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大白话才最容易传播
作者:楼顶望远   李二:我表弟过于给力最新章节     
    李世民取出那张还未正式发行的报纸,说道:“靠这区区报纸怕是不够吧?”
    吴正义点头:“自然不够,大唐识字的人才有多少,看不懂文字还是要听那些识字的掰扯。”
    “现在的报纸只是一种把表哥的态度和朝廷决策传递出去的方式而已,顺带作为一种推进知识普及的手段,真正的作用要到几年之后才能发挥出来。”
    “表弟可有良策?”
    李世民拿着这份报纸研究了几天,也发现了吴正义提到的问题。
    报纸说到底还是一种传递文字信息的载体,识字的人有限,报纸上的信息很难毫无阻碍的传到普通百姓耳中。
    原本想要依靠报纸来夺取话语权的想法在他心中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不过吴正义既然主动提起此事,他也想听听吴正义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吴正义说:“办法总比困难多,百姓不识字不要紧,听还是没问题的。”
    李世民有些失望道:“朝廷有专门的人到各地宣读重要的公文,但是并无甚起色,反倒会引起百姓的不喜。”
    找识字的人替朝廷向百姓解读政令是旧例,从秦汉时期便有了,隋以来朝廷更是加大了相关的投入,可是效果却并不明显。
    下面的百姓该不了解朝廷政令的依然不了解,甚至因为这项举措还引发了不少麻烦。
    吴正义嗤笑道:“朝廷请的那些读书人多数与士族关系紧密,让他们替朝廷张目就是个笑话,跟‘堂下何人为何状告本官’一样可笑。”
    李世民哑然失笑:“表弟这个比方真是清新脱俗啊!”
    “可是不用他们又用谁呢?朕总不能让朝廷的官员去乡野市井间宣读政令吧?”
    “表哥真会开玩笑,就您手底下那帮自觉高人一等的家伙会帮朝廷说话?”
    吴正义不屑道:“他们不直接煽动百姓造反表哥就该偷着笑了。”
    “你那是什么表情?朝廷官员没你想的那样不堪!”
    李世民没好气道:“你要是有办法就直说,不要拉踩!”
    皇帝也是有脾气的,吴正义这话戳心窝子,他能忍着不动手已经算是有涵养了。
    吴正义满不在乎道:“办法很简单,就看表哥够不够大气了。”
    “办法就是让你在大唐境内开通邮路?”
    吴正义要求的几个条件之中,其他的不难理解,无非是权与利二字,唯有开通邮路这件事李世民看不明白。
    吴氏商行的账目他看过,所有的经营项目中只有两个不盈利。
    一个是在琼崖、南洋、杭州等地修建的港口码头,一个是遍及南洋、九真、河南道与关中的邮路。
    修建港口关系到琼崖的海上贸易,前期投入后期收益,不难理解。
    但是邮路该怎么赚钱任凭李世民和几个智囊想破头皮也看不到盈利的希望。
    邮驿体系朝廷也有,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完全就是赔本的买卖。
    只是直觉告诉他,越是看不懂的越重要。
    所以他这几天一直在考虑该如何答复吴正义。
    垄断海贸、石碳开采、各地县学的学子,这些条件在不损害朝廷利益的前提下不是不能给琼崖侯府,反正除了人之外,其他的东西朝廷都伸不上手,也不知道该怎么操作,由琼崖侯府去运作朝廷能省去许多麻烦,还能得到一些税收,怎么算都不亏。
    而且吴正义也不是那种吃独食的人,朝廷与他合作肯定是利大于弊。
    不过在邮路的事情上,李世民有些犯难。
    吴正义让方德给自己弄来一壶热水,给自己和李世民倒上,喝了几口润润嗓子才不慌不忙的说:“表哥,我打算把邮路做成一个商业综合体,与朝政无关,这一点您可以放心。”
    “商业综合体是什么东西?”李世民不解道。
    “就是将邮路当做一个平台,将通讯、运输、金融汇兑、书籍报刊发行等业务集中到邮路上去,集中资源建立一套高效完整的经营机制。”
    李世民摇摇头表示听不懂。
    吴正义无奈道:“简单来说就是单纯的做邮路不赚钱,我又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传递网络,因此要用与邮路相关的产业来维持邮路的运行。”
    李世民依然摇头。
    “算了,嘴上说不清楚,回头我让小青和广存做一份详细的规划书给表哥,过于专业的东西表哥问广存便好。”
    后世邮电系统之复杂是这个时代的人难以想象的,李世民不理解也不奇怪。
    吴正义只是希望李世民能看到其中的巨大价值,不要产生什么不好的联想。
    “好吧,朕等着你那什么规划书,现在还是说说报纸的事情。”
    李世民知道在自己不懂的领域纠结是浪费时间,既然吴正义说会给自己详细的解释,他便把话题引回来。
    吴正义一口气喝下杯中水,打着水嗝说:“朝廷的政令传达不畅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世家人从中作梗,不想朝廷的影响力下沉到地方上。”
    “二是朝廷的那帮大老爷没有从实际出发,颁布政令时喜欢用许多诘屈聱牙的行文,不说那些在乡野坊间宣读的读书人能不能看得懂,反正我是不懂的。”
    “表哥给我的几道旨意都看得我迷迷糊糊的,您能指望大字不识几个的百姓弄懂政令的内容?”
    说起这些,吴正义就来气:“表哥,文字是用来传达记录信息的,搞的那么晦涩艰深有什么用?”
    “书面上的那些用语不过是读书人建立的一种知识壁垒而已,为的是提高读书识字的门槛,朝廷用读书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与普通百姓沟通,要么是对牛弹琴,要么是鸡同鸭讲,效果自然有限。”
    李世民指指报纸上的内容道:“所以你就打算用这等大白话来刊印报纸?”
    “大白话怎么了?百姓喜欢听的就是大白话,之乎者也的谁搭理你!”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文章面世,那些读书人有什么反应?”
    “大不了骂几句有辱斯文呗,他们还能来咬我?”
    吴正义道:“大白话才最容易传播,我没有理由不用。”
    李世民心中感叹,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