都特意塌着肩膀。
    一个有着死仇的劲敌,在背后虎视眈眈,殚精竭虑的妇人。
    一个心里安定,泰然处之的女子。
    整个人散发出的气质是完全不同的,白宝珠自己照镜子时,都觉得整个面容都透亮了几分。
    若是面对面碰见,吴老太顶多会觉得是自己曾经见过,有些眼熟的路人罢了。
    白宝珠和普通行人一样,从摊子前经过,边走边和安澜说着买院子的事。
    若是安稳盛世,这附近的房产自然轮不到白宝珠一个外乡人来买。
    一旦放出消息,早就有消息灵通的人买下了。
    可现在,虽然新政权建立了,可人们对这世道能太平多长时间,心里是抱着怀疑态度的。
    而且,前几年,这块土地上政权更迭,每一个政权建立,都要急于建立自己的经济秩序,超发大额纸币,物价飞升。
    还有旧政府准备撤退时,大量发行金圆券,强制要求市民,用银元,金银这些硬通货币兑换纸币。
    旧政府撤退时,带走了大量的银元,金银。百姓手中金圆券就是一堆废纸。
    加上战争,灾害。
    有些商人资本家,大发国难财。最贵时,竟然买一粒米,要一百三十元金圆券。
    政权变换后,虽然可以兑换新政府的纸币,可按比例1元新纸币兑换一万元金圆券后,市民手中的财富损失殆尽。
    现在,物价还是处在高位,粮食,日用品,这些日常开销,有些人已经捉襟见肘。新政府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
    有些人索性卖了城里的房产,回乡种田,还能勉强度日。
    这部分市民,出售房产,都是直接和左邻右舍,亲戚朋友放出消息,,或是在中介那里登记售卖。
    还有一部分政府认定为无主的房产,都在房管所的名下,可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