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锦衣夜行
作者:谈花弄影   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最新章节     
    明朝初期,老朱为了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决定建立一支秘密的情报队伍,以监视朝中大臣和地方官员,而这支队伍就是后世人见人怕的锦衣卫。
    在明朝中期,锦衣卫的权力逐渐扩大,成为了一个令人畏惧的存在。他们不仅有权监督官员的言行举止,还可以对普通百姓进行严密监控,甚至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锦衣卫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由于其权力过于集中,容易导致滥用职权和腐败现象的发生。此外,锦衣卫的行动有时也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从而失去公正性和客观性。
    锦衣卫贯穿了明朝的历史的始末,它是一把利刃,使用好了可以维护大明的稳定,但如果没有掌控好,也很容易伤到大明。
    可能是上次苏杭,淮西等地粮食上涨的问题,让老朱感觉中央对地方的掌控较弱,所以现在就成立了锦衣卫,目的就是要掌控各个州府的变动,也包括修建的上海码头。
    \"毛骧,把锦衣卫的名册拿上来\"
    显然老朱是早有准备,以前只是在暗地里布局,影响力只在应天府内,朝堂当中,现在宣布出来就是要大力发展锦衣卫,把这把刀磨锋利。
    荣升锦衣卫指挥使的毛骧,从没有人注意的角落旁闪身而出,掏出一本厚厚的名册递给老朱。
    老朱没有接过,眼神示意了一下朱标。
    朱标顺手拿起来翻阅,里面人员的名单,遍布各个角落。
    特别是朝中那些大臣的府邸里,完全被锦衣卫渗透成为筛子,就连远在河南的刘伯温身边都是锦衣卫密布。
    一个文官府邸里的管家,小妾,家丁,都是锦衣卫的情况比比皆是,甚至有些人都是这些朝中大臣的心腹。
    在淮西武将的府邸里,很多和这些武将是生死之交的人,有战场上过命交情的人,私底下的身份也都是锦衣卫。
    除了远在云南的沐英以外,明初数得上号的文武大臣,身边都有锦衣卫的影子。
    即使朱标早有心理准备,也是被惊出冷汗。
    老朱在旁解释道:\"名册上的人员很多都是暗棋,他们互不相识,只有皇家才知道他们的身份,也许他们自己都忘了自己的身份,但只要咱一声令下,这些棋子全部都能醒过来\"
    \"标儿你刚刚说的对,在奏章上确实看不出来什么,但咱是皇帝就不能置之不理,天下之大有亿万黎民,想要事事清楚,就必须要有朝廷的鹰犬,才能看到咱想看到的,听到咱想听到的\"
    老朱说着,从龙案下的一个角落拿出一个包裹,扔给了朱标。
    \"爹,这是啥...\"
    \"这是小时候你在凤阳府最爱吃的软糖,你自己经过凤阳府都不会去买点,还是咱打发毛骧去接你顺便买的,你快尝尝,应该和你小时候吃的一样,都是在同一家店铺买的\"
    朱标心中暖暖的,知道老朱是安慰自己。
    \"快试试,看看是不是一样的味道\"
    朱标打开包的严实的包裹,一股特殊且熟悉的香甜味道直冲天灵盖。
    在老朱期待的目光中,朱标拿起一块脆软糖块放入嘴中,老朱也伸手拿起一块塞入嘴里。
    \"爹,你还真别说,跟小时候的味道一模一样,记得那时候我和二弟,三弟为了一块糖都能吵上半天,后来还是娘偷偷多塞给我一些\"
    老朱没想到自己的好大儿心态转变这么快,用自己粗糙的大手刮着朱标嘴角的糖渣。
    \"你是不是觉得爹猜疑之心过重,对底下这些将领太过防范,连你岳丈家里都有锦衣卫的人\"
    朱标沉默。
    老朱把手掌从朱标脸上拿开,语重心长的道:
    \"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爹知道你是个心怀天下的君主,对底层百姓你大可以展现仁义,但对这些朝中大臣,淮西武将却不可一直的仁义,有时候就需要严厉的敲打,所以监视他们,拿住他们的把柄就是一种必要的手段\"
    自古至今祸乱朝纲的奸臣不计其数,拥兵自重的大将数不胜数,明初的这些武将打仗确实是一把好手,但要是放在太平时期,就是一些定时炸弹,老朱怎么可能不加以防范。
    朱标默默点头,出声道:
    \"儿赞成爹的做法,底下的百官只要不生出不该有的想法,这些锦衣卫对他们而言形同虚设,儿觉得这种做法还不够全面,虽然朝堂之上已经有了锦衣卫,但在地方上却有所欠缺,应该加强锦衣卫在地方上的力量,确保朝廷能及时掌握大明境内发生的事情\"
    老朱听完大喜,自己还担心标儿不支持自己,现在看来完全是多余的。
    老朱开怀大笑道:\"标儿你脑子活,比你爹强,一下就想到了问题的关键,有了这锦衣卫,你爹我就能放心让户市码头运转起来,那些商户世家的动作就在咱眼皮子底下\"
    咕噜噜~~
    \"年轻真好,吃得快,消化得也快\"
    朱标不好意思的挠头:\"都这个时辰了也该用膳了,娘今天去了英子那里,今日咱爷俩自己动手,儿今天给爹做一道美食吧!\"
    老朱眉毛一挑。
    \"哟嘿!你还会做饭,那咱可要好好尝尝,这么大的年纪了,还真没吃过标儿你做的饭\"
    朱标招呼一声殿外的福宝,让他把上次从鄱阳湖带回来的大闸蟹拿出来。
    \"爹,咱们去坤宁宫的花园吧,那里地方大\"
    老朱挥退了毛骧,起身活动了一番。
    \"好!\"
    坤宁宫花园中
    \"标儿,这做蟹的方法从哪学的,咱从小就吃蟹,这种吃法咱以前还真不知道\"
    \"嘿嘿,自学成才!\"
    朱标把五只比手掌还大的母蟹放入锅中清蒸,同时手里准备好去寒的佐料,恰准时间,打开锅盖放入佐料,再把准备好的黄酒淋入蟹身中,一看就是个吃蟹的老手。
    明朝苏杭地区的吃蟹文化可是大名鼎鼎,还发明了后世的蟹八件。
    朱标的这一手也是自己前世自创的吃法,味道很不错。
    \"好了!\"
    朱标用盘子把通红的大闸蟹端了出来,福宝小心的把吃蟹工具准备好。
    老朱拿起一只发烫的大闸蟹,眼中带着回忆光芒道:
    \"记得小时候咱馋啊,就经常跑去湖里捞何蟹,用火烤一下就掰开往嘴里塞...\"
    老朱一边回忆一边处理手中的闸蟹,待老朱处理好,朱标已经消灭了两只闸蟹。
    \"嘿!这味道还真可以,咱还是头一次品尝到,既有酒的香味,又有蟹的鲜美\"
    老朱眼睛闪动,故作大义道:\"剩下的这两只标儿你就别吃了,给你娘尝尝\"
    朱标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