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安置
作者:清风芙雨   我拥有商店系统最新章节     
    “房间只有板床,现在夏天还没事,冬天可是冷的很,你们可以去找村里的人帮忙盘炕床。”
    “盘一个炕床,大概花费在十三元左右。”
    “需要木箱子吗?需要的话,我现在带你们去买。买回来,你们可以用来装衣服。”
    “那麻烦霞姐。”舒惠玲开口道。
    许清商店有木箱子,但是她带的东西没有木箱子,不可能贸然拿出来,所以也跟着一起去买木箱子了。
    走到男知青的院子时,余绮霞喊了一声,问新来的男知青要不要一起去买木箱子。
    随后周秉和、陈正、陈州三人出来了,跟着一起去买木箱子了。
    路上余绮霞也没有闲着,给他们说了一下知青院的情况。
    “我们大队现在还有十六个老知青,有八个知青因为娶妻或者嫁人,所以搬出了知青院。”
    “知青院旁边的房子,是老知青孔占伟和黄丽的房子。俩人都是知青,结婚后,找村长批了地基,修的房子。”
    “结婚四年了,生了一个儿子,儿子叫孔嘉,今年两岁。”
    “隔壁这三户,都是男知青娶了本大队的姑娘。”
    余绮霞给他们简单的介绍了一下。
    没走多远,又看到一户人家。
    余绮霞低声道:“这户人家千万不要去招惹。”
    “刘老太吝啬、贪小便宜、爱传是非。还有一个混混孙子,偷鸡摸狗、打架、赌博。”
    “所以遇上这家人,千万千万要多选一些,免得沾染上麻烦。”
    几人连忙点头,表示会离远点的。
    陈州询问道:“霞姐,刚才张哥没有说吃饭的问题,我们吃饭怎么解决?”
    余绮霞回道:“吃饭,我们老知青都是分开吃的。至于你们,可以自行商量安排。”
    舒惠玲有些诧异:“没有一起吃吗?”
    “以前一起吃的,后面发生了一些事情,所以分开单独开火了。”因为有人偷摸的偷粮食,所以分开了。
    “你们的补贴,记得去大队部找杨会计领取。”
    “我已经帮你们问了,你们第一年下乡,每个人供应40斤大米、半斤油,第二年就减半,第三年会按实际情况补贴一些东西。”
    几人同时点点头,表示清楚了。
    当时报名下乡的时候,知青办有给他们说过有补贴。至于补贴什么,都是公社安排的。
    “你们算不错的,我当时下乡的时候,一个月才供应30斤大米。”
    “后面我们向公社反应后,供应才提了上去。”当然,他们也得到了补偿。
    陈州:“那我们得好好感谢霞姐你们,要不然我们新来的知青,怕是也要吃不饱了。”
    说完,陈州一副郑重其事的鞠躬感谢。
    余绮霞连忙摆手:“哎呦,我可受不起。”
    陈正拍打了一下陈州的头,开口说道:“霞姐别介意,这臭小子就是促狭鬼。”
    余绮霞摇了摇头,表示不介意。
    余绮霞看着远处的麦田,想到了什么,开口道:“现在乡里正忙着收小麦,你们要盘炕,也得等农忙结束。”
    “西岗子大队的条件还算不错,靠山靠水。”
    “山上有不少的野果,山核桃、山梨、山李子等;野生中草药有山参、天麻、车前子、五味子、细辛等。”
    “山野菜有刺嫩芽、蕨菜、薇菜等十几种;野生食用菌类主要有榛蘑、松树蘑、元蘑等。”
    “只要人勤快的,都不会饿着,而且还不会缺钱。”
    “像我,每年等农忙结束,就去山上捡野果,菌菇拿到集市去卖。”
    舒惠玲有些惊讶:“可以买卖吗?不是说私人买卖是投机倒把吗?”
    余绮霞嘴角抽搐了一下,解释道:“投机倒把罪,顾名思义即是以买空卖空、囤积居奇、套购转卖等手段获取利润。”
    见舒惠玲有点没有听懂,余绮霞通俗的解释道:“不可以倒卖,就是去农村收购农副产品来卖是不允许的,那叫投机倒把,是犯法的。”
    “还有个人不允许买卖粮食和粮食制品,这叫统购统销。粮食和粮食制品的买卖,只允许国有企业或者大集体企业经营。”
    “所以去山上捡野果菌菇,自己种的菜,拿去去卖是可以的。”
    “除了有集市,柳河县还会定期组织规模很大的物资交流大会。”
    “当然,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管理。有的地方可能管的严,不允许私人售卖任何东西。”
    “不过这种地方应该很少的。”
    “对了,狩猎野生动物,小型的野鸡兔子,自己偷摸的弄来吃没有问题,但是私自大型狩猎,是违法的。”
    舒惠玲心中挖槽一声,小说误我。
    舒惠玲是从21世纪穿越过来的大学生,她是在七天前穿过来的。
    穿过来的时候,家里就通知她要下乡支援建设。
    她当然同意了,要不然留在家里,让人发现她不一样了不成。
    而且她还有个金手指,能够种植的空间。
    在空间里种植蔬菜等作物,三天就能收获;稻谷,玉米等作物,半个月就能够收获;水果一个月能够收获。
    她出发前种下的蔬菜已经能够收获了,不过因为在火车上,所以不敢进空间去收菜。
    而舒惠玲已经打算好了,她下乡后,要怎么赚钱。
    一是废品站淘宝!
    二是售卖自己空间种出来的粮食。
    但是现在听了余绮霞的一番话后,她觉得第二条赚钱的路子,她得慎重考虑考虑。
    一路闲聊,很快到了王大爷的家。
    王大爷家是砖瓦房,因为王大爷的木匠手艺,让他们家过的不错。
    “王大爷,在家吗?我是知青院的余绮霞,带新知青过来买木箱子。”
    “来了。”一个明亮的声音传来,然后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开了门。
    王大爷正在院子里抽着叶子烟,扫视了新来的几个知青,开口道:“东子,带她们去木房看看。”
    “看中的,告诉东子。要是搬不动,到时候我让我儿子给你们拉过去。”
    “知青姐姐,跟我来。”东子带着她们到了木房。
    “箱子都在这里了,大号的箱子四十元一个,中号三十元,小号二十元。”
    “这么贵!”罗美珍大声道。
    “这位姐姐,我爷爷卖的不贵了。公社大号的都卖到四十五元了,而且还要票。”
    “我爷爷四十元就卖给你们,还不要票证,要不是看在你们是支援的知青,根本不会这么卖。”
    “这樟木箱子,是我爷爷纯手工打造,还刷了红漆,用个几十年不是问题,所以算下来,一点也不贵的。”
    许清点点头,这箱子比她家里的箱子大多了。
    她家里的箱子和中号的差不多大,她妈妈都买成三十五元,还用了票。
    这王大爷做的大号箱子这么大,放两床厚被子都不成问题了。
    这么大,卖四十,确实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