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江东取士,科举制的萌芽
作者:世家千年   三国:我,孙仲谋,奸雄瞒不住了最新章节     
    建业经过数年的建造,城池焕然一新。
    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三十万众。
    加上往来的客商、游学的士子等等,逐年接近五十万。
    孙权得闲时,和张昭微服出行。
    他们踏上建业的长街,扑面而来的是无尽的繁荣与富庶。
    人口,永远是第一生产力。
    有了强大的劳动力作为支撑,各行各业才能茁壮地发展。
    这个人不干,还有另外一个人的干,发展永远不会停止。
    孙权不禁感慨,战争年代都有大城崛起。
    等到恢复至太平盛世,真不敢想象神州是何等地繁华。
    根本不需要孙权多么努力,百姓就会自己拼搏、奋斗,走向美好的生活。
    无为而治,是有历史证明的。
    官吏多了阶级变得明显,反而更容易两极分化。
    短时间内,肯定没办法改变。
    毕竟孙权还有北方强敌,不可能着手于大规模的改革。
    对士族、豪绅过河拆桥,有可能动摇统治的根基。
    东汉的建立,本就是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一步步崛起。
    肇建之时,就种下了豪强世族恶性膨胀的恶果。
    一些豪门累世公卿,把持朝政,一度出现四世三公的恐怖景象。
    寒门士人和百姓失去上升的通道,彻底寒心。
    汉灵帝虽然没什么本事,但他的的确确做过抗争。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成立“鸿都门学”,改变取士的方向。
    要知道东汉的取士,强烈依赖于察举制。
    除此之外,还剩下一个口子,那就是太学。
    无论是察举制,还是太学的士子,都学习经学。
    经学又在世家豪门的掌控下,他们世代钻营,垄断了解释权。
    什么《论语》注解,四书五经的注解,弄出来一大堆。
    好端端的圣人之言,经过他们的学习垄断以后,变成一家之言。
    无论是弘农杨氏,还是汝南袁氏,都是经学世家。
    汉灵帝的“鸿都门学”,开辟尺牍、辞赋及鸟篆等课程。
    文章、辞赋、书法出彩之人,也能为官。
    这无疑打破了汉朝取士的传统,汉灵帝也被钉在文人的耻辱柱上。
    “鸿都门学”成为他荒诞不羁的罪证,被批判到尘埃里。
    随着疆土的扩大,孙权同样面临着取士的难题。
    北方的曹操直接硬刚,采取“唯才是举”之政。
    孙权能想到的妥善办法,自然是“科举制”。
    通过层层考试,筛选出需要的人才。不说绝对公平,但相对公平。
    如今识字、读书,懂得经学之人,大都是士族、豪绅出身。
    孙权开“科举”,也不会招募到多少寒门的人才。
    但他目前需要的治理地方的“人才”,而不是扶持寒门削弱世家。
    在没有实现中央集权前,张口闭口打压世家,实在是狂妄到没边。
    这和给曹魏送江山,没有本质的区别。
    董卓一个粗汉在用人上,都有一定独到的见解。
    史评:“虽行无道,而犹忍性矫情,擢用群士。”
    尚书周毖、侍中伍琼、尚书郑公业、长史何颙等人,一一被提拔起来。
    董卓还直接平地一声雷似的,一口气提拔毫无官历的荀爽为司空。
    这些人都是天下名士,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曾受到党锢牵连。
    董卓死时,蔡邕还哭其知遇之恩。
    孙权占据南土,却没有确定的取士政策,仍旧沿用之前的察举制。
    难免有点“落后”,无法和曹操的“唯才是举”抗衡。
    此次他找张昭出来,便是为了商定取士之计。
    二人巡察一圈后,孙权含笑道:
    “张公,如今的建业,颇有一番气象。”
    “街道宽阔而整洁,车水马龙,行人如织。”
    “店铺鳞次栉比,各类珍奇货物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就这,还有人进谏迁都长安,他们到底怎么考虑的。”
    张昭拱手施礼,正色道:
    “长安是秦汉两京,他们能有这样的想法,自然是希望主公更进一步。”
    孙权走上建业城墙的高台,俯瞰着城内全貌。
    由于建业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拓展,所以外城反而比内城繁荣得多。
    一座座宏伟的建筑高耸屹立,颇有大厦之势。
    金色的琉璃,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无不彰显着王都的威严与奢华。
    “张公,实不相瞒。我一直认为称王什么的,还是太早。”
    “曹操没有动静,我会一直等下去,除非他先忍不住。”
    “但取士的问题,不能再拖延下去了,科举势在必行。”
    孙权将科举的框架,仔细地道来。
    既是提拔士人,又是弘扬经学,张昭实在想不到什么理由拒绝。
    孙权口中的科举,相当于在世家豪门中拔高个。
    寒门要想参与竞争,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