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舆论攻势
作者:痴情哪堪心痛   大明未央最新章节     
    看着孟毅这般恭谨诚恳之态,李邦华微微点了点头,心中也是松了口气。
    孟毅借钱谦益瓦解东林之同心,以马士英压制在朝之东林大佬,如此岂能瞒过李邦华。
    东林势盛,打压一番并非坏事,可李邦华亦是担心孟毅,如此年轻却对朝堂之事已有这般心计,若其不能压制内心的贪欲邪念,日后会怎样谁个知道?
    纵然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国为民!但谁又能保证现在的他不是王莽谦恭下士之时呢?
    李邦华是决不愿意让孟毅变成那般的,所以自己才会想到为他取这安白二字,既是为了鼓励他,又为了能时刻警醒他。
    沉默片刻,李邦华却是指了指桌上的银耳雪梨羮,对着孟毅笑道:
    “天色已晚,老夫不再多留你。不过走之前,先将此羹汤用过再走吧!”
    孟毅见李邦华都下逐客令了,哪里还有心思吃那羹汤,旋即便起身对李邦华拱手笑道:
    “既如此,小子哪里还敢耽搁阁老将歇。就此告辞~”
    说罢,孟毅便转身欲要离去,却不料李邦华轻哼道:
    “此乃澜儿所做,平日只有银耳,今日却加了雪梨,你可知为何?”
    孟毅不由止住了脚步,转身看着桌案上的羹汤,又看了看有些温怒之色的李邦华。哪里还猜不出这是李澜儿专为自己熬制的。旋即便换上一副受宠若惊的笑脸,快步上前自顾盛将一碗品尝了起来。
    只是尝了一口,孟毅眼中不由一亮,旋即便三下五除二将碗中的羹汤一扫而光。
    李邦华看着孟毅这般吃相,不由轻笑道:
    “味道如何?”
    孟毅闻言便对着李邦华嘿嘿笑道:
    “小子日后有口福矣~”
    李邦华闻言也是会心一笑,随即却是脸色一变,轻抚着胡须对孟毅正色道:
    “上次你言,再来拜访定是前来求亲。现在看来乃是你食言也!不过此为政事,老夫自不会怪罪与你。但此事过后,老夫希望你莫再食言!”
    孟毅连忙笑道:
    “阁老哪里话!小子亦想早些每日能吃得此羹汤也!”
    此话一出,李老头不由哈哈一笑道:
    “如此甚好!”
    说着眼神却是瞅了一眼窗外,然后才又对孟毅笑道:
    “好了~羹汤也吃了,你自去吧,老夫年岁大了,再不就寝,明日便难有精力应对朝局了。”
    孟毅闻言便拱手拜别后出得堂去,只是方出门口,便察觉到有一人影自月门闪过去了后院。
    纵然没能看清那一闪而过的人影,但孟毅亦是已然猜到了此人是谁。会心一笑后便不再停留,快步出了李府而去。
    ……
    翌日早朝。朱慈烺便宣示了一封诏谕,号召天下适龄的文人士子们踊跃参加新军。
    但这并未引起朝臣多大反响。
    而关于对孟毅昨日所提舍闯而伐献之事,却是已经成了朝会争论的关键点。
    可这次孟毅已然不是孤军奋战了。
    仅过一天时间,朝中支持伐献的声音已然接近半数。但气势上却明显不如支持伐闯之臣。
    因为人家自认为占着大义!
    而或许是因为昨日郑瑄他们所提的联虏平寇之策并未受到陛下责罚。这让他们这群人天真以为陛下心中亦想以此剿灭闯贼为先帝复仇。故而依旧还在坚持联虏平寇之策,更是声言欲灭闯则必联虏才行,但这却造成了一众支持伐闯朝臣的分歧。
    而孟毅也不得不佩服这群支持那联虏平寇的朝臣们,他们的盲目自信与无知!已经刷新了孟毅的三观。
    但此时孟毅也不着急,联虏平寇也好,独自剿闯也罢。在朝堂上光靠吵吵是说服不了对方的。
    明白此理,孟毅自然也懒得浪费口舌。待袁继咸书至,自己再给他们来个惊喜。如此双管齐下,应该能搞定。
    于是朝会又变成了扯皮的一天,谁也说服不了谁。而看到已有不少朝臣支持征伐献贼,朱慈烺也遵从孟毅的意见不再表态,任由朝臣扯皮。
    直到临近中午,扯皮大会方才无果而终。
    然而,此等现象又岂止仅在朝堂?
    吴三桂引的建奴入关之事,早已传遍南京城的大街小巷。但对此事议论更多的还是那些士人学子们。
    他们对这件事亦是各有看法。不过大体也可分为两派,一方认为吴三桂向建奴借兵为先帝复仇,乃是忠义之举。
    而另一派自然是认为吴三桂此举乃是取祸之道。如今虽号明臣,实乃明贼!
    就在朝野上下为这些事情争论不休之时,一种名为报纸的东西,却在南京城传扬开来。
    而那通篇文字的报纸,本来对城内那些大多都识不得几个字的普通百姓们来说,应有隔阂才是。但城中凡热闹之地皆有人宣读报纸之上的内容,这自然便吸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力。
    而报纸所写的内容为何?
    无他,建奴数次入关之暴行尔!
    而关于建奴在崇祯十二年入塞攻陷济南屠城之事,更是以白话的描写手法,占据的报纸上近半的篇幅。
    崇祯十二年十二月底,建奴围攻济南城,而当时的济南城中,只有五百老弱乡兵,另外还有七百名从莱州赶来的援兵。
    在此危急之时,城中许多平民百姓自告奋勇地站出来,组成民团,积极参战。城里的举人秀才此时也大都投笔从戎,参加战斗。
    在经过十余天的战斗后,终是不敌,最终城陷。济南城内三百五十余名秀才战死。济南的妇女为了免遭污辱,纷纷投入大明湖自尽,或是悬梁投井而死,全城死难的妇女也有数万人。
    而这不是悲剧的结束,才只是开始。
    城陷后,建奴屠尽济南府。事后由官员统计向朝廷奏报,光在城中收敛的尸体,就达十三万之巨。而对此数,报纸上更是明言有虚报之嫌,实际人数只会更多。
    而此只为建奴暴行之一例也。
    平时人们也多少都听过一些此等之事,但报纸上将这件事写的如此详尽,更对济南城中百姓士绅们如何抵抗的壮举描写的绘声绘色。
    这使得南京城中百姓闻之,无不痛恨建奴之罪行,更是对济南殉难之士为之痛惜。
    于是乎,城中敢有夸赞吴三桂引建奴入关之举,必遭百姓群起而殴之。
    而东林党大佬钱谦益,亦借济南城中举人士子的英勇无畏之举在报纸上发布了一篇文章。
    文章阐述了大明如今形势之严峻,以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之壮语。号召天下青年士子能以济南士子为榜样,投笔从戎,以身报国。
    文章结尾,则是一首自言乃是为新军所做之军歌: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已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一呼袍泽逾十万~
    高唱战歌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夷虏不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