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给太子造势
作者: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最新章节     
    没过多久,长孙无忌、房玄龄、李靖、刘洎和唐俭五位重臣,陆续来到了甘露殿。
    “拜见陛下。”
    众人纷纷朝着李世民躬身行礼。
    “诸位爱卿免礼。”李世民满脸笑容地摆了摆手,接着说道:“太子把第一封战报送回来了,你们都看一下吧。”
    几位辅佐李世民数十年的大臣,看到李世民如此兴奋,心里猜测前线大军肯定大胜。
    于是他们围在一起,一脸期待地看起战报来。
    “吸~”
    “歼灭高句丽主力18余万人!缴获银子158余万两!缴获粮草20余万石!”
    “围城打援这招真好,竟然消灭了如此多高句丽的援军!”
    “张亮和张俭干什么吃的!竟然折损了这么多的士卒!”
    “嚯!杜荷真了不得啊!”
    “先是一招诈败诱敌,随后一招大火焚墙!愣是把阻挡隋朝百万大军的辽东城,在短短几天之内攻克!”
    “...”
    这几个重臣看着战报,嘴里忍不住发出感慨。
    李世民看到这帮身经百战的左膀右臂,也因为太子取得的傲人战绩而惊叹,他的心情像吃了一块饴糖一样。
    过了许久,几位大臣才把战报看完。
    他们几人面面相觑,随后心有灵犀地朝李世民一齐拱手行礼道。
    “恭贺陛下!”
    唐俭接着说道:“陛下,太子初次挂帅便取得大胜,这是社稷之福啊!”
    房玄龄也感慨道:“杜荷、席君买、薛仁贵、裴行俭和秦怀道等青年才俊,在战场上都展露了不俗的能力,我们大唐后继有人了!”
    战场上表现好的将军大有人在,而房玄龄念的这些人的名字,全都是太子麾下的人。
    不得不说,房玄龄能当尚书左仆射二十来年,跟他深知帝心有很大关系。
    果然,听到唐俭和房玄龄夸赞的话后,李世民再次开心地大笑起来。
    “哈哈哈,诸位爱卿说的不错!”
    “这帮小家伙的表现,确实超出朕的意料之外。”
    特别是杜荷这个中军行军副大总管,李世民一开始还担心他耽误大事,没想到杜荷屡立奇功。
    相反,深得他信任的张亮和张俭两人,竟然因为轻敌,导致麾下士卒损失惨重。
    如果不是他们最后立下大功,李世民都想派人去辽东战场,把这两个浑人押回长安问罪。
    激动片刻后,李世民也开始说正事。
    他指了指两侧的软垫说道:“诸位爱卿请坐吧,朕请你们过来,有两件大事需要商议。”
    听到要谈正事,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的表情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他们默契地按照官职的高低,坐到相应的软垫上。
    李世民沉声说道:“第一件事,靺鞨诸部和高句丽结盟,并征集了10万大军,现在由耨萨高延寿和高惠真统领,准备对我们唐军发起进攻。”
    “而契丹、奚族和霫族态度不明,恐怕有反叛之心!”
    “太子建议,让朝廷派遣使者去契丹、奚族和霫族,命令他们出兵攻打靺鞨,以测他们有没有异心。”
    说完第一件事,李世民停止了十余息的时间,这才继续说道。
    “第二件事,太子打下辽东城后,下令推翻了高句丽搭建的京观,并安排士卒收殓前隋将士遗骸。”
    “因为这些将士的身份难辨,太子和杜荷建议在长安内竖立一个纪念碑,用以埋葬这些无名英烈的骸骨。”
    “每年找一个纪念的日子,来祭奠这些为国牺牲的英烈。”
    李世民说完以后,大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片刻后。
    房玄龄率先说道:“陛下,派遣使者出使契丹、奚族和霫族刻不容缓,明日朝会便可下令派人出发!”
    “现在薛延陀内部混乱不堪,恐怕也会有所动作,臣建议尽快派遣一支大军去幽州驻防,以备不测!”
    幽州刺史是汉王李元昌,对于这个超级纨绔子弟,房玄龄对他并不看好。
    而且现在大军开始慢慢向高句丽腹地推进,必须要确保大后方的安全。
    “房司空说的对。”
    房玄龄的建议,瞬间得到长孙无忌、李靖、刘洎和唐俭四人的支持。
    李世民当即点头说道:“那就派兵部侍郎崔敦礼,出使契丹、奚族和霫族,勒令他们去攻打靺鞨诸部!”
    “至于派人去幽州防守,诸位爱卿可有人选推荐?”
    现在能征善战的将军,大部分都被太子带去攻打高句丽。
    而幽州刺史程咬金,也刚被他调回来任左屯卫大将军,负责镇守长安。
    现在能用之人少之又少啊!
    长孙无忌说道:“贞观十一年,右卫大将军李大亮曾率部抵御薛延陀,且取得非常好的战果,可派他去幽州。”
    听到这名虎将的名字,李世民眼神一亮。
    李大亮不仅品德高尚为官清廉,而且还是一员身经百战的猛将。
    最关键的一点,李大亮只忠于自己,并没有参与到皇权的斗争之中。
    有李大亮坐镇幽州,他也可以放心。
    于是李世民直接说道:“那就派李大亮率领5000步骑北上幽州,节度幽州、蓟州、平州和檀州一切兵马!”
    “陛下圣明。”
    几个大臣一齐抱拳恭维道。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众人开始商议建造纪念碑的事。
    如果只是随意搭建一个普通的墓碑,都不需要和一众宰辅来商议,李世民可以直接下令户部掏钱,让将作监的工匠去执行。
    而太子要建的这个纪念碑,可以给人带来巨大的名声。
    这个名声究竟给陛下,还是给太子,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沉默许久。
    李靖轻声说道:“陛下,既然建造纪念碑由太子提出,而且前隋将士的遗骸也是太子下令收殓,不如用太子的名义来建造?”
    “况且太子作为大唐的储君,这个好名声落到他头上,对他以后继位也有巨大的作用。”
    当李靖说完这番大胆的话后,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全都用惊愕的目光看着他。
    没想到从不站队的李靖,竟然也会帮太子说话!
    刘洎作为太子左庶子,本身就是支持太子登基的人,他连忙附和道:“臣也建议用太子的名义建造纪念碑!”
    又过了一会。
    长孙无忌、房玄龄和唐俭几位大臣纷纷出声,支持用太子的名义来建造纪念碑。
    在场的几分大臣,要么属于中立阵营,要么支持李承乾这个嫡长子继位,全部同意也是理所当然。
    这件事要是放在朝会上讨论,免不了要进行一番扯皮。
    只把这几个重臣叫来议事,如果这里面没有李世民的小心思在,说出去也没有人信。
    看到几位重臣的意见一致,李世民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那就用太子的名义建造吧!”
    “陛下圣明!”
    几位大臣再一次恭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