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吴家事结
作者:湖中的树   我是林弋家生子她不认命最新章节     
    金吾卫的办事效率极快,也就两日的光景,吴府之事皆一一记录在册。
    一名金吾卫将此依制禀明了左街使,他听了之后大手一挥命人即刻前往吴氏宗族通知善后,奈何那人当时便回了话,吴家族人于前一日城门关闭之前到了吴府,还聚在门前闹着要进去。
    “怕是沈家使了人去递的信,也好,省得咱们跑一趟了,待吴家人在文书上签字画了押,便把咱们的人撤回来罢。”
    “撤回?街使,那这案子要如何定论?”
    “定论?”
    左街使摇了摇头,随手拿过一卷宗翻看起来,“这案子咱们可破不了,更遑论定论结案?
    回头你让人把一应案卷依例抄上一份,一并归在陈年积案里便可。”
    “街使……咱们的人也不继续往下查了么?”
    “查?如何查?”
    左街使把手里的案卷扔到书案上,嗤的一声,皮笑肉不笑的勾唇说道。
    “你可还记得,曩时我在沈府询问那沈大郎君,他沈府是否有歹人出没,又或者是与人结过仇怨,他是怎么回话的么?”
    那名金吾卫似是回忆了一下,蓦的,他的眼睛就是一亮,“记得,曩时沈大郎君想也不想的,一开口便说了不曾。”
    “是呀,不曾……”
    “那你又知晓这是何意?”
    那金吾卫想了想,又摇摇头,他就是有猜测也不能说出口,这便是身为手下的生存之道。
    果不其然,左街使白眼一翻,嗔他道,“笨死你得了。”
    “呵呵……
    属下要那么聪明作何,属下知晓安心追随街使身边即可。”
    “你呀你……
    看似蠢笨,实则是我手底下之人里脑子最好用的一个。
    不是所有人都知晓何为知足,这便是你最可贵的地方。”
    “街使,你还是说说案子罢。”
    左街使再次摇了摇头,“沈大郎君明知背后之人是谁,却全然无任何动作,便说明这人不是他能动得了的。”
    似是想到了什么,左街史叹了口气,“别再问了,哪一年都有一两个的案子结不了,添一个减一个的……也就那么回事罢。”
    话落,左街使便不再开口,继续处理他手头上的公文。
    那金吾卫见状也不言语,拱手作了个揖后退出了值房。
    槐花胡同,吴家正厅
    吴家宗族派来给京安吴家善后的主事人此时正坐在上首,只手不停的捏着他的眉心。
    听到有脚步的动静,他闭着眼睛沉声开了口,“族中过来送亲的人都找到了么?”
    “回七叔,全部找到了。
    就是这京安城里一时半晌的寻不到数量如此之多的寿材,怕是……”
    还不待来人说完,吴七叔手掌便落在了扶手上喝道,“那就出城去寻,头七之前务必要全数凑齐。
    另外,那些个死了的仆婢也要予一口薄棺厚葬,切勿扔去乱葬岗了事。”
    如若不然,世人少得要说道他们吴家苛待下人、不尽人情。
    这点子道理来人自是懂的,他才想张口接着说下去,这时,一个仆从打扮的人急步走了进来,对着上首的吴七叔就是一揖,“禀郎君,十一娘子并沈家大郎君、二郎君、三郎君、四郎君登门吊唁。”
    闻言,吴七叔眉头微微紧了紧,看了身边之人一眼起身迎了出去。
    因着吴家一门悉数殒命,吴七叔便使人在外院搭棚设了灵堂,而内院,有他从宗族带出的另一些人,在逐个院落依账核验。
    “十一妹……”
    “七族兄……”
    兄妹二人见面相携痛哭,一旁跟着的人也随之落下了泪,一时之间,整个外院里充斥着阵阵哭声。
    许久之后,吴七叔这才抬了手拭去了眼角的泪水,扶着吴氏轻声说道,“十一妹,节哀,咱们先至灵堂上香罢。
    大郎,招呼着你的弟弟们。”
    “是,七舅父。”
    吴氏就着吴七叔的手一踏进了灵堂,入眼的就是排成排的棺材,还有一些只躺在架子上,身上只覆了一层白绫的……她的亲人。
    这……
    吴氏转头看向陪在她身边的族兄。
    “京安城里所有的寿材铺,但凡有现货的都被咱家买过来了,有一些个实是不成样子的,我便叫人拨去给那些一并罹难的下人用了。
    七妹放心,我已经遣了人去城外搜罗置办了。”
    这时,跟在他们身后的沈樉上前一步开口道,“七舅父,我已经派了人出了城,相信城门关闭之前便能运回来。”
    听他这么说,吴七叔抬手又拭了拭眼角,伸手在沈樉的手臂上拍了拍,“大郎,你是个好样的,你为吴家做的事舅父都记在心里了。
    唉……你表妹竟是个无福的。”
    说着,吴七叔的眼圈里又蓄满了泪水,而一旁的吴氏也跟着呜呜哭出了声。
    “七舅父,母亲,咱们还是先过去祭拜舅父舅母要紧。”
    兄嫂的灵柩就在眼前,吴氏伏在棺木上痛哭不已,最后眼前一黑当场晕了过去。
    对此,沈樉早已料到,伸手接住了自家母亲,扶到一边让她靠在陶婆子的身上,而他则是带着三个弟弟在灵位前上香祭拜,这才将他们一并送上了马车。
    自家母亲时不时的便会哭昏过去,沈樉不能把她留下来,以免她真的出现意外,而二郎的身子一向孱弱,能来祭拜已属不易,更不肖说留他下来彻夜守灵,三郎、四郎更是不必说,一个在日前遇袭时受了伤,另一个年纪还不到十岁,这几个兄弟留下来陪他守灵属实不合适,他少不得还要分心在他们的身上。
    就这样,沈樉在吴家一连待了几日,头七一过,便与吴家人一道扶灵回了吴氏宗族。
    因着这一支皆毙于横祸,故不能依祖制葬入祖坟,而是由着宗族请了大师另寻了一处风水不错的山头将其安葬。
    这一日晨起,清明院。
    林弋才从家中过来,不料迎面对上了林平,当下她的眼睛就是一亮,笑着招呼道。
    “阿兄,你何时回来的?这是又要出府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