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宋应星
作者:痴情哪堪心痛   大明未央最新章节     
    南昌府奉新县,
    城东二十余里外北乡牌楼村,其名由来只因其一村却立有数座牌坊,乡人惊羡,常以牌楼村唤其之,故而因此得名。(据考牌楼村明清两代至少有七座牌坊,现存三座。)
    孟毅前日在九江与袁继咸促膝长谈一夜后,于次日清晨奔出九江,复行一日后这才来到这牌楼村。
    带着诸护卫驻马于村口,看着那雕刻精美的牌楼,孟毅不由对身侧的田万才笑道:
    “观这牌楼村不过百户人家,却有如此之多的牌楼,真是人才辈出之地啊!”
    田万才亦不禁点头叹道:
    “确实难得!”
    孟毅笑道:
    “当年乙卯科乡试,奉新诸生仅有两人中举,时人呼为奉新二宋。而这两人便是这牌楼村的宋应星及其兄宋应升。”
    田万才只是笑了笑,却并未接此话题,而是反问道:
    “大人,是否先行派人通报宋府,令其准备接旨事宜?”
    按照惯例,传旨前一般都需要提前通知的,接旨人在得到消息后。需要清扫庭院,大开中门迎接宣旨官,并于正堂摆设香案。
    只有在一切准备就绪,宣旨官才会携圣旨前来宣读。
    孟毅微微点了点头,田万才会意后便令两名护卫速去通报。而孟毅几人则下马于村外暂歇。
    半个时辰后……
    宋府的热闹打破了这往日平静安逸的楼牌村。
    村中无论老弱孩童皆聚集于宋府那用木栏围挡的简陋院墙之外,静静的看着院内一群身着飞鱼服的天子亲军。
    而这家宅院正堂里,年近六旬的宋应星已经换上崭新的儒服,正携诸家眷跪倒在香案前,恭敬的等候着那身着蟒袍的锦衣卫指挥使孟毅宣读圣旨。
    看着一切已经就绪,孟毅在清了清嗓子后,便将手中的明黄圣旨展开,大声宣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国之利者为何?匠之技也!
    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
    匠之精技,有刻楮为巧之精妙,亦有移山填海之伟力!
    然,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今可有复木鸢而飞一日者乎?
    更有火铳本为华夏之产物,今而何故不敌诸夷?
    工匠之技,利在传承,重于创新也!
    故,朕特设一司,号为研究院,集天下精工巧匠之最于一处,专司精研改良创新之举。
    兹尔宋应星,学识渊博,精于匠技,朕敕封尔为正三品研究院院长之职,统筹研究院诸事宜。
    望尔能以华夏匠人之底蕴,行改良创新之盛举,使我大明诸事物皆可为天下最!
    钦此!”
    宣读完毕,孟毅便微笑着手捧圣旨递向俯跪在地的宋应星。
    “宋先生~接旨吧?”
    宋应星只是犹豫片刻,便伏地恭声拜道:
    “草民领旨!叩谢陛下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三呼万岁后,宋应星便将双手高高举过头顶,孟毅见状则立刻将圣旨架于宋应星手中。然后殷勤的将其搀扶起来,其后的一众家眷见状也都一脸欣喜的各自起身。
    对于宋应星能痛快接旨,这是在孟毅意料之中的,这次让他为官不是要他处理政事,而是专司做他想做之事。
    如此即可为官,又可获得更好的人力物力支持他的所为。孟毅实在想不出他有拒绝的理由。
    不过科学家嘛!亦不能完全以常理度之。
    所以孟毅才会亲自来请,万一宋应星真不愿意担此任,以自己后世的知识储备,只需随便给他提两个能颠覆现有理论的观点,以他的求知欲,还不得乖乖跟自己走?
    “宋先生可即刻收拾行装,由在下亲自护送先生入京!”
    听孟毅如此说,宋应星不禁惊呼道:
    “竟如此急切?”
    能不急嘛!不然我大老远跑来干嘛!只有你就位了,我才能彻底放心啊!
    不过还未等孟毅开口劝说,宋应星却又接着道:
    “好,既如此,老夫这便收拾行装随大人同去。”
    在宋应星看来,陛下都让这锦衣卫指挥使亲自来传旨了,想来是很重视此事。他自然也不便再拖延时日。
    孟毅见状则立刻点头笑道:
    “如此甚好!先生速去收拾即可。在下就在此等候先生。”
    “好~请大人稍待!”
    说罢便朝孟毅一拱手,随即便匆匆令家人为其收拾行装。
    孟毅则坐在客位静静等候着宋应星收拾妥当。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孟毅本来轻松的神情却变成了一脸错愕之态。
    只因堂外空地上已经摆满了宋应星那所谓的行装,而宋应星本人还在指挥着家属不断的往外搬东西。
    看着屋外已经快堆成小山的书籍,还有那些好多都叫不上名字的工具器物,孟毅不由急了。
    光已经搬到屋外的这些都已经可以装两大马车了!这要都带有那得慢好几天才能回南京啊!
    不行!得跟宋应星谈一谈!
    想到此,孟毅便起身寻到还在亲自上阵打包的宋应星,恭声道:
    “先生,这些东西可是都要带走?”
    宋应星闻言放下了手中活计对孟毅笑道:
    “那是自然,老夫此去南京就职,这些都是老夫之心血,当然要一同带往南京。”
    孟毅心中苦笑一声,旋即便试探性的问道:
    “先生,您看这样可好,先生先随我轻装出发,这些事物由在下派人负责将其安稳送至南京,先生以为如何?”
    宋应星闻言只是盯着孟毅看了片刻,便将眼睛一翻给了他一个白眼后,轻哼道:
    “此乃我之命也!岂可交于他人!”
    孟毅只觉头疼的厉害,不由脸色一正,问道:
    “那就是没得谈了?”
    宋应星毫不示弱的平淡道:
    “然也!”
    孟毅心中轻笑一声道:
    看来不勾起你的求知欲是不行了!
    旋即孟毅便指着屋内因无人顾及早己热气滚滚的水壶,对着宋应星笑道:
    “先生且看,壶嘴之中喷涌而出的热气,为何不似云雾缭绕之态,而是如玉柱一般喷涌数尺而不止?”
    这当然难不倒宋应星,但其尚未解释却听孟毅继续道:
    “若水壶放大数倍乃至百倍,仍留如此壶口,所喷涌之柱该为何状?其力又如何?”
    说罢不待宋应星思考,便又接着道:
    “孔明灯因何仅靠一根火烛便可扶摇直上?若所设合理,载人又岂是痴梦?”
    宋应星听闻不由陷入沉思。
    孟毅却又接着道:
    “流水潺潺经久不息,若能以水流之力代替人力打造器物,其便利若何?”
    说罢孟毅便一脸笑意的对宋应星道:
    “以上诸事,在下皆可解之,不知先生可愿听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